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把李善长视为“萧何”,但最终被灭族,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朱元璋一直把同乡李善长视为“萧何”,平定天下之后,更是把李善长列为第一功臣,被封为中书省左丞相,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却越来越讨厌这个耄耋之年的老头子,这是为何呢?

朱元璋把李善长视为“萧何”,但最终被灭族,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李善长侵犯了皇权

李善长确实有才,他多谋善断,敢于担当,对创业阶段的朱元璋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朱元璋建国后,天下太平之时,朱元璋已经不用忙于战事,可以专心做之前李善长做的事了,这时李善长的优点就会变成缺点,变相地侵犯了皇权。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强势且疑心非常重的皇帝,可能是由于少年时的家庭情况,导致朱元璋的自尊心非常强,当他走上至高无上的权力巅峰时,自尊心也到了极点,他绝对不会允许任何有可能让他家族再次回到他童年遭遇的情况出现,李善长作为有知识、有谋略的丞相,朱元璋担心自己得之不易的皇权被李善长分走,甚至担心李善长的相权直接威胁到皇权,所以不是朱元璋讨厌李善长,而是讨厌李善长的位置、权利。

2.李善长拥有权力之后变得贪得无厌,培植党羽


朱元璋把李善长视为“萧何”,但最终被灭族,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李善长有本事不假,但是其居功自傲、贪得无厌、培植党羽也是实际情况,胡惟庸从一个小小的知县,搭上李善长这棵大树后,一下子被擢升为京官太常寺少卿,胡惟庸给了李善长多少好处不得而知,但是在《明太祖实录》却有官方记录,说胡惟庸送了三百两黄金给李善长表示感谢。

(胡)惟庸以黄金三百两谢之”

另外李善长已经与朱元璋结为亲家了,只要不犯错误基本可以保证其后代的荣华富贵了,但是李善长仍然不知足,还让其侄子娶了胡惟庸的侄女,来拴住胡惟庸,以保证李氏家族富贵永不消亡。

胡惟庸谋反一案爆发之后,作为胡惟庸的领路人、推荐者,朱元璋看在之前的功劳上还是选择放他一马,但是他仍然不知低调行事,贪婪的本性再次暴露,居然去找汤和借士兵来帮他修盖府邸,终于被朱元璋抓住了把柄。

朱元璋把李善长视为“萧何”,但最终被灭族,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3.李善长太过霸道,树敌无数

李善长为人处世一直以“外宽和,内多忮刻”著称,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微侵犯了他的权限,他立即找机会奏请朱元璋罢免了他们的官职,如果说这两个人地位较低的话,他居然连御史中丞刘伯温都不放过。仅仅是因为刘伯温与其政见不同,都破口大骂,毫不留情,还不止一次的上奏朱元璋加以罢黜,李善长可以说该得罪的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也得罪了,久而久之,变成个真正的孤臣。被他得罪的人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这些人抓住机会再朱元璋面前弹劾李善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给朱元璋留下了李善长霸道、专横、一手遮天。

4.共患难易,共享福难

自古就有共患难易,共享福难的说法,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之所以流传千古肯定是有其道理的,看看范蠡、再看看韩信,所谓苍天放过谁,被称之为第一功劳且位于权力中心仅次于皇帝的宰相兼淮右集团核心人物李善长自然就成为权力斗争的主角。

朱元璋把李善长视为“萧何”,但最终被灭族,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综上,由于朱元璋已经从创业逐渐过渡到守业,明朝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作为左丞相的李善长可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没有看清形势的转变,导致其心态并未作出调整,依然是哪个创业阶段的心态,给了朱元璋认为皇权被相权侵夺的认为,一次两次,尚可宽容,但一旦次数多了,就难以容忍了。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会越来越讨厌这个和他一起创业的同乡,最终直接诛灭李善长一族,废除宰相制度,保证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