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66年: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聊話今古,繼續按照年代聊歷史,該說公元前766年了,在這個春秋亂世還沒有正式開始的時間段裡,一切看似波瀾不驚,但在這個諸侯積蓄力量的時代,老樂正好可以藉機多介紹一些重要諸侯國的來龍去脈,以便在今後發生重要事件的時候,可以對一些特殊的背景和原因,有一個相對完整的瞭解。比如,在這一年中,春秋時代比較重要的兩個國家,他們的國君先後離世了,而對於這兩人給春秋乃至後世帶來的影響力,可以用“永垂不朽”來形容。

01.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

關於秦襄公,老樂已經介紹過多次了,他在歷史上最重要的功績,就是讓秦國得到了諸侯的名分,給幾百年後的大秦一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宏觀的角度上看,秦襄公的影響深遠,但是在細節上,秦襄公的創業史,又處處透著艱辛與血汗,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拿到周天子的授權,秦襄公可以隨便攻佔無主之地,但所謂的無主,只不過是相對於周王朝的統治權限,事實上,在廣袤的西北大地,有著無數的遊牧民族,難道他們會甘心讓秦國佔領自己的家園嗎?

公元前766年: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由此帶來的最直接利益衝突是,岐山之地已經被周平王批給秦襄公當“宅基地”了,對於秦國來說,這片讓西周興起的舊地,由原來的主人給予自己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但在當時,那裡卻是戎狄放牧的樂土,這就意味著秦國只拿到了“期房”,而且是除了規劃和所有權外,連設計圖紙都沒有的期房,遑論使用權。所以秦襄公在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67年祭奠了少昊金天氏,認祖歸宗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兵要奪回岐山,這麼幹在道義上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更可以讓大多數人,有動力替祖先奪回他們應有的廟堂,為白帝供奉更多的香火,得到先祖真正的庇護,要不然憑什麼讓“老秦人”給這些貴族賣命呢?

公元前766年: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可問題是,秦國比起戎狄部落來說,不僅人手不足,更加沒有這些馬背上的對手英勇善戰,所以秦襄公在道義層面做足了準備後,即使率兵成功打下岐山一帶,最終卻沒有力量守得住這裡,只能退回到自己的西垂老家,也就是他的祖先非子,建立起來的“秦嬴”之地。擁有期房,卻不能變現,拿不到“鑰匙”的秦襄公當然不甘心,然而,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在他急火攻心,又實力不濟的情況下,只能在公元前766年,亡於再次西征的途中,長眠於西垂之地。因此,說秦襄公“永垂”,既有肯定他歷史功績的一面,也有字面意義上的,永遠埋在西垂的意思。

02.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接下來說宋國,這個來頭不小的諸侯國家,在整個東周時代,無論是春秋還是戰國,都有著無法忽視的影響力,公認的春秋五霸有他們一號,而在所謂的戰國七雄中,儘管宋國無法列入,可是他們卻實實在在地立足於那個亂世很久。當然,對於後人來說,宋國留給我們更多的印象是滑稽,甚至有些愚蠢,比如上有妄想靠仁義稱霸的宋襄公,下有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這些經典成語故事的主人公,堪稱兩千多年前“搞笑擔當”的宋國,基本成為了當時的段子手們最重要的素材庫。但誰也不能否認的是,宋國堪稱周王朝的“第一貴族”,這個國家純真的血統,輝煌的歷史,都有讓他們有資格自以為是,擁有與生俱來的優越感。

公元前766年: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因為宋國的開國國君名叫微子啟(到了漢朝,因為漢景帝叫劉啟,所以為了避諱,微子啟在當時被稱為“微子開”),他是商紂王的哥哥。換句話說,西周建立的事業,本來就是他們姬姓貴族從人家子姓貴族手裡搶來的,而子姓建立的商朝,究竟是吞併了姒姓家裡的夏朝,還是說這兩個國家本來就是並列關係,最終出現了優勝劣汰的情況,始終沒有定論。通俗點說,商朝有沒有從夏朝手裡奪走天下,不好說;但周朝從商朝手中搶來了江山,是事實。同樣,商朝有沒有給夏朝的後人留一塊土地,用以延續大禹的香火不好說;但周朝卻給商朝子孫留下了家產,作為祭祀商湯的宗廟,是事實。

公元前766年: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周王室這麼幹的目的無非是兩點:第一,證明自己的仁義,奪取商朝江山是迫不得已,因為紂王實在不像話,但是對商湯他們是永遠敬仰的。第二,既然佔據了殷商臣民的舊宅,那就必須給人家安置一個拆遷後的新家。所以,在西周建立之初,帝辛(也就是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順理成章地被封為了諸侯,這看似是周王室送給了殷商遺民一份巨大的人情。可是,武庚祿父不這麼想——是你們周王室搶了我的祖業,回頭不能100%物歸原主,還要我領情?他當然不甘心,巧的是,由於周武王英年早逝,留下了年幼的周成王無法管理這個新打下來的江山,所以武王的四弟,成王的四叔周公旦擔任起了管理國家的重任。儘管周公旦兢兢業業,但是在武王的其他弟弟們看來,“老四”就是大權獨攬,特別是在兄弟中排行在三的管叔鮮,作為周公旦的三哥,更是一百個不甘心。

公元前766年: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就這樣,武庚祿父和管叔鮮這兩個不甘心的人在一起,搞出了一場大事情,他們攛掇著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蔡叔度和霍叔處一起發兵,公開反對起了周公旦。之所以是周武王的這三個弟弟起兵,而不是其他人,主要還在於這三位跟武庚祿父走得最近,因為周王朝名義上給了武庚諸侯的身份,可誰都不天真,本來就害怕武庚不服,這才讓王室成員在武庚的周圍建立三個國家,管國、蔡國和霍國,以此來監視武庚,所以管蔡霍史稱為“三監”,但事與願違,這三監在關鍵時刻胳膊肘向外拐,掉炮往裡打,這起歷史事件才被稱為“三監之亂”。但三監面對的敵人是偉大的周公和強大的齊太公(也就是民間傳說的姜子牙),他們想打贏是不可能的,問題是,三監和武庚祿父有罪當誅,殷商的遺民怎麼辦?總不能都殺掉吧?只能給他們換一個領導,再搬一次家。

公元前766年: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在這種情況下,周公選擇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給了他一塊土地,建立宋國,繼續祭祀商湯,管理殷商遺民,並且還給了宋國以公爵的至尊地位,要知道,周朝諸侯一共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像是周公和齊太公這樣的功勳大國,也不過是侯爵,可見能夠成為公爵的諸侯,意味著何等尊崇?再加上微子啟為人賢良,也不惹事,宋國得以平穩地發展了數百年,但經歷了這麼多變故後,血統純正,地位高貴的宋國人,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周王室的貴客”。周王室又領銜給他們面子,諸侯更不敢輕易去招惹,他們自己也就可以安心生活,甚至過著“悶聲發大財”的日子。

公元前766年: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宋國不主動惹事,就是對周王朝最大的貢獻,所以在周幽王被殺,周平王東遷的一系列過程中,宋國不參與,不賣好已經算盡到了本分。估計當時沒人要求他們幹什麼,或者說不敢要求他們,甚至還要變相地拉攏討好他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公元前766年宋國國君去世以後,周平王親自賜給他一個諡號,以此再一次強調了宋國的崇高地位,這位宋國國君就是宋戴公,“戴”是他死後得到的獎賞,宋戴公的兒子也非常領情,最後以“戴”作為了自己的氏,所以說,宋戴公是戴姓的始祖。從這個角度上說,一個人繁衍出了子孫無數的戴姓家族,宋戴公當然是不朽的。

公元前766年: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至於宋戴公的功績,其實更像是當時有為君主的本分之舉,比如減輕賦稅,為了節約糧食控制釀酒,自己少吃幾個菜等,雖然可貴,但沒有證據證明當時沒有其他的君主也這麼幹。因此,老樂個人認為,與其說是宋戴公因為這些功績被周王室尊重,不如說是宋國在當時地位超然,擺出了卓爾不群的姿態,使得急於向天下證明自己的周平王不得不主動向宋國示好,別忘了,當時還有不少諸侯是支持並朝拜周攜王的。

所以,以當時的局勢來看,周平王需要利用宋國凸顯自己的地位。然而,不管怎麼說,能讓周平王主動拉攏的宋國,再憑藉著自身的爵位和血統,也許真有機會成為第一任“霸主”,事實證明,後來參與爭霸宋襄公的確是這麼想的,但宋戴公卻不在乎這些虛名,一心務實管理這自己的國家,比起那位搞笑的後代宋襄公,沒有霸主之名的宋戴公,的確更值得稱頌。

公元前766年:期房未變現,秦襄公永垂,無霸主之名,宋戴公不朽

綜上所述,公元前766年雖然看似沒什麼大事,但是因為秦國和宋國這兩位有作為的君主先後辭世,也足以寫進史冊,以供後人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