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明星培訓班或墳場?盤點紅牛青訓營的20年簡史!

2000年,當時與索伯車隊合作極為密切的奧地利能量飲料巨頭紅牛決定創辦屬於自己的青年培訓體系,提供年輕車手登上F1大舞臺所需的資金;雖然當時紅牛已經贊助了眾多車手,併成為Enrique Bernoldi加入Arrows車隊的最大助力,不過組織青訓車隊對紅牛來說仍是一段相當重要的過程。

【F1】明星培訓班或墳場?盤點紅牛青訓營的20年簡史!

當年與Max Verstappen之父Jos(左)同隊的Bernoldi

而紅牛決定將發掘潛力車手的重責大任交給了同為奧地利的前F1車手Helmut Marko,因1972年的左眼失明意外被迫卸下車手身份後,Marko除了成功協助同鄉後輩Gerhard Berger與Karl Wendlinger登上F1外,還組織了以他為名的RSM Marko車隊參與F3000(F2前身)與F3賽場。1999年,RSM Marko車隊改名為紅牛青訓營,並提拔兩位巴西車手Bernoldi與Ricardo Mauricio(取代奧地利出身的Markus Friesacher)成為隊史第一期車手。

2001年,紅牛青訓營以奧地利車手為核心擴大至7位的規模,其中Mauricio與Patrick Friesacher位於僅次於F1的F3000,Bernhard Auinger加入德國F3,Christian Klien加入BMW方程式,Reinhard Kofler為BMW青年方程式,Christopher Wassermann與當時13歲的Sebastian Vettel則是在卡丁車賽場。

2002年季後,雖然Mauricio因糟糕的表現成為第一位離開紅牛青訓營的車手,不過車隊當時仍由Vitantonio Liuzzi的Martin Ragginger加入繼續擴大規模。

【F1】明星培訓班或墳場?盤點紅牛青訓營的20年簡史!

2004年年底,紅牛以1美元的象徵價格收購捷豹車隊,當時紅牛雖為了一定的競爭力與經驗傳承而簽下蘇格蘭好手David Coulthard,不過前一年加入紅牛車隊的Klien與在2005年有所突破的Liuzzi成為了第一批登上自家F1車隊的培訓車手。

而在紅牛接連收購捷豹與米納爾迪兩車隊的期間裡,紅牛青訓營雖先後簽下了16位車手(包含在2006年在小紅牛車隊出道,但很快與車隊關係緊繃的美國車手Scott Speed),但在維特爾在F1站穩腳步前,紅牛青訓計劃並非相當成功。

嚴格來說,維特爾能夠登上F1並非全是紅牛的支援。在BMW的支持下,維特爾先在2005年獲得寶馬-威廉姆斯車隊的賽車測試機會,2006年成為寶馬索伯車隊的第三(預備)車手,並在2007年因庫比卡受傷的關係而在美國大獎賽以替補車手的方式迎接他的出道賽,而維特爾也把握了這個機會,以積分圈末席的第8名(當時為前8名可獲得積分)成績打響了名號。

【F1】明星培訓班或墳場?盤點紅牛青訓營的20年簡史!

近兩個月後,維特爾取代Speed成為小紅牛車隊的參賽車手直到賽季結束,雖然當時BMW擁有維特爾的優先選擇權,不過在前者決定續簽庫比卡與尼克·海費的情形下,維特爾因此續留小紅牛車隊,並在2008年於雨中舉行的意大利大獎賽拿下小紅牛車隊,以及紅牛體系車隊的隊史首勝,更在2009年取代退役的Coulthard成為紅牛車隊成員。

這段期間除了維特爾外,紅牛青訓營在F1都顯得相當掙扎:Klien在2006年尾聲被測試車手Robert Doornbos取代,Liuzzi之後雖曾轉戰Force India與HRT等隊,不過到了2011年結束後,這位意大利好手也被迫轉向其他賽場發展。

而紅牛青訓營本身的成員流動速度也相當快,大多數的車手僅效力了一兩年,甚或是數個月就被迫離去,直到2009年後半,紅牛青訓營才因Sebastien Buemi與Jaime Alguersuari兩位車手先後加入小紅牛車隊才再度穩定下來,不過因為維特爾的活躍與馬克·韋伯的持續刺激,Buemi與Alguersuari在F1的期間完全沒有獲得晉升至紅牛車隊的機會。

而在Buemi與Alguersuari持續卡關並在2011年季後黯然退場時,來自澳洲的丹尼爾·裡卡多在2011年於HRT車隊嶄露頭角,並在2012-13年於小紅牛車隊交出比Jean-Eric Vergne更加出色的內容,讓他獲得晉升的機會,而就實際面來說,裡卡多在2014年加拿大大獎賽取得的生涯首勝才終於讓紅牛青訓營的長期耕耘取得了成果。

【F1】明星培訓班或墳場?盤點紅牛青訓營的20年簡史!

2015年,取代維特爾成為裡卡多隊友的丹尼爾·科維亞特成為紅牛青訓營第三位登上紅牛車隊的車手,不過就在科維亞特開始嶄露頭角時,Marko也下了最大的賭注,那就是成功從奔馳手中搶下馬克斯·維斯塔潘 ,並使其成為史上最年輕的F1車手。

而這樣的賭注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回報,自出道就受到Marko極度愛護的這位荷蘭小將在2016年西班牙大獎賽與科維亞特互換車隊後不僅拿下了生涯首勝,之後也以各項表現成為場中的一大亮點,除此之外,目前F1場中有約1/3的車手擁有與紅牛合作的經驗。

【F1】明星培訓班或墳場?盤點紅牛青訓營的20年簡史!

不過紅牛這20年來的投資究竟算是成功,還是失敗?截至2020年為止,已有至少85位車手曾與紅牛青訓營簽約,其中僅有14位車手登上F1、7位被成功提拔至紅牛車隊、3位車手有大賽冠軍經驗,且拿下世界冠軍的只有維特爾一人。

再加上這15年來投資兩支F1車隊,以及支援青訓車手參賽的費用,這樣的報酬看起來似乎是不成比例,不過以商業面來看,維特爾、裡卡多、維斯塔潘和塞恩斯等人帶來的經濟效益確實不容小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