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辣的呂后因為三個原因必須治好韓信的”不服“

劉邦打敗項羽後創建了大漢王朝。作為權勢最大的外姓諸侯王的韓信,也引發了劉邦對他的警惕。於是,劉邦身後的呂后便出場了。那麼,呂后為什麼會衝到前場擒殺韓信呢?估計她是出於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狠辣的呂后因為三個原因必須治好韓信的”不服“

一、殺韓信有助於穩定西漢統治。

西漢初年,中央政權的統治是不大穩定的,一方面有一些項羽的殘餘勢力,另一方面還有不少盤踞一方的大軍閥(異姓王),還有匈奴等外族勢力的侵擾。根據帝王的慣性思維一般都是“攘外必先安內”,要“安內”就必須削弱地方軍閥(異姓王)的勢力。而韓信因為在軍中的威望極高,成為可能動搖西漢政權統治的重要危險,所以呂后擒殺韓信主要是為了保證西漢政權的穩定。狠辣的呂后因為三個原因必須治好韓信的”不服“

二、殺韓信能討好劉邦,穩固自己的地位。

呂雉和劉邦屬於患難夫妻,應該說是有一定感情基礎的,但劉邦得天下後,身邊年輕貌美的女人越來越多,呂后早已色衰少寵,特別是劉邦的新寵戚夫人生下幼子劉如意後,呂后更是感受到地位不穩。既然自己姿色已經不可能重新燃起劉邦的興趣,那就索性幹一些大事,引起劉邦注意和敬佩吧!所以,機緣巧合之下,在劉邦外出征戰的時候,所謂韓信造反的事件成了呂后立威,並討好劉邦的最佳選項,在蕭何的幫助下,韓信意外地死在了這個女人之手。

狠辣的呂后因為三個原因必須治好韓信的”不服“

三、呂后認為韓信不能為自己所用。

韓信因為軍事才能卓越,戰功也極大,所以,與呂后的妹夫樊噲等相處得不好,估計韓信更不可能討好過呂后。所以,在呂后眼裡,韓信能耐再大對自己也沒有什麼作用,根本不能像蕭何一樣對自己和劉邦言聽計從,為自己出力,甚至都不如張良,能在關鍵時刻幫自己出主意請來商山四皓穩固太子地位。因此,當見到有人檢舉韓信謀反,她經多方面考慮,才能毅然決然地下定決心不等劉邦返回就立即處死韓信,可謂決絕,可謂狠毒!

此三點,狠辣的呂后對韓信果斷出手,自大的韓信也只能喊出“我不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