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我們的一生有多長,這是誰也無法給出答案的。然而,我們最大的自由,在於我們可以調動自己的時間,完成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提到時間管理,不得不說起一位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柳比歇夫,他是前蘇聯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一生髮布了70多部學術領域著作。

可能看到這兒你也很難意識到,這位牛人跟自己有什麼關係,甚至許多人會覺得柳比歇夫之所以能做這麼多成績,是因為自身的天賦。

01

對症下藥,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善於掌握自己時間的人,是真正偉大的人。”曾經在大家的思維裡認為,偉大的人一定要做了不起的事情。

實際上真正偉大的人,無非是知道怎麼高效運用自己時間的人。

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而柳比歇夫的一系列成績,是得益於他在26歲時獨創的“時間統計法”,通過記錄每件事花費的時間,接著統計分析時間數據,進行月總結、年終總結,不斷地改進工作方法、計劃未來事務。

我有一個在訓練營認識的優秀小夥伴——小南,她現在是大三的學生,曾經她憑藉自己的努力高考逆襲考上985。

前陣子我因為自己時間管理的混亂,於是在微信給她留了長長的留言,說明我目前的困境。

她看到後,耐心地語音回覆我,她有一段時間也會有混亂的感覺,什麼都沒有做一天就過了,但後來她採取了記錄時間的方法,記錄自己的起居住行,通過這種方式記錄了一個月,她也逐步擺脫了時間不夠的困境。

小南使用記錄時間的方法,也稱“起居注”,即記錄自己醒來後做每一件事情的時間節點。

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在有一定起居注數據支持的情況下,這時候就需要結合數據,對自己的時間安排做相應的調整,找到自己耗時最多、也不必要的事件,接著進行優化。

使用這種記錄方式,可能起初時候會讓人感到枯燥,但形成了記錄習慣就會更得心應手,大幅度提升我們的工作、學習效率,等自己時間管理趨於穩定時,也可以跳過這步。

02

心無旁騖,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有人指出現代人時間分配的“三八理論”:一天有24小時,工作8小時,睡覺8小時,自由安排8小時。

在大家紛紛吐槽各類事物不公時,忽略了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

既然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大家的效率也會天差地別呢?我們先來看看以下這個例子:

我有個同學小蔡,她做著行政的工作,朝九晚六,照常理來說應該時間比較充沛,我們卻時常聽到她吐槽自己忙得沒時間休息、學習、娛樂。

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她工作是一邊刷網頁,偶爾接電話,一邊做考勤表格,而且她永遠是微信群裡聊天回覆最快的那個,也是因為她這樣同時做多件事的壞習慣,導致她最後工作做不完,只得加班犧牲個人時間,根本沒有辦法完成其他的業餘安排。

看完小蔡的事例,你是不是會覺得很熟悉呢?有時候並不是我們真的沒有時間,只是因為同時做很多事情,受到干擾,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集微者速成”,眼前的求多在時間管理上其實是繞遠路,正確的做法是踏踏實實,每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

03

箭無虛發,業餘時間這樣利用投入產出比最高

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業餘時間生產著人才,也生產著懶漢、酒鬼、牌迷、賭徒。由此不僅使工作業績有別,也區分出高低優勢的人生境界。”

的確,在社會中同樣大家擁有同樣的時間,但是畢業3、5年後,一個班的學生的各方面都會有很明顯的差距。

通過追蹤調查,發現那些畢業後能夠做出成績的人,幾乎是對自己業餘時間規劃清晰的。

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既然業餘時間的威力這麼大,我們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它,得到更高的投入產出比呢?這裡我提供3個建議:

1、閱讀有思想啟發性的書籍

閱讀使人沉靜下來,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在信息日新月異飛速變化的今天,對人學習適應速度要求也更高,讀書就是提升認知成本最低相對最快捷的方式。

讀書要有意識的選擇書籍主題,看公眾推薦評分優秀的書,而不是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類型,這樣很難得到提升。

認真閱讀深度的書籍,就是給自己留下思想迭代的空間,堅持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思想會有不同改變。

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2、認識不同圈子的人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許多時候,我們習慣套用自己的認知模式,以此來推敲他人的想法。

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每個人的生長環境、經歷不盡相同,“他之蜜糖,乙之砒霜”,每個人的思維是不同的。

通過認識不同圈子的人,你不僅可以看到世界的更多維度,而且能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3、參加有意義的活動

你想認識什麼樣的人,接觸什麼樣的事物,首先你就要選擇相對應的活動。

比如:音樂會、美術展、科技展,或者各類其他愛好者組成的活動,也可以是義工屬性。

接受更多的思想碰撞,參與更多團體性的活動,是業餘提升成長的好選擇。

你安排業餘時間的方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總結:雖然我們誰也無法預測自己生命的長短,但我們可以通過效仿做得好的名人,充分安排自己的時間。

在本文中,首先針對莫名不知道時間花在哪兒,我們給出“起居注”的時間記錄法,通過記錄自己每天各個時間的行為,來分析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

接著我們通過事例發現,其實日常我們認為的沒有時間,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的精力被太多事情分散。

最後,文章給出業餘精進的策略,提供了3個實操建議:閱讀有思想啟發性的書籍、認識不同圈子的人、參加有意義的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