汇川技术——工控界的小华为

汇川技术——工控界的小华为

基本面分析

1. 出生“华电-艾默生”系,基因优良

谈到汇川技术的出生,先要了解下创始人朱兴明,朱兴明最开始是华为电气产品部门的总监。

2001年,任正非发表经典文章《华为的冬天》。同年冬天,华为以7.5亿美元,将安圣电气100%的股权,出售给美国艾默生,断臂求生的华为度过了资本寒冬。这一举动成了国内自动化公司草莽创业的源头。时至今日,与华为-艾默生团队相关的上市公司已超过10家,成为工控甚至电气电子行业中一股重要的力量。2003年朱兴明带领一众华为电气部门前员工独立创业,创办了汇川技术,正是因为创业团队和华为有一定的渊源,所以有工控界小华为之称。

汇川技术——工控界的小华为

2. 一次创业变频器

朱兴明创办汇创技术的第一桶金来源于低压变频器的突破。在20世纪初的时候,我们国家在装备制造业就像如今的电子产业一样,被国际巨头卡着脖子,当时的变频器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必备部件,几乎是被国外的变频器产业独占。发展到如今,汇川技术才有了一席之地,在全球市场上来看可以比肩ABB和西门子。对外资的进口替代是汇川市场份额提升的主要原因,在完成了对中端市场的占领后,目前汇川与外资争夺的焦点是高端项目型市场。

汇川技术——工控界的小华为

当年汇川押注矢量变频这一技术方向,在此基础上推出了NICE3000电梯一体化控制器,这款产品将设备现场安装工期缩短了一半,解决了用户痛点。这个爆款产品成为公司初期的立足之本,并借助国内房地产的大发展带来的电梯火爆行业,赚了个盆满钵满。

时至今日,变频器仍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比总收入50%左右。变频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其中占比比较大的有电梯、风电、纺织机械、起重机械。汇川自2005年攻克了矢量控制算法的技术难题,并且推出电梯行业一体化专机之后,其变频器业务便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电梯行业一体化专机的成功使得汇川具备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到后续伺服系统、多机传动大功率,并且使得汇川开辟出了一条不与外资正面竞争的道路,这个成功的市场策略后续被用在伺服等多个产品中。

汇川技术——工控界的小华为

3. 二次创业伺服机

目前国内市场伺服系统主要供应商仍以外资企业为主,日系品牌约占50%,主要是松下、安川和三菱三家公司,内地品牌约占10%的市场份额,其中汇川5%。

汇川技术——工控界的小华为

在推广变频器的过程中,同一个客户往往还有伺服产品的需求,这是汇川发展伺服的初始动力。2008年开始公司认识到单一的变频器业务不利于长期发展,汇川开始求变,当年公司战略上明确了两点:第一:只有综合自动化产品才能在中国市场长远发展;第二:伺服是未来自动化最核心的产品。

目前汇川的伺服产业链齐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编码器三大件均可自产,伺服产品被用于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制造设备、贴片机、印刷电路板打孔机、注塑机、搬运机械、食品加工机械、机床、纺织机械等设备,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线。以手机行业为例,汇川针对手机制造领域有很多应用,其伺服产品已经进入苹果和国产品牌的OEM厂商的生产线,包括双摄像头、双面玻璃、OLED屏幕工艺产线。

汇川技术——工控界的小华为

4. 风险点

1、 工控产品需求下降

2、 上游材料IGBT价格持续上涨

投资面分析

1、按月线来看,股价一直稳定在20-35之间,一旦突破这个平台,那就会有加速上涨,近期一季度业绩向好,市场给予认可,加上行业发展政策支持,今年股价翻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汇川技术——工控界的小华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