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同德鋁業復活背後:陽煤和山東信發再度聯手,同煤戰略退出


山西同德鋁業復活背後:陽煤和山東信發再度聯手,同煤戰略退出


(股權簽約儀式)


作者:山西資本圈


近日,關於同德鋁業的一則股權轉讓信息成功“吸睛”。

山西資本圈注意到,在10月28日忻州市舉辦的股權交接儀式上,陽煤集團通過收購同煤集團持股的方式,與山東信發集團成為山西同德鋁業兩大現有股東,此舉意味著同德鋁業前後持續3年左右時間的股權重組終於“塵埃落定”。

從與會人員就可以看出各方對此次股權交接的重視程度,除了陽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翟紅與信發集團董事長張剛兩大股東方代表外,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忻州市委書記李俊明,忻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鄭連生,常務副市長趙志堅等忻州市主要領導悉數出席,顯然也是希望見證這個忻州市曾寄予厚望的百萬噸氧化鋁項目迎來“復活曙光”。

談及此,有必要“覆盤”下這個在忻州市甚至山西省都頗具影響力的百萬噸氧化鋁項目:

資料顯示,為開發利用忻州市保德縣境內及其周邊地區的鋁土礦資源,2004年同煤集團攜手山西華宇集團、深圳東英投資共同發起設立山西同德鋁業,第一大股東同煤持股40%,華宇集團和東英集團分別持股30%,公司成立後主要精力便是加快推進年產100萬噸氧化鋁項目。

根據規劃,該項目一期佔地185公頃,建設規模為年產氧化鋁100萬噸,當時預測該項目達產後年平均銷售收入達256,410萬元,所得稅後年利潤為30,232.88萬元,投資利潤率為9.60%,整體收益可謂頗為可觀,一期總投資約為52.5億元,同時還希冀未來打造成總投資高達240億元、年產氧化鋁300萬噸的鋁工業基地。

不過由於氧化鋁項目的特殊性,直至2011年7月國家發改委才正式“放行”同德鋁業上述年產100萬噸氧化鋁項目,而僅在兩個月後,該項目開工建設,並預計2014年末完成建設。


山西同德鋁業復活背後:陽煤和山東信發再度聯手,同煤戰略退出


(聲勢浩大的開工儀式)


對於這個籌備六年、多次列入省重點的氧化鋁項目,各方重視毋庸置疑,截至2012年11月同德鋁業便已完成投資3億元左右,大股東同煤集團更是專門為此於2013年發債募資13億元。然而隨後市場形勢的迅速轉向,使得這個曾列入山西省產業結構調整類重點工程的項目前途未卜,加之三大股東自身業績也不甚理想,繼續大額投資的意願明顯下降,尤其華宇集團和東英投資。

據山西資本圈瞭解,從2014年1月開始,同德鋁業的兩大股東華宇集團和東英投資便不再向公司投資,當時業績承壓的同煤集團自然也“獨木難支”,2014年7月氧化鋁項目建設資金鍊中斷,隨後該項目也因此被迫停工。

為了推動該項目儘快復工,2015年7月忻州市政府組織同德鋁業股東各方召開座談會,最終敲定在同煤集團所持40%股權保持不變的基礎上,原則同意華宇集團、深圳東英投資將各自30%股權轉讓給山東信發集團,同德鋁業投資由山東信發集團牽頭落實,同煤集團配合,共同推進項目建設。

眾所周知,山東信發集團作為國內鋁工業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2017 年實現銷售收入高達2000多億元,整體實力毋庸置疑,由其牽頭投資無論是技術還是資金方面都有極大保障。工商註冊信息顯示,信發集團除了通過平臺公司拿下東英投資實控權外,山西華宇集團的持股遲遲未實現變更,不過從相關官方信息來看,信發集團之後“如願”拿下上述股權,形成同煤集團和山東信發集團共同持股的格局。

而與此同時,隨著山西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推進,山西重點省屬國企聚焦主業發展成為必然,作為同德鋁業大股東的同煤集團已不可能再向非自身原有重要產業的氧化鋁項目上繼續大額投資,所以這也成為制約同德鋁業股權重組和項目復工的關鍵因素。

但各方顯然均不希望此前已醞釀十餘年、投入不菲的百萬噸氧化鋁項目就此擱淺,而最終出現解局的則是與同煤集團同為山西省屬重點國企的陽煤集團,當然後者也是理想的接盤者。

眾所周知,同為五大煤炭之一的陽煤集團,鋁業是其重要的產業板塊,陽煤也是目前山西唯一將鋁業列入集團產業發展目錄的省屬國企,是山西三大鋁工業基地之一,整體實力自然不俗,所以在山西省力推專業化重組的大背景下,山西省政府自然也是希望陽煤集團能夠接下同煤集團所持同德鋁業股權,這也是盤活氧化鋁項目的理想選擇。

山西資本圈注意到,志在啟動全省鋁業整合、打造山西鋁業“旗艦”的陽煤集團早在2017年便表態要將同德鋁業納入集團麾下,另外在2018年7月,由李俊明帶隊的忻州市黨政代表團曾親赴山東信發集團,就推進同德氧化鋁項目早日復工相關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如今隨著同煤集團和陽煤集團股權轉讓事宜敲定後,已停工四年左右時間的氧化鋁項目重現復工曙光。

有意思的是,陽煤集團與山東信發集團也是“老朋友”:資料顯示,早在2016年,後者便以增資擴股的方式,通過三家下屬企業入股陽煤集團核心鋁業子公司——兆豐鋁業,合計拿下66%的股權,陽煤集團則從當初逾九成的持股下降到33.235%股權,合作誠意可謂“十足”。

如今,雙方再度聯手,陽煤仍持有無法實現絕對控股的40%股權,當然無論是巧合也好,還是有意“再續前緣”,市場更為關注的是兩者在同煤“戰略退出”之後,能否如願實現前後已“醞釀”十餘年的百萬噸氧化鋁項目投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