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難的事


做難的事

封面圖是我自己動手做的,這是我的手機壁紙,我還找身邊的書法家求字,希望他們幫我寫一幅掛在我的電腦上面,讓我每天抬頭就可以看到,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無時無刻的提醒自己,任何時候,倘若我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個容易一個難,那我就要難的那個選項。


我這樣做,是因為我深刻反思之後發現,自己性格里這方面的缺陷實在太大了,遇到困難就習慣性的想繞道走,我必須下意識的時刻提醒自己,才能跟自己的下意識鬥爭。


兩害相權取其輕,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喜歡選擇簡單容易的解決方案,這是人性,看起來沒錯,但是我認為這是有一些先決條件的,那就是一個人要有克服困難爬山登頂的毅力和勇氣,才能談自己有選擇解決問題時尋找容易高效的方法。


我高二就輟學了,沒有上過大學,這個我不太遺憾,但是沒有高考過我卻很遺憾,當然這遺憾也是近幾年才有的。究其原因是,我越來越覺得,在性格形成的少年時代,需要有那麼幾年處於心無旁騖一直在努力學習努力達成一個目標的狀態,但是我跳過去了,因為我當時覺得輟學做互聯網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我性格塑造的重要階段,我並沒有培養出傻傻堅持的那種能力。


我運氣不錯,輟學之後熬了幾年苦日子互聯網就快速普及了,吃到了互聯網規模高速增長的紅利,但是年輕人總喜歡把國運增長時代進步行業發展的紅利當作自己的能力,所以那些年自己壓根沒有注意到自己在人生最關鍵的階段做了逃避,這種逃避的行為還因為創業的成功被美化了:你看比爾蓋茨也是輟學的,誰誰誰也是輟學的。


隨著年歲增長,以及我經歷越來越多的事情,其中很多事情自己親身經歷後,發現不斷的重複踩坑。我才逐漸意識到,自己性格里有一些地方是有問題的,但是人總是這樣的,事情順利了就盲目樂觀,放大自己的優點,事情不順利了就盲目悲觀,放大自己的缺點。要剝繭抽絲客觀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其實殊為不易,我也是近年來才鎖定了問題。


我自負學習能力和新事物接受能力還算不差,這算是我的優點,我的缺點是,不能在一件事情裡面全情投入,設置了目標之後堅持到底。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會遇到困難,除了當事人,其實外人很難知道,這個困難到底是可以通過咬牙堅持,去反覆糾纏拉鋸,去剝繭抽絲層層推進反覆推倒重來然後戰勝它,還是這個困難是無法戰勝,不如儘早放棄。或者說,當事人可能也不知道。


世間的難題和遺憾是你不知道一件事情失敗到底是因為錯誤的堅持還是過早的放棄,這沒有標準答案,你作為當事人,能說服自己就行。我說服不了自己,所以我做了這個壁紙來反覆提醒自己,不要過早的放棄。


我把一個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到高中然後奮鬥高考的這個過程,描述為一個母親順產胎兒的過程,母親經歷長時間的疼痛,從產道里把嬰兒生出來,嬰兒經過產道的擠壓,更健康更皮實,而剖腹產簡單很多,打上麻醉,睡一覺醒過來,寶寶就生出來了,相較順產,痛苦指數低很多。短期內順產更痛苦,但是長期看為媽媽和寶寶都更好,而刨腹產則反過來,短期內容易,長期看媽媽的預後,寶寶的健康都要更差一些。


這個例子可能不妥當也不貼切,只是我自己便於理解和陳述而牽強附會,我只是覺得,很多事情不僅僅只是熱血、雞血、雞湯和衝鋒,還需要經受痛苦,經受煎熬,經受自我懷疑、不確定、反覆推倒重來,獨自前行,有馬拉松式的苦苦掙扎和堅持,才有可能成功。


我堅持跑步和跑馬拉松,是我人生第一次長期堅持,並且收穫巨大複利的事情,平均每天跑幾公里,看不到任何肌肉的增長身體的變化,但是疊加上"年"這個時間單位之後,身體和精神的變化是巨大的,會發現原來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收穫會如此巨大。


我是嚐到甜頭的人了,但是明白道理,和堅持貫徹道理,中間差別太大了,人性總是會習慣性的去舒適區裡待著,等你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浪費了很多時間和機會。所以需要不斷的自我提醒,自我鞭策。


刷手機,玩遊戲,看視頻這些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奶頭樂,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對人的幫助很小,我希望每次打開手機屏幕,每次看向電腦的時候,都提醒自己,不要又習慣性的去奶頭樂,去做難的事情。


現在我認為難的事情是什麼?我認為做到兩個我就達標了,第一個就是早上不管多懶都起來跑步,第二個就是每次做事情面對選擇的時候,我都能儘量去選難的那件。


以本文自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