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雲根深處隱古洞,慢挽碧練入龍宮。

一水幽通天地處,萬賓沉醉畫圖中。

瀉玉飛瓊懸泉美,層巒疊峰綠屏雄。

聚水成淵添佳色,更喜胸襟沐金風。

前言

貴州龍宮位於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境內,由龍潭秘境和通漩田園兩大主題片區組成,集溶洞、峽谷、瀑布、峰林、絕壁、溪河、石林、漏斗、暗河等景觀於一體,是喀斯特地貌形態展示最為全面的景區,被譽為“天下喀斯特,盡在龍宮”。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龍門飛瀑

龍門飛瀑是中國最大的岩溶洞穴瀑布,洞高50米,瀑高38米,寬25米。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由天池水傾瀉而成,是典型的喀斯特暗瀑。龍門高懸,形似天窗,流水劈石鑽出噴瀉而下,搗珠噴玉,氣勢磅礴。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醉美水溶洞

一、二進龍宮被譽為全國最長、最美的水溶洞。其中一進龍宮長840米,二進龍宮長400米,由群龍迎賓廳、浮雕壁畫廳、五龍護寶廳、水晶宮、高峽幽谷宮等組成。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洞內景觀粗獷,鍾乳怪誕如刀劈似斧削,潭深水幽、曲折神秘,水幕電影光怪陸離,船行其中恍如“時光隧道”妙趣橫生。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龍宮天池

是中國原子能機構測定的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天池。海拔1170米,長220米,寬約50米,水面面積12500平方米,平均水深約28米。呈橢圓形,四臨刀削絕壁,池周古木林立、遮天蔽日,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下又一自然奇觀。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觀音洞

觀音洞因洞內崖壁上一座50餘米高形似觀音像的石鐘乳而得名,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渾為一體,殿中所供白衣慈母觀音像高12.6米,蓮臺高1.8米,為中國最大的洞中觀音像。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天下名山僧佔多,而天然溶洞寺院實屬罕見,其規模居全國之首。觀音洞主殿洞廳寬闊、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龍宮漩塘

典型喀斯特漏斗地貌,是一個面積達萬餘平方米的圓塘。與通漩短河相連,池水不借風力,日夜不歇,沿塘切線方向順時針旋轉,自塘底天然漏斗潛入暗河又因高差所致,從水竹源分左右流出,形成了“山不轉水轉”和“一水分兩邊”的龍宮奇景。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走進科學》欄目,曾特別就此進行過探秘和報道。

喀斯特地貌

龍宮景區發育在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區——華南喀斯特的中心部位。

方圓18平方千米的核心景區範圍內,星羅棋佈著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餘個,在世界水旱溶洞集群中絕無僅有。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由於在地表廣泛露出大量可溶性的碳酸鹽巖,而且在垂直向上分佈亦佔比很大,區域地質構造複雜,是喀斯特地貌發育最成熟、最集中、最富集、最典型的地帶。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加上龍宮位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的南緣,形成了穿景區而過的諸多河流,河流對高原面的溶蝕侵蝕切割,加劇了高原地勢的起伏,又因“水從山裡來,流到山中去”,形成了通漩河、百步源、如來溪三條中國最短河流。河水清澈透明,翠竹相擁,船在水上走,人在畫中游,彷彿置身人間仙境。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龍字田

佔地面積約8萬餘平方米,被公認為世界最大的植物漢字景觀。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採用兩種農作物套種,按季節區分,春天由油菜花和蠶豆進行套種,秋天由黑糯米和一般水稻進行套種,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宛如一條活靈活現的巨龍從山林間呼嘯而出,現已成為貴州標誌性景點之一。

飛馳環繞山巒中,醉美龍宮在黔西

項目檔案

項目名稱:貴州龍宮景區5A提升打造項目

項目地址:貴州省安順市

打造時間:2015年

設計團隊:新東冠旅遊規劃設計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