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捷的三首詞,流傳千古,說盡無限愁

蔣捷(約1245~1305後),字勝欲,號竹山,南宋詞人。南宋鹹淳十年(1274)中進士。南宋滅亡後,懷著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氣節為時人所重。

蔣捷的三首詞,流傳千古,說盡無限愁

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以“聽雨”為線索,用“少年聽雨”、“壯年聽雨”、“而今聽雨”三個不同時空場景,描繪串聯詞人的一生。少年時代,蓬勃向“上”,不知何為愁,花天酒地,紙醉金迷,人生“昏昏”。壯年時代,人生至“中”,漂泊天涯,孤獨憂愁,懷念無邊,一聲雁叫,“斷”了過去今時。而今暮年,人生以“下”,本應在“僧廬”下明悟此生,卻忘不了,放不下。

蔣捷的三首詞,流傳千古,說盡無限愁

梅花引·荊溪阻雪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心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閒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溼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這首詞,韻律優美,節奏感強,讀來朗朗上口,一氣而下。詞人以事開篇:旅途被風雪所阻,不能通行,泊舟岸邊,於是展開一場與白鷗的“對話”,借白鷗說出自己不是主動的“心留”,而是被動的“身留”。而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在孤舟上,看著風拍小簾、燈火跳動,看著夜雪漫漫無邊,孤獨愁苦淒涼之情,油然而生,不覺回憶起過去,與友人在溫暖美好的春色裡,結伴而遊。

蔣捷的三首詞,流傳千古,說盡無限愁

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這首詞,節奏強烈而優美,讀來朗朗上口。詞人開篇即點題:“一片春愁待酒澆”。為何愁?思家想歸家(何日歸家洗客袍),嘆時光流逝之快(流光容易把人拋)。愁有多少?“一片春愁”連綿不斷。如何解愁?待酒消愁。詞中,一個“搖”字,既寫出舟在江上漂、舟搖晃不斷,又寫出詞人在天涯漂泊,動盪不安。一個“招”字,寫出詞人急迫飲酒,消解春愁的心情。無邊春愁下,這“飄飄風”、“蕭蕭雨”竟“又”來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