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真語文’走進課堂(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前幾天有幸參加了“遼寧省小學課程教學改革成果展示暨名師論壇”會議。能夠近距離聆聽名師名家,實乃教學生涯一大幸事!我都這麼老了,還能享受到這個待遇,足見咱們領導對教育教學的重視——沒有更老,只有更好。只要你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你也可以。所以,在此我作為受益者,發自內心感謝為我營造學習機會的領導,也珍惜這樣的機會,認真聽課,反覆揣摩,力爭今天在這裡能準確傳達專家的教育理念,跟大家分享我的學習收穫。


我分享的主題是“讓‘真語文’走進課堂”。會上,關於語文,我只聽到了一節六年級的語文課和語文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前發言人王旭明老師的專題報告。王社長報告的主題是:小學語文課堂如何體現“真語文”理念。


在他的報告中,首先提出當前語文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假”

他提倡語文教學要回到本真,教學生說真話,表達真實感受。課堂教學杜絕華而不實,追求自然樸實有“語文味兒”。強調語文教學要做到“三主”,即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語文訓練為主線。反對走形式,要教真知識。


什麼是語文呢? 他引用了葉聖陶先生的話:

平常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到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是語文。

既然用了語文這個名稱,表明在這門功課裡要向學生進行全面的語言訓練,即聽說和讀寫。也就是說,在這裡,他明確了語文教學的任務,而如何更好地完成這一任務,那就要“求真”、“求實”!


他所倡導的真語文的基本要求是: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為目的,語文課一定要培養學生健康、自然的表達習慣,一定要培養學生自由、個性的心理品質,一定要培養學生獨立創造的性格特徵,語文課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學習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其核心要求是:說真話,訴真情,做真人,不說假話,不寫假文,不訴假情,不做假人

他欣賞當天省實驗小學年僅31歲的副校長李瑩的語文課《奇異的琥珀》,這節課,李老師幫學生梳理了學過的文章體裁,適時滲透學法。抓住說明文的特點,強調寫作順序,引導總結寫法並當堂小練筆,整堂課也體現字詞句的訓練。王社長認為這是一節質樸的課,在這堂課中學生學到了語文知識,教師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較好體現了真語文的理念。

不足之處是容量大了,聽說讀寫都有了……

課堂容量大也可以是不足,這我是第一次聽到,他說不必每堂課都得喊完“法蘭西萬歲”然後再倒下,這節課沒講完還有下節課呢。我想,他也許看到這樣大容量的課堂處理起來是有難度的吧。在學生真正有所得和既定任務之間,一節真實有效的課堂更看重前者吧。這並不是告訴我們可以漫無目的、隨心所欲,而是不要固守教條,要真教,不應景兒。


從他的報告中,我還理解到,作為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必須有豐厚的知識底蘊,愛讀書多積累,更要向年老的已取得相當成績的前輩,比如錢夢龍,賈志敏等專家學習,不要盲目跟風,有些優秀也是經不起推敲的。如是,教師的前景就是光明的,是千里馬就能引來伯樂!年輕的教師們的路是廣闊的。如是,學生的未來就是美好的。語文課堂求真,求實,我們共勉!


今天我執教的《開國大典》一課,安排兩課時完成,本課內容大家已經看到,不再多說。

第二課時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引導學生認識場面描寫並進行練筆,另一個就是綜合梳理寫法並積累語言。今天的課堂努力體現“真語文”的教學理念,力求把與會習得的感悟表達出來,但是水平有限,也許展現的只是皮毛,畢竟也不是名師,相信大家會寬容待我。但願我的這塊大磚頭扔出去能使那些藏著的美玉露出光彩來,別總在“廟”裡待著,也能像李瑩老師那樣,全國各地巡迴講課,帶給別人啟發的同時也不斷提高自己!畢竟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有目標有希望的學習,其果實也是甜的吧。但願我們都能夠在“真”的道路上開心地行走。


謝謝大家!

讓‘真語文’走進課堂(發言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