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餘條!他洩露了我們的信息

剛買了房

裝修公司的電話就來了

剛給孩子辦了入學手續

教育機構的電話接踵而至

騷擾電話 不勝其煩

洩露信息 必須嚴懲


12000餘條!他洩露了我們的信息


號碼定位找人、身份信息查詢,這些在孫鈺(化名)看來都是小case。他開發的“永途反欺詐”app,能夠輕鬆實現這些功能。


2017年10月開始,孫鈺陸續購買未經本人授權的手機號碼位置信息、個人身份證信息等,集成到自己開發的“永途反欺詐”app,在微信群和各大社交媒體上進行大肆宣傳。


12000餘條!他洩露了我們的信息

會員註冊交費充值後,可獲取個人手機定位信息,身份證照片以及銀行卡信息等。截止2018年4月,孫鈺收取註冊會員充值16578.29元,累計提供個人信息查詢一萬兩千餘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孫鈺的違法行為被淄博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的民警發現了。


公民個人信息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桓臺縣檢察院以孫鈺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依法向桓臺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12000餘條!他洩露了我們的信息


經開庭審理,法院判決孫鈺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沒收手機兩部、筆記本電腦一臺,以及違法所得16 578.29元。孫鈺觸及法律紅線,自食犯罪苦果。


12000餘條!他洩露了我們的信息

案件承辦檢察官嶽洋在審閱卷宗


桓臺縣檢察院員額檢察官嶽洋提醒大家,工作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將電話號碼、身份信息等隨意洩露給他人,提高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



12000餘條!他洩露了我們的信息

12000餘條!他洩露了我們的信息

12000餘條!他洩露了我們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