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國:如果劉禪堅守成都等待支援,姜維能否解救蜀國?

看了無數遍三國,才領悟到人生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大家好我是二呆.每天持續為大家帶來原創內容,分享三國的意義。

蜀國是三國中最後一個崛起的,也是第一個滅亡的。劉備集團披荊斬棘,建立了蜀國的龐大基業,並一步步走向強盛。但是到了劉禪登基之後,蜀國就開始走下坡路。雖然諸葛亮拼盡全力,卻也只能讓劉禪多享幾年清福,終究無法改變蜀國的衰亡之勢。在司馬昭大舉伐蜀之時,只有姜維還懷揣一顆愛國之心,只可惜他的夢想也未能實現。那麼,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劉禪當初堅守成都等待支援,姜維真的能解救蜀國嗎?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再看三國:如果劉禪堅守成都等待支援,姜維能否解救蜀國?

首先就是各國當時的實力與局勢。蜀漢在經歷多年的戰爭以後,國力已經大受損耗。姜維也成了眾人抱怨的對象,連劉禪都對他極為反感。宦官黃皓干政,導致蜀國上下一片腐敗,根基也開始動搖。再來看東吳,孫亮剛剛即位,正是政權不穩之時,激烈的內鬥讓國家陷入危難之中。最後來看魏國,無論內部發生哪些爭鬥,都沒能動搖國家的根基。尤其是司馬氏父子掌權後,國家反倒更加穩定了!這麼多年來,魏國大多都以防禦外侵為主,很少主動出擊。 國家的經濟得到發展,軍事水平也不斷提高,在三國之中的優勢更加明顯。而蜀國現在還仗著地勢險要,完全沒有憂患意識。

再看三國:如果劉禪堅守成都等待支援,姜維能否解救蜀國?

面對司馬昭大軍的威脅,大多數人都主張投降。想要抵抗的人也沒有實權,根本無法說明劉禪。再者說,蜀國早說腐敗不堪,老百姓也怨聲載道,恨不得早點換個英明的領導者,劉禪已經失去民心。就算劉禪感覺愧對劉備,想要放手一搏,他也未必有這個能力。當時蜀國的人才出現了嚴重斷層,老將都要出去打前鋒。為數不多的幾個主力,都在主要的關口抵禦敵軍。劉禪連個可以仰仗的人都沒有,讓他與鄧艾對峙肯定會感覺心裡沒底。想想諸葛瞻剛到,就被鄧艾打得潰不成軍,誰還會主動去送死呢?

再看三國:如果劉禪堅守成都等待支援,姜維能否解救蜀國?

如果鄧艾出現失誤,劉禪有了喘息的機會,姜維也能及時趕來救援。可劍閣又會落入敵手,這樣顧此失彼根本沒有意義。想想當年的蜀漢,五虎上將哪一個都能獨當一面,可現在的武將陣容,和當年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魏國大軍壓境,蜀國根本抵擋不過來,打得了鄧艾和鍾會,未必能防住司馬昭。為了這次伐蜀之戰,司馬昭可是頂著很大壓力的,畢竟很多人都不同意打場仗。如果不能拿下蜀國,司馬昭無顏面對朝中的大臣,而且還很有可能被人踩在腳下,所以他這一戰自然會拼盡全力。

再看三國:如果劉禪堅守成都等待支援,姜維能否解救蜀國?

​蜀漢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之際,就算這一仗司馬昭敗退了,還有第二次。想想當年諸葛亮北伐的執著,司馬昭可以做到。而東吳現在自身難保,根本無暇顧及蜀國,甚至還會幫助魏國一起蠶食蜀國。所以就算劉禪選擇了堅守成都,姜維也沒辦法將蜀國從滅亡之路上解救出來。

三國一部很經典的文史作品,不同的年齡去看,總是有不同的領悟。二呆對於三國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每天堅持原創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的關注,下期內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