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謀士陳平,"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陳平是劉邦手下張良之外第二謀士,史記載其: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讀陳丞相世家,頗有所感。史記中人在少年時期有大志向的,比比皆是,又何止陳勝,項羽,劉邦等,其中陳平的"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基本是陳平後期的真實寫照,為什麼能通過分肉食就能看出未來的人生走向?這的確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劉邦謀士陳平,

祭祀

《史記》:裡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這句話中關鍵詞是啥?分肉食甚均的"均",均不是平均的意思,是非常合理的意思,不是說每個人的重量大小都相等,那樣神仙都做不到。想起看過的一個視頻,說非洲一個部落捕獲一頭野牛,部落裡進行分肉,誰來分呢?部落裡有聲望的長者,畢竟是牛不是一塊均勻的牛肉,有頭有尾有內臟,人有近百口,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所以如何分配是大學問,多少不是問題合理才是關鍵。陳平作為裡中社的主持者,受到父老的一直稱讚,可見其人情世故,對參加這次祭祀的家庭情況和人員地位掌握的非常透徹,管理能力可見一斑。這種人情世故的洞見,再後來都有體現,例如當韓信傭兵自重和劉邦要假齊王時,劉邦破口大罵,陳平及時的踩劉邦一腳,離間范增和項羽,解白登之圍,不殺樊噲等等,雖然都不是上得檯面的謀略,但是確實改變了歷史走向,世人說陳平是投機分子,陰謀家大概如此。

劉邦謀士陳平,

陳平

有人說不就是主持個小祭祀嗎?參加的多了看也看會了,陳平說還要治理天下,這不吹牛嗎?其實這其中還有另一個隱藏的含義。那就是"禮",主持祭祀僅僅是簡單的分肉嗎?你太小看古代的祭祀了。孔子還因為祭祀沒分到肉,直接棄魯國而去呢!難道僅僅是為吃一塊肉嗎?

劉邦謀士陳平,

孔子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

"——《左傳·成公十三年》

這次祭祀活動,是春祭還是秋祭不知道,《禮記》祭法篇看了半天我也沒弄明白,唯一給我的感覺就是好繁瑣,所以能主持祭祀絕對不是普通人,對整個祭祀流程安排,貢品的選取,什麼階層的人用什麼祭品,都有嚴格的要求,是不允許出現差錯的,就是當時社會制度的縮影,古人對神的敬畏是現代人感受不到的,陳平還是少年,能做到這一點,對整個禮法制度也是相當明瞭的,能當宰相絕不是吹牛說說罷了。分肉和宰天下道理是相通的。

劉邦謀士陳平,

項羽

那要是分不均有啥後果呢?一次祭祀分不均大概下次就不能主持了,但是天下分不均可是要死人的,項羽不就是因為分不均最後失敗了嘛。所以分肉是個技術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