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觀書有感二首》賞析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赏析

觀書有感二首(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赏析

《觀書有感》是朱熹用比喻的手法談觀書感悟的理趣詩。宋詩受禪偈影響,說理者多多。但能把道理說好,又有文學趣味的不多。朱熹這兩首《觀書有感》算是理趣俱佳之作。

朱熹這個人,無論是非對錯,都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大。有一個對聯,上聯是: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於孔子。

梁啟超批評清代依附皇權的程朱派大儒,尊朱甚於尊孔,具體表現為:

寧說周孔錯,不說程朱非。

這些說法,看似奇怪,但都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雖然有陸王派與程朱對抗,但還是朱熹的影響。王陽明早年迷信朱熹,後來反對朱熹自成一宗,最後還免不了撰寫《朱子晚年定論》。

且不說朱熹的學術成就如何,他這兩首《觀書有感》的確是佳作。

第一首以方塘比喻書本(圓者為池,方者為塘),映現萬事萬物。池水清澈,正是因為有源頭活水。這活水,當然是源源不斷的知識。

不過這首詩如果在雲門宗的祖師那裡,只能算不合格,正所謂「從門入者不是家珍」,流進來的水終歸不是自家寶藏。

第二首講得是能量大小和時機的問題。春水方生,大船也變得像羽毛一樣,輕輕地浮了起來;之前水小的時候,白費了許多推移的氣力;水他了,能在水中自在地運行。

鯤鵬扶搖直上,需要憑藉羊角大風的力量;艨艟自在中流,需要憑藉春水的浮力。這是能量大小的問題,也是時機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