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漢唐古典舞,你知道嗎?

漢唐古典舞是以中國古代文明史中最輝煌的漢、唐精神和藝術氣質為審美主幹,以漢、唐為代表的樂舞文化傳統和明、清以來發展成熟的戲曲舞蹈形式為支點,而創建的中國古典舞學派。它是一種全新的中國舞蹈流派。

何為漢唐古典舞,你知道嗎?

中國古典舞學派創始人孫穎教授是當前中國舞蹈界唯一的,以76歲高齡戰鬥在教學第一線的藝術家。他以年輕人敬仰的風範投入創作,編織著精美別緻的古典舞作品;他以忘我的精神奮筆疾書,寫作呼籲“弘揚民族傳統”“不能捧著金碗,向洋人乞討”。

經過五年的時間證明:這是一套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格鮮明的真正的中國古典舞體系。

何為漢唐古典舞,你知道嗎?

這門教學課程的形成,經歷了半個世紀。是從理論研究入手,經過劇目創作實踐,而後才行成的大學本科舞蹈教育的一門主幹課程。是針對已成主流,只取京戲、崑曲中的戲曲舞蹈與芭蕾相結合的古典舞,在五十年實踐中難以解決的民族風格問題和民族舞蹈技能、技術與民族傳統文化這兩者的關係問題,另闢蹊徑,開創的中國古典舞民族之路。

就像孫穎老師所說,舞蹈是一門源遠流長的藝術,蘊含了中國獨特的歷史韻味,而不是單純的一種技能。我們在學習舞蹈的同時,要體會舞蹈其中的民族和文化深意,舉手投足之間要讓別人感受到這跳的不是舞蹈,而是將文化、民族最絢麗多彩的地方直面展現給觀眾眼前,傳播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沉澱下來的優秀文化。

同時中國古典舞必須堅持民族審美的一元化,不能與西方的芭蕾舞、現代舞搞“結合”,藝術形式的多元化、審美觀念的多元化勢必淹沒中國、丟失中國,因此,這門基訓課是以漢、唐和不只限於京戲、崑曲的戲曲舞蹈作為支點,花了幾十年功夫、研究史籍文獻和文物中的舞蹈形象資料,並以民族學、社會學、宗教學、哲學、禮法、習俗等社會科學作為文化解碼,激活豐富的文物資源,破解古典舞蹈發展、演變的歷史,並通過與相鄰藝術審美共性的印證,是在自己的文化母體內,不依借、不搬套外來藝術所形成的中國古典舞基訓課。這門課強調了形式的民族審美特色,強調了體現審美的文化內涵和優秀的古典精神,強調了專業技術、技能的文化屬性,強調了形、神、意象的統一和一元化發展,同時,也強調了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歷史批判繼承的態度。

何為漢唐古典舞,你知道嗎?

中國古典舞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漢唐時期就有著其獨特的魅力,不同於其他舞種,它是一種非常中國化的舞蹈,有著獨特的中國文化特色,這是其魅力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