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己從人就是讓你不要太過於較真

舍:棄;從:順。放棄自己的意見,服從眾人的主張。

捨己從人出自《書·大禹謨》,孟子認為舜是一個比禹更偉大的人,他能夠捨棄自己的意見來服從他人。

捨己從人就是讓你不要太過於較真

舜,他做過農民、陶工、漁夫,很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來提高自己。

捨己從人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好像是沒有主見,我們認為一個人的觀點只要是對的,我們就必須去堅持。

但是在太極上有這麼一句話,“捨己從人才能我順人背”。簡單點來說就是,別人一拳朝我打來,我順著他的勁來打他,他向我撲過來我不止不阻攔他,我還讓開一塊地讓他撲,要不行我再拉他一把。

其實捨己從人的意思遠遠不是借力打力,取長補短這麼簡單,他更重要的意義是讓我們學會“自保”。不要鑽牛角尖,不要偏執,不要執拗。

捨己從人就是讓你不要太過於較真

在職場上老闆說是你是錯的,你非得說你是對的,在這裡跟他爭吵半天最後吃虧的還是你,你的同事知道他自己是錯的,為了臺階下跟你在這爭吵半天,其實他知道自己是錯的,你跟他爭來爭去其實就是兩敗俱傷,因為有些堅持根本就沒有意義。

和女朋友爭對錯,架吵贏了情沒了,和老闆爭高低,道理講明白了工作丟了,和傻子講道理,白耗時間和力氣。學會捨棄自己的堅持,放過別人才能成全自己。

兩個人打架,你被對方擒拿了,你不順著對方來,和對方在哪裡撕扯你的關節就會拉上,你順著他來,捨棄這個胳膊直接給他一腳,他自然會放開你這個胳膊。

捨己從人就是讓你不要太過於較真

捨己從人,不是沒有自己的原則,也不是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他是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不受傷就要放棄那些無所謂的堅持,捨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另外一些東西。

學會舍的藝術,他會讓你得到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