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國:鄧艾兵臨成都,各路援軍都在路上,劉禪為何還要投降?

看了無數遍三國,才領悟到人生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大家好我是二呆.每天持續為大家帶來原創內容,分享三國的意義。

劉備歷盡千辛萬苦建立蜀國的基業,諸葛亮也把自己的餘生都獻給了蜀漢的江山。但是在司馬昭展開伐蜀之戰時,劉禪卻輕易舉手投降,把父輩的心血拱手讓給了司馬氏。當時姜維一心要守護國家,各路援軍在聽聞鄧艾逼近成都之時,也紛紛趕回來救援。可劉禪並沒有等待援軍,還是選擇了投降。他為何要這麼做呢?小編認為劉禪此舉並非只是貪生怕死,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再看三國:鄧艾兵臨成都,各路援軍都在路上,劉禪為何還要投降?

首先當時的蜀國已經衰退到一定程度,根本沒有辦法與魏軍抗衡,劉禪自己都失去了抵抗的信心。在夷陵之戰以後,蜀國就開始走下坡路,諸葛亮想能過北伐讓蜀國得以壯大,結果卻接連失利。這麼多年來,蜀地的百姓一直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庫也日漸空虛。諸葛亮去世之後,姜維就接過了他的大旗,當時蜀國的人口不足百萬,還有一部分人已經被徵了兵。每次打仗都需要大量的糧草和軍備物資,老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拖累,整個蜀國都陷入到戰爭的泥潭當中,一日不如一日。

再看三國:鄧艾兵臨成都,各路援軍都在路上,劉禪為何還要投降?

其次,宦官干政導致蜀漢內部陷入混亂當中。黃皓在朝中結黨營私,剷除異己,導致很多忠良遭到迫害。劉禪根本聽不到外界的呼聲,整日處於安逸之中。無論什麼事,都要先經過黃皓才能到達劉禪的耳朵裡。如果是對自己有利的,黃皓就通報劉禪,否則這事就被壓下了!黃皓整天溜虛拍馬,把劉禪哄得團團轉。姜維等忠臣為了免遭迫害,不得不退守到偏僻的地方避禍。劉禪越來越不得人心,朝中大臣都在為自己想後路,哪還有人把國家利益放在心上呢?黃皓隱瞞軍情不報,劉禪這邊並未意識到危機,更沒做任何應對準備。

再看三國:鄧艾兵臨成都,各路援軍都在路上,劉禪為何還要投降?

對於蜀地的百姓來說,他們早就想換個英明的君主了!沒有人願意為劉禪這樣的昏君而戰,如果魏軍的到來可以改變蜀地百姓的現狀,那還真是一件造福於民的事呢!在這種情勢下,蜀軍出現了很多投降者,很多城池都被拱手讓於魏軍,否則鄧艾也不會打得那麼順利。光靠姜維等人的抵抗是無法挽回大局的,人心渙散也是蜀國滅亡的主要原因。作為一國之君,劉禪肯定會有一種無力感,他沒有辦法號令大軍抵抗。無論主帥還是士兵,連點死而後已的精神都沒有,還打什麼仗呢?

再看三國:鄧艾兵臨成都,各路援軍都在路上,劉禪為何還要投降?

當劉禪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時,什麼都來不及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百姓免於遭難,如果開城投降,不但能保全自己,同時也可以避免成都百姓的傷亡。從這個層面來看,劉禪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另外,劉禪想要堅守,他最大的籌碼就是姜維。可姜維在鍾會那裡的狀況並不樂觀,而且司馬昭也趕到了長安,正虎視眈眈的盯著整個戰局。劉禪意識到大勢已去,乾脆就不做無謂的掙扎了!

三國一部很經典的文史作品,不同的年齡去看,總是有不同的領悟。二呆對於三國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每天堅持原創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的關注,下期內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