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大事年表

武则天(武曌624-705),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并州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死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累谥

则天顺圣皇后。在位时间:684年-705年。

武则天大事年表

嗣圣元年、文明元年、光宅元年(684年)

正月一日,唐中宗即位,改元嗣圣;唐中宗不顾中书令反对,册立妃韦氏为皇后;一个月后,唐中宗被武则天为庐陵王并幽禁,废皇太孙李重照为庶人,流放钦州。武则天该立雍州牧豫王李旦为皇帝,妃刘氏为皇后,立李旦长子永平郡王李成器为皇太子,并改元文明。因告密者授官,告密之风兴起;昆仑商人杀害广州都督路元睿;哈雷彗星出现,长达一个多月。

九月,武则天称制,改元光宅,大赦天下。改东都为神都,更改官名、官员服色;增置右肃政台;立武氏七庙;李勣之孙徐敬业起兵讨武后,被部将所杀,起义失败。宰相裴炎直谏被杀,睿宗即位后,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号忠;左武卫大将军、单于道安抚大使程务挺上书为裴炎喊冤,被武则天诛杀;王皇后堂兄王方冀受裴炎牵连,忧愤而死,时年63岁。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去世,著有《骆宾王文集》《骆临海全集》。薛元超去世,终年62岁,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

垂拱元年(685年)

正月初一,因平定徐敬业之乱,改元垂拱。左相刘仁轨去世,时年84岁,撰有《行年记》;武则天令于朝堂设登闻鼓与肺石,颁布垂拱格式。东突厥攻代州、忻州,中郎将淳于处平出战不利。武则天为广纳人才,令百姓自举。铁勒九姓同罗、仆骨等部反叛,武则天命韦待价率军征讨。广州“獠”起事,被广州都督王果镇压。武则天迁庐陵王李显至房州;以薛怀义为洛阳白马寺主,僧怀义依仗受宠,横行不法;以阿史那元庆(兴昔亡可汗之子)为昆陵都护,袭可汗号,管理五咄陆部。

垂拱二年(686年)

武则天下诏复政于唐睿宗,唐睿宗不敢接受,武则天随即恢复称制。吴国公李孝逸被武承嗣诬陷,降为施州刺史。武则天命铸铜匦,接受言事和诉冤者。武则天重用酷吏来俊臣、万国俊等人撰《罗织经》,专门陷害无辜。唐朝第三次废除安西四镇,派兵接应撤出安西四镇驻守将士,以继往绝可汗子斛瑟罗袭可汗,统率五弩失毕部落。武则天颁布《兆人本业》,狄仁杰入朝为官。

武则天大事年表

垂拱三年(687年)

东突厥骨咄禄袭扰唐朝昌平;岭南俚户杀安南都护府都督刘延佑;虢州人杨初成诈称郎将,矫制迎庐陵王复辟被杀。李神通之子李孝逸去世;王守慎辞官为僧;蒋俨去世,时年78岁;唐朝罢御史监军;宰相刘韦之劝武则天归政,被赐死;孙过庭著称书法理论著作《书谱》。中印度日照法师圆寂,时年75岁,葬于龙门。

垂拱四年(688年)

武承嗣凿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献给武则天,谎称在洛水中发现;武则天命名其为“宝图”,加尊号称“圣母神皇”。狄仁杰任江南道巡抚大使,毁吴楚淫祠一千七百余所。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起兵反武失败。其父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失败自杀;诸多亲王、公主及宰相骞味道等牵连被杀。命薛怀义造明堂,号“万象神宫”,薛怀义因此封为梁国公。

永昌元年、载初元年(689年)

正月初一,武则天大享万象神宫(明堂),改元永昌;陈子昂上疏言当今为政之要;武则天继续杀害宗室、王公多人;内史张光辅等被诬在越王贞反时“阴怀两端”被杀;秋官尚书张楚金、凤阁侍郎元万顷、洛阳令魏元忠等被诬与徐敬业通谋,临刑前免死流岭南;周兴诬宰相委玄同、大将黑齿常之谋反,皆被杀死。

武则天大事年表

同年,右相韦待价征讨吐蕃,在弓月城寅识迦河大败,被除名流放;薛怀义攻突厥。改用周正,以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明年正月为一月;颁行宗秦客所造十二个新字,太后名照;宰相韦思谦去世,赠幽州都督;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去世,有《卢升之集》、《幽忧子集》等。

载初二年、天授元年(690年)

武则天亲自策问贡士,殿试由此开始;武则天继续杀害宗室和大臣多人,李贤二子(太也被鞭杀;告密者与日增多,朝中人人自危;僧人法明造《大云经》,武则天太后命将该书颁行天下。同年九月,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称圣神皇帝,改元天授,以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封武氏诸王,立武氏七庙;西突厥连年遭东突厥侵掠,散亡将尽。斛瑟罗率余众入居内地,改号竭忠事产可汗。

天授二年(691年)

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谏酷吏专横事,武则天不予理会;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绩以罪被杀;周兴被告发与丘神绩通谋,流放岭南途中被仇家所杀;酷吏索元礼被诛杀;升佛教于道教之上;鸾台侍郎、同平章傅游艺梦游登殿,被人告发下狱自杀;徙关内数十万户于洛阳;幽禁李氏诸王;王庆之等人奏请改立武承嗣为太子被杖杀;岑文本之侄岑长倩,遭诬告谋反,被杀。

武则天大事年表

同年,东突厥颉跌利施可汗阿史那骨咄禄去世,其弟默啜继;于阗王毗沙都督府都督尉迟伏阇雄去世,武则天封其子尉迟瑕为于阗王;宰相、欧阳询之子欧阳通被杀,时年66岁,著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等。

天授三年、如意元年、长寿元年(692年)

武则天欲以禄位收天下人心,始置试官(试用之官);狄仁杰等被来俊臣诬下狱,泉献诚冤死;四月初一日食,大赦天下,改元如意;禁天下屠杀及捕鱼虾,江淮饥荒饿死者甚多;吐蕃党项羌内附;因告密者过多,武则天令严查告密虚实;武承嗣被罢相;重阳节,武则天因齿落而更生,改元长寿;武则天以老家并州为北都;追封周公为褒德王,孔子为隆道公;第四次置安西四镇;令宰相撰《时政记》。

长寿二年(693年)

竺御史徐有功持法平允,以“按狱多失出”罪状除名;酷吏万国俊等大杀各道流放人员;停止举人学习《老子》,改习武则天所撰《臣轨》;武则天加尊号金轮圣神皇帝;皇嗣李旦(即睿宗)数遭诬谤,几罹大祸。

同年,新罗王金政明去世,册立其子理洪为新罗王,令袭父辅国大将军,行豹韬卫大将军、鸡林州都督;室韦部谋反,被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镇压;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去世,有《盈川集》传世。

武则天大事年表

长寿三年、延载元年(694年)

西突厥拥立阿史那妥子为可汗,与吐蕃联合攻武周,武则天令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等人率军镇压;默啜自立为东突厥可汗,武则天以薛怀义率军讨伐;五月,武承嗣等二万六千余人请武则天上尊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延载;永昌“蛮”内附;武三思帅四夷酋长请铸铜铁为天枢,立于洛阳皇城端门,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酷吏王弘义被杖死;岭南“獠”起事,僧尼改隶祠部;摩尼教传入中国。

证圣元年、天册万岁元年、万岁登封元年(695年)

正月初一,武则天加尊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证圣;明堂、天堂、大像被薛怀义焚毁后重建,不久薛怀义被杀;韦什方与河内老尼等以妖妄惑众,事情败露自杀;宰相周允元;重阳节,武则天加号天册金轮大圣皇帝,改元天册万岁。突厥默啜被王孝杰大军击败请降,授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灵隐禅师与阴祖等造莫高窟北大像。腊月,武则天登封禅嵩山,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

武则天大事年表

万岁登封元年、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三月中旬,洛阳新明堂建成,命名通天宫,改元万岁通天;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被突厥默啜击拜,加授默啜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刘思礼案结,族诛朝士三十六家;张易之、张宗昌入侍武则天;启用徐有功为御史。

万岁通天二年、神功元年(697年)

新铸九鼎成;酷吏来臣俊伏诛,李昭德被冤杀;王孝杰起复,率军平定契丹之叛;突厥默啜国势益强。昆明入唐朝贡;重阳节,武则天大享通天宫,大赦天下,改元神功;始置员外官;改正月为闰十月;狄仁杰、魏元忠再得起用。

圣历元年(698年)

正月(687年十一月)武则天大享通天宫,大赦天下,改元圣历;狄仁杰力谏阻止武承嗣、武三思求为太子;突厥默啜欲以女嫁李氏,被拒绝后,大肆入侵唐朝;庐陵王李显复为皇太子;狄仁杰安抚河北;李怀让重修莫高窟;苏味道出任宰相被称为摸棱宰相;蜀州刺史张柬之请废姚州被拒。同年,颁布《光宅历》;武承嗣抑郁而死。

圣历二年(699年)

以皇嗣(睿宗李旦)为相王(698年十一月),赐太子姓武氏。韦嗣立奏请令王公以下子弟入国学,不许从其他途径仕进,武则天未允;吐蕃论钦陵与赞普内讧,兵败自杀,其弟论赞婆降唐。突厥默啜以弟咄悉匐为左厢察,骨笃禄子默矩为右厢察,以子匐俱为小可汗,别号拓西可汗。同年,文昌左相王及善去世,时年81岁,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天兵军大总管娄师德去世,终年70岁,追赠凉州都督,谥号贞;渤海靺鞨大祚荣建国。

武则天大事年表

圣历三年、久视元年(700年)

宰相吉顼被贬为安固尉;宰相陆元方只大事被贬为司礼卿;以西突厥继往绝可汗斛瑟罗镇碎叶;以吐谷浑宣超为乌地也拔勤忠可汗;五月,武则天吃“长生不老”药,病愈,大赦天下,改元久视;改控鹤监为奉宸府,仍旧由张易之统领;姓薛者皆注官;以契丹大将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封燕国公,赐姓武氏。

唐将休璟在洪源谷大败吐蕃;狄仁杰谏止武则天铸造大佛;西突厥阿悉吉薄露叛;狄仁杰去世,时年71岁,赠文昌右相;睿宗时,追封梁国公,有《狄梁公集》;十月十日,改夏历,以正月为十一月,以一月为正月;突厥掠陇右诸监马;复开屠禁,新开德州马颊河。

久视二年、大足元年、长安元年(701年)

正月初三,因成州(甘肃成县)出现佛迹,改元大足;以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元振增筑城堡,屯田,因此吐蕃、突厥兵不敢再到城下;同年,诗仙李白生于碎叶,其先世于隋末迁西域;《三教珠英》撰成。

长安二年(702年)

初设武举;突厥默啜入侵盐、夏、忻、并诸州被击退;苏安恒投匦再请武后退位,被拒绝;张昌宗进封邺国公;停止追究扬州及豫、博叛案;吐蕃一边求和,一边进攻茂州;平反来俊臣造成的冤狱;设置北庭都护府招抚十姓。同年,宰相顾琮去世;徐有功去世,时年62岁,谥忠正;藏书家王方庆去世,赠兖州都督、吏部尚书,谥号为贞。文学家、诗人陈子昂去世,时年42岁。作有《感遇》《陈拾遗集》。

武则天大事年表

长安三年(703年)

吐蕃求婚;改文昌台为中台;新罗孝昭王金理洪卒,武则天册封其弟金隆基为新罗王(即圣德王),突厥默啜请联姻;唐休璟熟习边事,升任宰相;宰相魏元忠被贬为高要尉;裴怀古抚定桂林始安獠;吐蕃南境属国泥婆罗门等皆叛,赞普器弩悉弄自往征讨,死于于军中。

长安四年(704年)

以阿史那怀道为西突厥十姓可汗;毁三阳宫,以其材料改作兴泰宫于寿安县万安山。选中央官分刺大州;张廷珪谏阻铸造大佛像杨再思升任宰相,谄媚二张;武则天好改仇家姓名,突厥叱列元崇反叛,因宰相姚元崇与其同名,命其以字行(即不用名而用字)即姚元之;姚元之推荐80岁的张柬之为宰相;武则天用人唯才,不问家世;暂停大足元年以来新置官位;群臣告二张谋反,二张被贬职。同年,实叉难陀译成《大乘入楞伽经》。

神龙元年(705年)

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思乘机拥太子复辟,恢复大唐国号,诛杀张宗昌、张易之;武则天移居上阳宫,唐中宗上武则天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立妃韦氏为皇后,韦皇后联合武三思、上官婉儿干政;谯王李重福被贬均州刺史;大封复辟五功臣为王,贬武氏诸将爵位;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

武则天大事年表

同年,武则天驾崩于洛阳上阳宫,享年81岁,遗照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葬于乾陵;粟特国昭武九姓遣使入唐;诏诸州置中兴寺观,不久改为龙兴寺;令贡举停习《臣轨》仍习《老子》;文章四友之一苏味道去世,时年56岁,文章四友之一崔融去世,时年53岁,追赠为卫州刺史,谥号文。

武则天善于治国、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为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违反传统的礼教招纳男宠,屡兴冤狱,残害李唐子孙,为世人所不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