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一心 点石成金 龙游:风貌提升引凤来 打造最美小康村

春日里,阳光正好,龙游县小南海镇团石村迎来了风景最佳的季节。4月29日,通村公路道路两旁,工人们正在种植佛甲草,为1430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衢江江畔,连片的百年古树下,茂盛的枝丫形成了天然的拱门,格外好看。村民俞琳正带着孙女在村里新建的小公园里拍摄视频,准备给更多人介绍家乡的美景。“村里变化真的很大,我们现在是个花园村。”

团结一心 点石成金 龙游:风貌提升引凤来 打造最美小康村

改造后

团结一心 点石成金 龙游:风貌提升引凤来 打造最美小康村

改造前

小南海镇团石村毗邻衢江江畔,不仅有着隽美的自然风光,还有追溯到唐朝的村庄历史,村内旅游资源丰富。但就在一年以前,这个江边村几乎看不到美丽乡村的影子。小南海镇团石村村支书汪春茂透露:“当时村里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民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村里成片的古树都没有去保护,大家都没有这个的意识,导致优质的旅游资源被埋没。”

转机出现在了去年五月,龙游县集中打造两江走廊诗画风光带,团石村属于重点节点。只有抓住这次契机,才有机会打个翻身仗,村支书汪春茂坦言机会很好但压力很大。首先,江畔沿线20多户农房如何改造就成了大问题。 村民李松莲的家就在这江边一公里内,在风貌管控过程中,除了要拆掉围墙钢棚,还要调整附房位置,将四方形改成长条形,以此获得开阔的江边视角。“调整附房等于要拆掉房子再重建,谁来建,什么时候建,建设时原先附房里的东西放哪儿?”今年已经72岁的李松莲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眼看工作陷入了瓶颈,村“两委”和两江走廊专班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一一为村民解决难题。“附房拆掉后,将里面的东西暂时放在亲戚家,我们立马着手重建,施工队马上进户放样,第二天墙角就打出来,顺利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这样村民就信任了。”汪春茂语气轻松,但在当时,他的心里可以七上八下的。“我们拆不是一户两户,我们量存量很大我们牵涉面很多。” 衢江沿线一公里的江边农房是团石村打造村庄景观,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休闲旅游的关键。第一块硬骨头啃不下,村庄致富路又要慢一步。为此,村“两委”和两江走廊专班以“5+2”“白+黑”的工作作风,打造出了全县速度最快、力度最大、补偿为零的拆违工作标杆。全村附房、钢棚共拆除457户,9541平方米,拆除围墙362户,长度8250米。

团结一心 点石成金 龙游:风貌提升引凤来 打造最美小康村

改造后

团结一心 点石成金 龙游:风貌提升引凤来 打造最美小康村

改造前

村庄变美了,村民们对村里也有了新的看法。乡贤姜忠晓带着200多万的资金回归家乡,在村里建起了2000多个平方的农民产业创业园。100多位妇女老人可以在这里做来料加工或是简单的裁剪。“村里这么好的环境才让我有机会有这么好的工作。”村民金小花每个月在创业园可以得到3000到4000元的工资。村民的钱袋子慢慢地鼓了起来。

“这锻炼了村干部,提升了村民的素质,从环境整治到氛围整治,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进行一个产业植入,就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龙游县小南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振说,团石村代表着“团结一心,点石成金”。位于浙江唐诗之路上的团石村在一年之间不仅村庄样貌发生了改变,村干部和村民干事创业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正在建设中的山海协作柑橘转型产业园将解决传统农业效益不高的问题;统一复垦的500多亩土地改造将发展高端农业,美食节、马拉松、绿道骑行等活动也会陆续举行,通过努力,目前团石村村集体收入已达15万元以上。 这段时间,继创业园之后,姜忠晓又琢磨着要要村里追加投资做民宿。“环境在变,村民的素质也在变,我也有信心在团石投资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