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朱熹《觀書有感》而感

觀書有感

作者/南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欣賞:朱熹《觀書有感》而感
欣賞:朱熹《觀書有感》而感

以前讀書的時候總會把最後兩句寫錯,常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成”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作實沒有想過這詩句的意義,“那”表示具體的一件東西,眼睛看見的變不了的事實,水渠的清澈,它的清澈是有原因的,為什麼?因為水渠的源頭在源源不斷地流出,“為”是因為,是原因。這樣就不會寫錯了。想想還是沒有細心地具體的理解。

所以無論是讀詩,看書,做事都應該細心的去理解去學習,一首詩能成為千古名句,一本書能成為名著,它也不是一寫就能寫出來的,它是需要一句一句地去琢磨,一句一句的打磨出來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