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這次作業,竟然只有四位學生做……


【2】這次作業,竟然只有四位學生做……

【1】


【2】這次作業,竟然只有四位學生做……


【2】這次作業,竟然只有四位學生做……


上個星期上了《新聞兩則》,佈置了一個作業:利用報紙、電視、收音機、電腦網絡等平臺,收集自己喜歡的新聞,進行彙報。


昨天下午第一節,一上課我就說:“靈江電視臺‘新聞聯播’,現在就要開始了……”


有些學生不明白,既迷惑又好奇,有些學生馬上心領神會,“哦,是上個星期的作業,讓我們讀新聞呀!”


“是的,請大家拿出自己收集到的新聞!”我一看,全班只有稀稀拉拉的四位學生有準備,手上拿著從報紙上剪下的或大或小的紙片。


“誰來讀一下自己的新聞?上臺或在座位上都行!”


沒人舉手。


“哪位願意?老師希望,不用指名就有人主動讀新聞!”


這時,倒是有幾個學生指著葉嘉,七嘴八舌地說道:


“老師,葉嘉有準備!”


“上課前她已經給我看過,她的新聞不錯!”


“對對,老師就叫她好了!”


“葉嘉,快站起來讀給我們聽呀!”


葉嘉手上正捏著一則新聞,此時卻如同偷拿了超市貨架上的一小塊東西,剛好被人發現了一般紅著臉,身子直往後靠,搖著頭,好像我就是警察,馬上要把她抓出座位來……


“別緊張,你把新聞給老師吧!”我拿過葉嘉手上的那張紙片看了一下,替她讀了這則題為《清明踏青,小心蛇咬》的新聞報道,然後評價道:“雖然這則新聞是選自上半年的報紙,早已成了舊聞,但是,老師覺得內容挺不錯,貼近我們的生活,一聽就懂。看來,每一年清明節之前都可以拿來複習一遍,以免有人健忘,一不小心被毒蛇咬傷了,這叫警鐘長鳴呀!謝謝葉嘉!”


聽我這麼一說,竟有人順勢帶頭鼓起掌來,這正合我意。


掌聲未落,坐在第一排的柳朋突然舉手:“老師,我來讀一則新聞……”


“好啊!老師正期待呢!”我暗自欣喜,如同長途跋涉口渴至極,意外地看到了一棵楊梅樹。


柳朋站起來正要讀時,我說:“你轉過身去,面朝大家……這樣讀起來,就更能‘春暖花開’呀!”我有意在話裡隱含海子的詩句,想增添它的意趣,可是學生沒有反應。


“老師,不用了,不用了……”柳朋不好意思地推辭著,“面對你就好了……”


“你在第一排,如果不轉身,那聲音會跑到門外去了,教室後面的同學可能聽不清楚呀!”


柳朋連忙自圓其說:“不會的……這不是很好嗎——‘名聲在外’嘛!”


這次,大家都聽笑起來了。


“那好,就由你自己決定。”我退而求其次。


柳朋認真地讀起來,但是聲音很小,而且斷斷續續,他身後大部分學生基本沒聽清楚新聞的具體內容。看得出來,他是緊張了。


我沒有打斷他,而是等他讀完後要求他再讀一遍。第二次他就讀得好多了,不但通順,而且聲音也大了不少,大家都聽清楚了。


我帶頭為他鼓掌,然後說:“謝謝柳朋的主動朗讀!其實面對全班這麼多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能會緊張,這是很正常的。只要平時經常訓練,就能逐漸克服。柳朋知難而上,第二遍就進步很多,值得大家借鑑和讚賞!要是他再讀第三遍,肯定比第一遍更好!只是課堂時間有限,以後我們要把這個‘訓練’放在課外進行,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要吃得了苦,功夫自然成。”


最後,在我的鼓勵下,葉嘉又把那則新聞讀了一遍,而另外兩位學生也很樂意地讀了自己的新聞。這三位學生都讀得流暢清楚,因為他們早已在這期間暗暗地默讀熟了。


這節課雖然只聽了四則新聞,但過程一波三折,倒是因此讓我有了“擺事實講道理”的機會,使我的“說教”不會紙上談兵、空口無憑,而是隨機而發、落到實處,也算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課後,柳朋跟隨著我走出教室,很開心地對我說:“老師,柳曉輝你知道吧,我是她弟弟耶!”


“哦,柳曉輝?我有印象,她小學六年級時語文是我教的。原來你們是姐弟呀,真是湊巧了。她現在在哪兒讀?”


“她在錢庫讀高一呢!”


“怎麼會跑那邊去?”


“她讀初中時學習差了,中考沒考上,只能去那邊私立學校讀了。”


“她小學時成績還行,不過小學比較簡單,初中要學的科目多了,程度也深了,你現在感覺到了吧?”


“是啊,一到初中就多了好幾門課,每天都要做很多作業。我現在就要更努力了,不然到時考不上高中了!”


“對,功夫靠平時,努力要趁早!”我們邊走邊聊,我有意問他:“老師來初中上課後,發現大多數同學都不喜歡舉手回答問題,為什麼呢?”


“嘿,這個呀,呵呵——”柳朋不由笑了起來,“膽小、怕羞吧,也是怕自己說錯了,所以都不敢說了!起先這節課上老師很會鼓勵人,葉嘉都不敢讀了,你都沒批評,還謝謝她,你說的話讓有些同學忍不住鼓起掌來。我感覺氣氛很好,就情不自禁地舉手了!”


我調侃道:“原來這樣,我還以為你們怕我呢!”


“不會呀,老師你不兇,蠻溫和的。大概是我們到了什麼青春期吧,就是會不好意思起來,感覺害羞的!不過,這次你讓我們蒐集新聞,除了報紙可以直接剪下來,其他的都必須用筆去記錄,比較麻煩,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去做了。可是,報紙沒有一個同學家裡有訂,所以很難找啊!我們四位有準備的,都是從鄰居或其他地方隨便找來的。”


“你分析得有道理!事先老師也有考慮過你說的問題,只是想嘗試一下,讓多數同學能夠從現實中感受新聞報道的真實模樣。還好,有你們四位同學的彙報,結果還算比較符合我的心意呀!”


“老師,你還是挺和氣的,要是換成其他老師,看到只有幾位同學有準備作業,肯定很生氣了……”


“哈哈,那你覺得生氣會有用嗎?”我笑道。


“沒啥用,去年有些同學就不想讀了,更不用說做作業了!”柳朋陪我走到了辦公室門口,向我搖了一下手,“老師再見,我去操場玩了!”


這些天我也發現,初中生和小學生不大一樣,有一大部分變得內斂、羞澀、不敢說話,尤其是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包括班長趙倩倩,容易拘謹、臉紅。不過,也有個別的特別外向大膽、豪爽自信,比如坐在教室前排左右兩邊的章美堂和陳勇就是如此,只要他們有準備,經常會舉手回答問題或朗讀課文,聲音響亮,神情自若,一副無拘無束的姿態,而且幽默風趣,喜歡談笑。我也時不時地叫他們回答問題,他們也很能配合,基本上有叫必答,哪怕回答錯了,也不會在意,還會順勢自我解嘲。這倆人成了我上課時的左膀右臂。


【2】這次作業,竟然只有四位學生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