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豐智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三豐智能(300276)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2019年,全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但外部經濟環境明顯趨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自2015年發佈《中國製造2025》起,智能製造廣受資本市場青睞,融資數量和規模顯著增長。2019年兩會上,“智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能再次成為熱點,公司管理層圍繞年初制定的發展戰略,繼續結合《中國製造2025》和“十三五”國家規劃,積極整合公司內部資源,以創新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速產業戰略步伐。同時堅持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現有產品的品質、技術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增強業務競爭力,為實現公司穩健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報告期內,公司銷售合同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營業收入穩定增長,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在手銷售訂單(含稅)32.8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94543.28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57%;營業利潤30687.27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5.97%;淨利潤27139.3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25%。

1、市場銷售方面:

戰略市場的爭奪和潛力市場的開發,是市場營銷的重點。在抓緊對新興市場快速滲透和擴展的同時,奮力推進成熟產品在傳統市場與新興市場上的擴張,形成優勢且穩定的市場地位。公司不僅要抓住對優質客戶快速擴展,而且要奮力推進成熟產品在諸如新能源車等新興市場上的擴張。公司在國內市場擁有六大片區團隊,針對各個區域的不同特點做出了針對性的市場銷售戰略。經過多年的市場開拓和挖掘,公司在國內建立了廣泛的客戶基礎,形成了良好的市場信譽和品牌效應。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充沛,擁有一批實力雄厚、信譽良好、業務關係持續穩定的優質客戶,覆蓋汽車、電力、新能源、工程機械等行業,並已加快各地項目的實施與驗收工作進度,各項經營活動有序開展,為全年業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報告期內,公司努力拓寬產品應用領域和市場,優化公司產品體系和市場佈局,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國內各大片區業務量均有增長,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產品市場佔有率和行業知名度。同時,公司對成熟市場區域深度挖掘客戶潛在需求,集中資源開發更多有發展潛力和盈利能力的市場和客戶,重點跟蹤目標客戶,維護老客戶,開發高端優質客戶,從而進一步擴大銷售份額,提高市場佔有率;在海外業務上,繼續發掘新客戶,在整車製造企業中拓寬銷路、積累客戶資源,截止本報告期末,公司累計在手銷售訂單(含稅)32.80億元。

2、產品研發、技術支持方面:

公司及子公司始終以技術創新為核心、自主研發為先導,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公司目前主要掌握的核心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通過產學研結合、長期技術積累和研發創新,公司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技術研發團隊,建立了一支行業經驗豐富的設計和技術團隊,形成了突出的自主創新能力。公司秉承技術創造未來理念,堅持持續性地技術研發投入及產品與服務的創新規劃。根據市場變化及發展需求,及時調整技術研發方向及產品與服務規劃格局,在現有技術優勢的基礎上,繼續加大資金、人員投入,通過外引內聯的方式,進一步擴大和鞏固優勢地位。同時研究開發新的技術和產品,不斷提高產品技術水平,加快技術成果產業化轉換速度,擴大技術產業化下游產品和服務,增加技術產業化附加值,通過單元產品、系統、成套裝備、工程和服務,建立起完整的產品序列和體系,並不斷深耕拓展應用行業和領域,在不同的領域和細分行業具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公司下屬各核心業務子公司均設有獨立技術研發部門,負責現有技術的升級、新技術的研發工作,公司總部設有技術研究中心,除了以關鍵技術研究為核心工作以外,兼負協調下屬各子公司的技術創新融合任務。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公司內生增長動力,以創新驅動公司發展,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繼續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堅持以貼近應用為核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不斷的研發創新為客戶提供貼近應用的高品質產品和解決方案,鞏固和擴大公司在工業智能化領域內的技術優勢;通過與國內外優秀企業多層面的合作,加強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年初規劃的各項研發項目,大部分已進入實驗驗證與中試開發工作,並且積極申報各級科技項目。公司技術部門對內部管理和人員結構進行了不斷優化,按照核心設計小組管理模式,確保設計質量持續提高,並加強研發項目的全過程管理,提高產品開發計劃與市場化推廣的配合度。同時,對設計信息化工程進行了優化,進一步加強了內部標準化圖庫建設,為設計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下階段,公司將繼續加大投入資源促進新型技術的創新與研發,對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競爭力的產品進行技術優化,鞏固優勢地位,增加公司核心競爭力。

3、管理工作方面:

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嚴格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規範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的運作和公司管理層工作制度,建立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並進一步強化企業內部管理,提高規範運作水平,提升公司運作效率,增強公司治理水平。本報告期內,公司建立、調整、優化集團規章制度、管理體系、配套方案等,並跟蹤反饋制度、流程落實情況。公司全面加強預算管理、資金計劃等考核管理力度,優化資源調配,強化績效考核,將公司目標與員工個人目標有效結合,激勵員工積極性。並通過加大財務、審計的監督力度,並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費用考核指標和責任,增強了公司各部門的成本意識,公司整體管控能力顯著提高;同時,繼續加強對項目前期系統規劃、投標報價管理,加強採購成本和運營費用的管理和控制,有效提升公司經營效益。

4、人力資源建設方面:

公司所處自動化智能裝備行業需要具有機械、電子、控制、工業軟件等跨領域多學科知識綜合和集成運用的能力,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缺乏具體的專業設置,公司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主要依靠企業在項目中培養及從科研院所中引進業務骨幹。經過多年項目經驗積累及人才自主培養和引進吸收。目前公司擁有一支三百多人的專業技術隊伍,多年項目運作的磨練使得這支隊伍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能夠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滿足不同客戶的非標定製要求。團隊中中高級職稱人員佔比達30%以上,核心骨幹穩定性好,大部分在公司工作八年以上。

公司奉行“以人為本、共同發展”的理念,為了配合公司發展戰略,制定了人才激勵政策和績效考核制度,高度重視對員工的再培養,注重提高研發人員的積極性,為公司技術創新提供保障。近年來,公司注重人才梯隊建設,規劃以行政管理為主線,研發技術、專業人才、技術工人為輔線的公司全員職業發展通道,形成公平、競爭、激勵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構建良好向上的發展氛圍。同時,公司秉承“高素質、高效率、高效益”的用人理念,為了不斷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及崗位技能,促進員工職業發展,公司為員工的發展提供了多元化的通道及成長機會。公司將按照發展戰略,並根據有關規定,在適當時機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吸引和穩定高素質人才。現代企業的發展,也是人力的發展。公司將著力營造“聘人、用人、育人、留人”的良好環境,通過外部引進,內部培養相結合的方式組建強大的人才隊伍,不斷完善和優化用人機制,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體系,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報告期內,公司一方面通過對員工進行日常與年度相結合的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員工的薪酬待遇、崗位調整、培訓開發等掛鉤,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企業自我約束的用人機制,以實現人才在公司內部各崗位的優化配置,促進公司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與合理使用,建立高素質、精幹、高效的員工隊伍。特別是根據用人機制和有關業績考核管理制度,將考核結果與浮動工資、年終獎金掛鉤,極大地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員工中形成了爭先創優的局面。另一方面,積極做好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推進關鍵崗位人員的優化配置和調整工作,優化日常培訓體系,提升公司員工隊伍的綜合競爭力。

5、投資者關係管理方面:

報告期內,公司通過互動易、諮詢電話、郵箱及現場接待等多渠道與投資者進行交流互動,積極回答投資者的提問,增進投資者與公司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同時,公司繼續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的要求,認真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保證信息披露的及時性、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報告期內公司共接待現場調研3次,接聽個人投資者電話諮詢、回覆網絡提問等200餘次。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優秀的管理和員工團隊

公司作為智能製造領域的技術型企業,具有科技含量高、技術綜合性強等特點,未來將面臨國際和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的態勢,給管理和員工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奉行“以人為本、共同發展”的理念,充分調動和挖掘員工的創造潛力和積極性,在人才和團隊建設方面採取了以下措施並取得實效:

(1)確立唯才是用,營造“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氛圍。培養啟用年輕幹部,使幹部隊伍更加年輕化、專業化,增強企業凝聚力。

(2)對中層幹部崗位進行公開選聘,通過筆試、面試和試用程序,分階段考核。考核合格後快速進入崗位,對暫時考核不達標者,作為儲備幹部培養,調動多方積極性。

(3)將團隊建設目標貫穿到各部門、分管領導和各子公司的年度績效考核目標中。將培養優秀員工和團隊作為各級部門和領導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針對技術、銷售、項目管理等重要崗位,要做好後備人才培養和儲備工作,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性。

(4)針對性培養和引進稀缺人才。由於企業缺少大項目(合同額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工程項目)管理經驗的項目經理,公司先後引進了幾位具有大項目管理經驗和海外項目管理經驗的項目經理,通過引進稀缺人才對企業現有的項目管理進行強化培訓,同時在制度建設上同步跟進。

(5)將研發機構的分支前移到武漢市,有效緩解四線城市引才、引智難問題。

(6)針對不同層次的員工及關鍵部門崗位,制定相應的招聘、錄用、晉升標準,突出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執行能力和奉獻能力。

2、持續的技術創新能力

公司始終以技術創新為核心、自主研發為先導,高度重視研發與創新工作,堅持秉承“技術驅動未來”的理念,紮實積累,嚴謹創新,增強公司產品核心技術競爭力。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穩定增長的創新投入。一是全方位保障研發投入持續增長;二是在創新投入機制時,將研發經費納入企業年度預算管理,保障資金到位。

(2)制定科學先進的年度研發項目。本著既滿足市場急需的產品和技術,又兼顧長遠發展和後勁的目標,為此,企業在制定當年研發項目時,採取經營+技術的雙軌制,充分考慮了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由經營部門將在市場上看到的新技術和新裝備,以及用戶提出的重大技術建議進行整合提出本部門的研發計劃。技術部門則根據自己產品和技術的發展方向、研究的國際國內先進技術,提出本部門的研發計劃。最後由公司層面對經營和技術提出的研發計劃進行會商,最後確定當年投入的研發項目。較好兼顧了眼前和長遠。

(3)加強研發隊伍建設。一是引入競爭機制,大膽啟用新人,讓一部分有潛力的技術人才脫穎而出;二是公開招聘研發人才,起到了補短板、激活力的作用;三是建立了新入職大學生的傳、幫、帶機制和培養規劃,包括培訓、跟蹤、考核等,使新入職的大學生快速成長;四是提高研發隊伍的地位和待遇,明確責任,讓進入技術中心的員工有榮譽感和使命感。

(4)加大研發平臺建設和產學研合作力度。依託公司與高校共建的黃石市智能物流輸送裝備及工業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政府1:1的配套支持,搭建了關鍵技術研發的測驗檢測共享平臺。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開發的項目也明顯增多,合作層次也有所提高,合作範圍也有所擴大。有力支撐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與水平的提升。

(5)完善激勵機制。合理制定創新研發人員的績效機制,分配機制,有效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卓越的項目管理能力

項目管理能力是企業項目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公司確立了6個項目部為獨立核算單位,賦予項目部更大的權限和職責,使項目管理扁平化。通過承接國內多個大型數字化工廠項目的歷練與沉澱,在實踐中積極完善以項目管理為中心的分配考核機制,大大調動了項目管理人員、工程施工人員、技術設計人員和生產員工的積極性,合同履行和交付率明顯提高。

4、豐富的產品和穩定的客戶關係

公司目前已實現在工業生產智能化領域的全產業鏈佈局,主要業務及產品涵蓋智能焊裝、智能物流與智能倉儲、智能工廠系統、智能移載與裝配、智能巡檢機器人、智能電氣等,能夠為客戶提供涵蓋業務全鏈條的智能化、一體化的整體綜合解決方案,打造工業智能化領域的“量身定製”。經過多年的市場開拓和挖掘,公司在國內建立了廣泛的客戶基礎,形成了良好的市場信譽和品牌效應。依靠品質、服務、技術、口碑和品牌優勢來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從而獲取穩定的客戶關係。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

汽車行業是我國經濟的支柱性產業,2019年汽車行業生產總值佔比GDP達8%,提振汽車行業活力與經濟發展速率息息相關;在傳統汽車行業下滑的同時,新能源車和智能汽車的新賽道將會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政策的邊際影響向下,終端的消費屬性向上。經歷2019年調整與蓄力,我們認為2020年或為海內外電動車增速拐點元年,新能源車企業擴產以及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將給公司帶來持續增長動力。國內基本面依然在向好。3月上旬總零售同比下滑幅度較大,主要系經濟活動的恢復需要一定時間,但環比回暖的趨勢很確定,甚至少部分地區還出現了熱銷。做偏悲觀假設,國內車市零售增速也會從7月起就轉正,且持續同比較高增長。此外,3月批發數據依然會較差,但經銷商庫存持續降低,4月批發數據有望超預期。

下半年零售高增長的意義非常重要,意味著三年下行週期結束,轉為三年向上週期,是週期觸底之後的反轉。與2018年經濟衝擊不同,當時汽車是從週期的頂部跌下來,而當前處於週期底部之時更偏樂觀,2020年Q1就是尖底;疫情當下,汽車市場的短期震盪與長期回暖在即。合資車企在19-20年密集推新車型利好供給,工信部規劃到2025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佔到汽車總銷量的25%,參考中國汽車協會對2022年國內汽車銷量預測(2721萬輛),對應新能源車約680萬輛,2020-25年CAGR約為33%。,我們認為行業有望在20年迎來全面復甦,隨著裝備製造升級和需求釋放,三豐智能作為深耕行業工藝及解決方案的本土龍頭公司將獲更大的發展空間。

基於全球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的持續擴產,資本開支大幅增加,預計公司將從中獲得巨大發展機會。三豐智能持續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傳統主業為汽車自動化生產線,適用於傳統汽車整車企業,以及新能源和智能汽車整車企業,可為各類整車企業提供從焊接到總裝的全套自動化智能生產線。同時,公司還擁有三豐智能製造研究院,並參股被譽為“中國汽車工廠設計搖籃”的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院),可以為各類車企提供從設計到生產的整套解決方案和數字化工廠及信息化延伸工程項目方案。三豐智能近幾年在汽車銷量總體下滑的行業背景下,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均保持較快增長,隨著國內外車企車型改款和新車型開發引進速度的不斷加速,將使得汽車自動化裝備有長期剛性的需求;另一方面,基於技術和服務優勢,三豐智能已成長為國內汽車裝備自動化領域的細分龍頭,後期持續進口替代空間巨大。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充足,今年初即拿下比亞迪(002594)常州項目和威馬汽車衡陽項目等多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科技項目訂單,現累計汽車自動化在手訂單超過20億元,其中有60%以上訂單來自新能源車企,證明公司已開始受益於新能源整車企業的擴產,三豐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獲單能力不斷增強,行業新賽道趨勢呈現穩步向上態勢。

整體而言,我們充分看好新能源車企業擴產以及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給公司帶來的持續增長,資本開支的大幅增加,公司業務主線市場將從中受益。另外,疫情之下對我們更是發展機遇,國家戰略新基建和各類工業企業自動化改造需求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未來業績。

(二)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目標

展望2020年,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不可避免會對國際及國內經濟造成較大沖擊。但是隨著工業機器人產業和數控機床行業告別高增長階段,智能製造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儘管受疫情影響產業增速有所回落,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智能製造領域的發展前景依然被業界看好,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今年以來,中央多次就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出重要戰略部署,有關部門、地方紛紛出臺相應舉措。公司預計上半年產品需求延後,疫情過後,積累的需求有望快速釋放。

三豐智能作為智慧物流的先行者,控股的三豐機器人、三豐小松提供高可靠的AGV移動機器人和立體倉庫產品與柔性物流服務,在3C、汽車等行業發展呈現良好成長趨勢。2020年,公司將貫徹“改革、管理、創新、發展”的工作方針,聚焦全產業鏈系統優化,著力拓市場、防風險、抓機遇,盡最大努力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力爭實現較好的經營業績。

如今,公司已在數百個實際項目中實現穩定安全運行,客戶價值經過行業諸多頭部客戶在工廠、倉庫等場景的驗證。改造傳統生產方式,自動化、柔性化生產成為企業發展必須作答的考題,而非單純計算成本的比較之舉。在市場層面,產品分層-場景分層-客戶分層-市場分層愈加明顯,迴歸製造業場景,打通廠內的生產—倉儲環節,向國際市場延伸與拓展”成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三大趨勢。2020年,在疫情等“黑天鵝”事件的疊加效應下,智慧物流在更多的領域被認知、認可和驗證,科技賦能物流的繁榮週期已經開啟,未來無疑將催生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製造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澱,三豐智能現有產品已經達到了可以爆發式增長的階段,接下來就看市場大節奏是否能爆發。從實際應用來看,目前客戶如果新建自動化工廠,一定會更傾向於選擇AGV移動機器人、自動化立體倉庫與工業互聯網系統連接所構建的智慧物流系統解決方案,智慧物流產品線在未來五年內會有很迫切的需求,國家戰略新基建等行業需求也大,海外市場增量更大,疫情之後,將會催促國內眾多各類工業企業進一步加快實施自動化進程。公司將以公司發展戰略為導向,鞏固和增強公司在自動化輸送產線和智能化自動化裝備集成領域的研發設計和應用的優勢地位,促使公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不斷提升公司價值,實現投資者利益最大化。公司以科技創新、加強研發技術投入作為提高產品附加值及鞏固並提升核心競爭力的著力點,自設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智能型自動化物流輸送生產線和智能型自動化裝備的研發和應用,為客戶提供包括車輛焊裝、塗裝、總裝自動化輸送線的整體解決方案,目前隨著研發投入力度的加大,通過內部培育以及在資本市場併購優質標的企業,公司業務領域拓展至白車身焊裝自動化生產線、AGV機器人、智慧立體物流系統和智能停車系統等領域,通過雙核驅動、產業協同模式,不斷優化產品結構,面向中高端發展,立足並夯實汽車和工程機械市場,拓展輕工、倉儲物流、機車等其他新興市場,以先進研發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成為國際領先的智能型輸送自動化裝備系統和焊裝自動化裝備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者,通過進一步資源整合,發揮協同效應,可持續發展能力得以提升,業績穩健增長目標將得到更好的保障,通過內生式發展和外延併購相結合的方式成為行業的領先企業。

(三)報告期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的進展情況

1、人才團隊打造

公司奉行“以人為本、共同發展”的理念,充分調動和挖掘員工的創造潛力和積極性,確立唯才是用,營造“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氛圍。在現有人員的基礎上,按需引進各類技術人才,優化人才結構,並充分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吸引高端人才,為公司階段發展提供充足的技術人才儲備。同時,注重人力資源的科學管理,建立起了縱向路徑、橫向路徑兩條職業發展通道,涵蓋生產、項目、研發、市場、行政綜合職能五大序列的員工職業發展規劃模型,有效的發掘和培養人才。

2、項目質量管控

公司確立6個項目部為獨立核算單位,賦予項目部更大的權限和職責,使項目管理扁平化。通過承接國內多個大型數字化工廠項目的歷練與沉澱,在實踐中積極完善以項目管理為中心的分配考核機制,大大調動了項目管理人員、工程施工人員、技術設計人員和生產員工的積極性,項目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能力也得到加強,項目經理、施工經理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延期交貨情況得到改善,施工現場管理和質量、安全管理狀況有較大好轉,驗收合格率得到大幅提高,因質量而引起的整改次數和費用不斷下降。說明建立的質量管理與考核體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質量意識深入人心。

3、主營業務拓展

經過多年的市場開拓和挖掘,公司在國內建立了廣泛的客戶基礎,形成了良好的市場信譽和品牌效應。同時,努力拓寬產品應用領域和市場,優化公司產品體系和市場佈局,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集中資源開發更多有發展潛力和盈利能力的市場和客戶,重點跟蹤目標客戶,維護老客戶,開發高端優質客戶,穩固市場佔有率。在總裝自動化輸送系統和焊裝自動化裝備系統領域,繼續鞏固並提升國內領先的競爭地位,以在國內市場建立的技術和品牌優勢為依託,大力拓展工業機器人,智能立體物流倉儲業務,促進該業務穩定、快速增長。全面參與國內中高端市場的競爭,並通過優質的產品與服務贏得市場競爭力。公司制訂相關措施加快各地項目的實施與驗收工作進度,持續加大銷售市場開拓力度與深度,承接的比亞迪新能源、威馬汽車和寶馬汽車等優質客戶總裝與焊裝自動化訂單,正精準有序展開項目前期設計規劃,現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全面步入正常軌道,為全年業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4、海外市場拓展

公司根據自身發展情況,結合市場分析和國際市場競爭和市場需求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海外市場開拓戰略。目前公司已經成功實施上汽泰國的焊裝自動化裝備項目、馬自達越南總裝自動化生產線等項目。未來公司將基於優質客戶資源,進一步開拓北美、歐盟等市場,提高總包服務能力,實現做大做強目標,努力將公司打造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自動化智能裝備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者。

(四)公司2020年經營計劃與管理方向

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短期內不可避免會對國際及國內經濟造成較大沖擊,可能將導致公司項目驗收和收入確認時間延後,收入同比減少以及短期內訂單量下降等影響。目前公司已全部正常復工復產,且在手訂單充沛,預計本次疫情對公司全年影響總體有限可控,現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全面步入正常軌道,為全年業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1、積極完善產業佈局,加快實現公司產業鏈優化發展戰略目標

面對近年來國內外市場環境複雜嚴峻的局面,公司作為國內知名的工業自動化裝備企業之一,一直堅持憑藉自身的技術實力結合資本運作搭建的市場優勢,堅持多維度產學研合作,促進公司在汽車製造工程領域市場的全方位深層次拓展,推動公司未來業務快速高質發展。公司將繼續深耕工業智能化業務板塊,通過內生增長和外延擴張相結合的發展戰略完善公司產業佈局。聚焦細分行業龍頭領域,提高公司產品業務比重,提升盈利能力;融合公司現有板塊和業務線,對核心產品及軟硬件系統進行智能升級,提高產品品質,用優秀產品服務公司客戶,進一步增強公司產品核心競爭力。2017年通過成功實施併購,收購國內領先的白車身焊裝自動化裝備系統集成提供商上海鑫燕隆100%的股權,快速切入白車身焊裝自動化業務領域,有利於加快上市公司的產業佈局。公司可充分藉助標的資產既有優質市場渠道,在客戶資源、技術研發和項目管理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戰略和業務協同,充分發揮各自原有市場優勢,挖掘客戶價值,搶佔市場、產品、技術、客戶的多種先機,提升公司的綜合實力。2018年,公司做大、做穩、做好現有業務的前提下,依然會堅定不移地尋求開展國際、國內合作的契機,爭取更進一步優化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提升盈利水平,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使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業績穩健增長,努力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

2、加強品牌建設,優化武漢技術研發基地

公司下游客戶廣泛,2020年公司將根據客戶行業發展趨勢和特點,採用差異化的市場策略,增強原有客戶的粘性,繼續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充分利用公司智能製造的技術及產品與服務的優勢,集中資源拓展新能源等新市場,提高業務利潤貢獻能力;繼續完善核心技術、領先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為一體的產業鏈,擴大影響力與客戶認可度,為全力開拓新市場提供有力支撐。2020年,公司將繼續優化完善武漢技術研發基地的相關工作。武漢技術研發基地的正常運轉,將有助於對項目實施過程的研發設計進行標準化和模塊化改造,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發設計水平;也將進一步加強公司對於上游關鍵核心部件的儲備研究,為以後公司產品的更新換代及新產品研發提供技術支持,積極推動公司跨領域、跨行業協同發展,突破單一行業、單一市場的發展壁壘,優化產品結構,完善產品序列、實現產品升級、延伸產品服務、增強核心競爭力,建立以自主研發為主、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研發體系,搭建行業先進的技術創新平臺,確保技術創新驅動企業未來的發展。

3、建立全方位的專利保護體系

為了維持自身產品的競爭優勢,公司根據自身的特點,採取以基礎專利結合外圍專利網的企業知識產權專利戰略:積極抓住企業的關鍵核心技術來申請基礎專利,圍繞發展新產品、新工藝來開發外圍專利,用這些外圍專利進一步覆蓋該技術領域。今後,公司還將不斷完善包括知識產權機構、制度、相關配套措施等在內的知識產權構架體系,加強在專利、商標以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方面的工作,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核心知識產權群,確保公司知識產權的自主

性和獨立性,全面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

4、堅持“以人為本,同步發展”的企業理念

2020年公司將繼續堅持“以人文本”的企業文化,秉承“高素質、高效率、高效益”的用人理念,堅持把人才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根本,不斷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及崗位技能,促進員工職業發展,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手段及水平,通過優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立更加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合理建立健全“精心選人、用心育人、寬心容人、真心留人”的機制,加快培養公司發展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項目管控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等複合性人才,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製造業隊伍,堅持走人才引領的發展道路。公司將按照發展戰略,並根據有關規定,在適當時機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吸引和穩定高素質人才。為此,公司一方面通過與國內優秀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合作,在提高公司自主創新技術水平的同時實現公司未來的人才儲備;另一方面通過不斷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創新和開發能力,掌握行業重點工藝和技術,與西門子等國際知名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定期選派骨幹人員到國外進行培訓,現場訪談和調研,緊跟國際市場,開闊眼界,實現員工的“大胸懷、大視野、大格局”的完美提升,實現員工與企業同步發展。

5、利用先進管理手段,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公司在2020年度將繼續完善並全面推行的“項目獨立核算”“項目回款”、“現金流/利潤”制度,有效實施內部財務管理和績效考核機制,積極改善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同時,公司通過制定了包括《項目獨立核算管理制度》、《經營年度合約》、《控股子公司財務管理辦法》等在內的管理制度,加強公司對控股及參股公司的決策與管理,控制投資方向和投資規模,不斷拓展經營領域,確保控股及參股公司規範、高效、有序的運作,維護上市公司總體形象、保護投資者利益,有效提升公司綜合管理水平。

6、完善公司治理,防範風險

加強公司風控管理,做好信息保密工作,維護信息披露的公平原則,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等有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等有關規定,公司已制定《重大事項內部報告制度》、《投資者關係管理制度》、《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公司嚴格執行內幕知情人登記制度,規範信息傳遞流程,在定期報告披露期間,對於未公開信息,公司嚴格控制內幕信息知情人範圍並如實、完整記錄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並向相關監管機構報備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情況。在敏感期間,公司儘量避免接待投資者的調研活動;在日常接待投資者調研時,公司要求投資者簽署投資者(機構)承諾書,並根據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及時披露投資者關係管理活動記錄表。

(五)公司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1、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涉及智能製造領域。公司智能製造業務下游客戶涉及工業、汽車、軍工、機械、電子信息、新能源等諸多行業,產品的市場需求與宏觀經濟形勢關聯度較高。因此宏觀經濟走勢的波動對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會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對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造成相關影響。

為有效減少和避免宏觀經濟波動對公司的影響,一方面公司將繼續保持與老客戶的合作關係,加大產品輸出的深度;另一方面公司將緊跟行業發展趨勢、不斷提升核心技術並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拓展產品市場,提升內部管理,不斷進行產業整合、升級,從而降低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風險。

2、市場競爭風險

智能裝備製造產業應用領域前景廣闊,市場需求、應用範圍不斷擴大,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導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隨著行業競爭不斷加劇,工業智能化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深化,如果公司不能準確把握行業技術發展的趨勢,不能進行持續創新,公司將面臨技術與產品開發落後於市場發展的風險,競爭力將會受到影響。

公司通過長期技術積累和發展,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技術研發和設計團隊,形成了突出的自主創新能力,並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繼續完善技術研發體系,並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將創新的技術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

3、應收賬款風險

裝備製造涉及整個生產線設計、交付、投產週期等環節,須達到一定正常產能後才能終驗收交付,並且隨著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與銷售收入的增加,公司應收賬款餘額總體呈增加趨勢。公司營業收入的確認以客戶的驗收為準,客戶的驗收與實際付款存在一定賬期形成應收賬款,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客戶的資金週轉效率降低,導致公司的應收賬款回收速度變慢,應收賬款增加,面臨一定的壞賬損失或現金流動性較差風險。為此,公司通過進一步完善客戶的檔案、加強客戶信用審核;對項目實施過程進行跟蹤管理,制定嚴格的銷售回款考核制度;開展定期及不定期的對賬清理工作;對逾期的應收賬款,根據不同拖欠時間及不同信用品質的客戶,採取不同的收賬方法等一系列措施,降低公司的財務風險,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