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


定風波 三月七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最近在讀林清玄的書,有一個章節是說林先生在讀到這首詞時是吃了一驚,我也是。
蘇軾的這首詞,我以前聽過,沒有深思,經林先生一解讀,我也被驚到了。想我已是過不惑之年之人,竟然如此孤陋寡聞,也是自慚。一直以來,都對自己未能去讀高中而忿忿有恨,而又選擇了一個與文字 毫不沾邊的工作碌碌無為,想到幾天後,又要為即將到來的職稱考試,而將自己硬生生淹沒在無盡的婦產科護理中,頭就大了。我怎麼可以過關,怎麼可能勝任?我的神。
還是來讀我的文,心情好時,心情不好時,我需要,我需要用文字來救贖我的生活,安撫我的內心,就象今晚我讀到的這首《三月七》。


想當年的東坡居士是有著怎樣的情懷,灑脫的個性才能寫出如此大氣的文字,“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竹杖芒鞋”真的能“輕勝馬”嗎?有多少人視“竹杖芒鞋”於不屑,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馬”呢?又有多少人不是“怕”得要死呢?這種笑傲人生的輕鬆與豪邁,讀來讓人曠達超逸又耳目一新,但又有幾人能真到達呢。想當年,蘇大人也是官場失意,在面對風雨與人生磨難之際仍能處變不驚,泰然若定,實在讓人敬佩。

“一蓑煙雨任平生”,真的夠了,就這一身蓑衣吧,任它一生煙雨吹。算來我與蘇大人隔著幾百年,幾個朝代,而人類的進步,時代的優化,也並沒有讓我們先進多少,頓悟多少。“一蓑煙雨任平生”仍然是多少人追求而無法迄及的無奈境界。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回頭看看自己一路走來的方向,不管是泥濘還是斜陽,都無所謂了,風雨也罷,晴空也罷,我自歸去。
一晚上,我竟愛不能釋卷,反覆吟誦,想這等好詩句,我竟錯過了上半生,好在有幸遇見,今日得讀,受益終生。
領教了古詩詞的美好,同時,也為我們的人生指明瞭方向,撐開了一把傘,生活中遇到點苦難算什麼?保持你“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才能得嘗雲淡風清,坐看雲起的萬種風情。


“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等瀟灑開脫,我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