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讨论」让总公司理赔主管,去管理一家分公司的理赔部,会带来哪些变化?

「话题讨论」让总公司理赔主管,去管理一家分公司的理赔部,会带来哪些变化?

A6工作室魏然

话题讨论

10月21日,银保监会下发有关财险公司产品监管征求意见稿。如果分公司还想进一步提升理赔队伍的能力,将如何去做?

「话题讨论」让总公司理赔主管,去管理一家分公司的理赔部,会带来哪些变化?

车险条款备案制,意味着这各家保险公司在车险产品的创新枷锁进一步松动。车险作为财产保险主力险种,监管能给与多大的创新空间还不好说,但是保险公司应该未雨绸缪,现在就做好创新的准备。

如果有一天,各家的车险条款不再长一个模样,各家有各家的特色,各家有各家的专长,那么对于提供后续理赔保障的理赔队伍,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这几年,我一直一个实践者的角色,力图从保险理赔科技和理赔人员技能提升两个方面找到提升保险公司理赔能力的办法。走过很多省份,也与很多保险公司频繁沟通活动,研发和推荐过多种给车险理赔赋能的科技产品。看到了不同保险公司在保险理赔管理理念的差别,也看到不同保险公司在理赔系统、技术装备、人员技能的差异。如果拆分成不同板块,横向比较一下,各家保险公司理赔水平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但是纵向比较,就最终客户感受的到理赔结果来说,差异反而不明显了。毕竟,是6秒钟拿到赔款,还是60分钟拿到赔款对于出险客户来说,只要钱不少,这个差异不会有多大影响。作为出险后的车险理赔客户,关注的还是赔款是否足额,其次是服务是否及时,是否人性化。目前的车辆理赔,除了平安的“信任赔”模式之外,还是沿用传统的理赔流程,客户报案——查勘定损——理算核赔,各家理赔人员已经做到熟门熟路,只要模式不变,总是能够胜任的。

现在给你一个命题作为——如果分公司还想进一步提升理赔队伍的能力,将如何去做?

这个题目很讨厌,分公司层级是不太可能从系统更新和产品创新创新角度去发散,权限问题直接给你锁死了。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只能从考核指标、人员管理、技能提升几个角度去思考。我想到一个点,抛砖引玉一下先。 如果让总公司理赔部的主管们,放下身段,去管理一家分公司的理赔部,会来哪些变化?

能够做到总公司理赔部门的主管,肯定是理赔条线的精英,具备绝对的理赔管理经验和技能储备。让总部的理赔精英们,降维到二级机构,而且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降维,而是全部的理赔管理条线降维,车物、人伤、诉讼、配件、反欺诈的总部精英统统降下来,会不会起到一个治大国如烹小鲜效果呢?时间不用太长,三个月到半年,能不能让一家分公司理赔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

如果实验结果能提升理赔水平,说明分公司从人角度去入手,找到合适的人才,找到最佳的理赔管理方法,还是可以提升理赔水平的。如果不能,那只能继续寻找其他解决之道。

这个实验还没有做,我想先试试看。

这个实验还没有做,大家对这个实验预期是如何的?请用留言的方式参加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