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典範,東漢範式張劭(一)——雞黍之約

東漢漢明帝時期,在洛陽太學裡,一位來自山東金鄉縣的範式和河南汝南縣人張劭不期而遇。兩人或許沒有想到,他們的交往故事被人編撰成話本,千古流芳。

範式年長張劭五歲,在近萬讀書人的太學裡,他們結下深厚的友誼,也是冥冥中的緣份。

信義典範,東漢範式張劭(一)——雞黍之約

巧就巧在他們初次相識是在客居的旅店裡,張劭剛到洛陽太學遊學,夜晚洗漱完畢,正要入睡,忽聞隔壁房中傳來陣陣劇烈咳嗽,痛苦的哀息聲。張劭走出房門,詢問店家小二,夥計說:“這人像是染了重病,已在房內哀嚎兩天了,怕將要死了,因怕傳染無人敢接近於他,你還是儘早回房休息吧,休去。”張劭卻說人的生死都是命中註定的,我怎麼能因為害怕傳染而不看他呢?說完推門便走了進去。

看著面黃肌瘦病央央的範式,張劭俯下身去,輕聲說道:“看著你也像遊歷太學的讀書人,君子無憂,我當竭力救你。”接下來幾天裡,張劭請醫煎藥餵食,盡心盡力照顧範式,範式甚是感動,病好了必當厚報的話不知說了多少遍。幾天之後,範式汗出病減,起床能立,範式再三感謝,張劭說你我同在太學遊學,應盡同窗之誼,自不必客氣。

兩人同在太學遊學,互聊過往,感情日益深厚,情同手足,遂結拜為兄弟,範式年長五歲,張劭以弟相稱。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轉眼間兩年已過,一天,張劭對範式說,如今哥哥才學淵博,品行端耀,在太學享有盛名,仕途之路近在眼前,而我外出已經近三年,老母親六旬有餘,更需我在家侍奉,咱們就此別過吧。範式挽留不過,於是備下酒席給張劭送行,酒後離別,範式說道,剛才問過店家,方知今日乃重陽節,弟將回鄉,吾自幼無母,你的母親便是我的母親,自當與你一起侍奉,我許下一諾,隔年重陽之日我定到你家拜望母親和你至親,以表孝心。張劭也滿口應答,兄到之時我必殺雞煮黍,自釀佳酒招待之。有詩云:

手採黃花泛酒後,殷勤先訂隔年期。臨歧不忍輕分別,執手依依各淚垂。

信義典範,東漢範式張劭(一)——雞黍之約

張劭回到家中,侍奉母親,結婚生子,與母閒談中,經常將範式之言掛在嘴邊。張劭提前釀酒,精心養育肥雞,功讀史書,靜待範式到來。光陰迅速,漸近重陽,是日張劭早早起來,灑掃草堂,在屋堂中間設母座,旁列範巨卿位,遍插菊花於瓶中,焚信香於座上。呼弟宰雞炊飯,以便招待巨卿。母親說:“山東至我們這裡,千里之遠,路途迢迢,恐怕巨卿未必能應期而至。等待他來了,再殺雞不遲。”張劭回答道:“巨卿,我瞭解他,他是非常守信之人,必然今日來,怎麼肯擔誤雞黍之約?他進門便見我所許之物,足見我期待已久。如果到時候巨卿來,再宰殺雞煮黍,這就見不到我的深切思念之意。”母親感嘆道:“吾兒之友,必是端士。”於是連忙準備酒食去了。這天,天晴日朗,萬里無雲。張劭整其衣冠,獨立村頭而望,來來回回六七次之多。臨近中午時分,真真看到遠處行來一人,手持禮品,正是範式。兩人走進張家宅院,於堂中拜望母親,見過張劭妻兒,在院外大樹底下土臺之上,早已備下豐盛酒食,張劭與範式開懷暢飲,相訴離別後各自狀況,到了傍晚仍興致未盡。範式在張劭家待了幾天才離去,期間與張劭一起陪伴母親左右,以表孝意,母親不禁感嘆範式乃天下名士等等。

信義典範,東漢範式張劭(一)——雞黍之約

作為一種傳統美德,守信始終在我們的中華大地上傳承著,範式堅定地赴一個兩年之後的約定也展現著言而有信的精神。我們有時也許會因為生活中、工作中的種種瑣事而沒有履行約定。但張劭與範式卻不是這樣,他們在沒有高鐵飛機,沒有互聯網和微信的時代裡,做到了信義的典範,乃至今天仍有學習的意義,因為遵守約定從來就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更多地守信,相互傳達一種信用精神,才能營造一種信用社會。

後記

我本是金鋪人,範式張劭的故事,自幼父親便常常講於我聽,今終於耐下心來,寫之。

範式,字巨卿,東漢山陽郡金鄉(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雞黍鎮)人。東漢名士,曾任郡功曹、荊州刺史、廬江太守等職。範式重友情,講信義。

張劭,字元伯,東漢汝南郡汝州南城(今汝南縣金鋪鎮金鋪村)人。因與範式情同手足,二人被稱為生死之交。

範式的家鄉是金鄉縣雞黍鎮。雞黍鎮歷史悠久,據《金鄉縣誌》記載,雞黍鎮古有"雞黍城","縣西南三十五里,漢功曹範式故宅。式與汝南張劭有雞黍之約,故名"。雞黍在東漢時期稱為範莊,後來為了紀念范張雞黍之約而改名為雞黍。

據《汝南縣誌》、《汝南風土記》等書記載,金鄉鋪原名張莊,為“雞黍約”中張劭的故里。後人在此築雞黍臺,在張宅建二賢祠,因“雞黍約”的另一主角範式為山東金鄉人,張莊又置遞鋪(驛站),遂改張莊為金鄉鋪,以示紀念。金鄉鋪為通上蔡縣孔道,《九域志》“汝陽有金鄉鎮”,金鄉鋪即現在的汝南縣金鋪鎮。明代正統年間在這裡建立了金鄉寺院;清咸豐年間設有“金鄉書院”。

兩個地方同因為雞黍之約而更改名字,以示紀念,這的確也不常見。

範式和張劭的故事準備寫三篇,希望讀者持續關注:汝寧道遠

* 民間故事,東漢範式張劭——千里送鵝毛

* 民間故事,東漢範式張劭——臨終託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