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馬”之爭,先下手為強還是後來者居上?

提起當今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人物,馬雲和馬化騰算得上是家喻戶曉。作為中國互聯網三巨頭中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創始人,其旗下的支付寶和微信可謂是中國當今支付領域和社交領域的老大哥。近期,微信推出了用戶的微信支付分達到一定程度可以使用先乘車後付款的類似於支付寶花唄的功能,隱隱有與支付寶打擂臺來繼續瓜分支付市場的趨勢。其實,雙“馬”之爭由來已久。

“二馬”之爭,先下手為強還是後來者居上?

馬雲的社交夢

說起國內的社交就不得不提起馬化騰創辦的騰訊QQ和微信,前者是1999年2月由騰訊自主開發的基於Internet的即時通信網絡工具,後者是由張小龍所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發展至今微信雖說在一定程度上已然超越了QQ,但無法否認兩者始終在中國社交圈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家獨大從來不是商業圈所樂意預見的,眼見騰訊社交風生水起,馬雲開始萌生出自己的社交夢。2009年阿里基於淘寶推出了“淘江湖”,主打“好友互動+購物分享”,但最終以失敗告終,淘江湖於2013年9月下線;

“二馬”之爭,先下手為強還是後來者居上?

2013年馬雲舉全司之力推“來往”, 還積極發動史玉柱、任志強、李連杰、文章、趙薇等名人明星加入來往,在來往上回復各類傳聞,甚至發公開信聲稱自己將永久關閉微信帳號來表明自己對來往的支持,如此大力度的投入還是未能撼動微信社交老大的位置,2015年11月來往改名為“點點蟲”,轉型做閱後即焚的90後社交,放棄與微信的正面競爭;2014年12月1日阿里推出了專注於提升中國企業的辦公和協同效率的釘釘,五年時間釘釘用戶已超2億,總算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績。

但是馬雲的社交夢並沒有因為釘釘的成功而停止。近期,釘釘事業部重啟“新來往”項目——“Real如我”,主打“地理位置”,擁有人臉識別的掃臉功能,產品slogan為“在Real裡分享和發現身邊的真人、真事、真感情”。較之以往大刀闊斧的宣傳,“Real如我”顯得尤為低調,如今雖已在各大應用商店上線,但僅對阿里內部人員和杭州大學城的學生開放。

“二馬”之爭,先下手為強還是後來者居上?

馬化騰的支付夢

2003年阿里推出的支付寶開創了移動支付時代,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憑藉其先發優勢在市場佔據著主導位置。

支付寶創立之初騰訊就萌生了動這塊“奶酪”的心思。2005年騰訊推出財付通,但它的存在感十分低,Q友們只有在衝Q幣的時候才能記起它的存在。直至2014年騰訊推出微信支付,又在2015年與央視春晚合作推出微信紅包。用戶破億,支付寶用了五年,而微信只用了一個春節。隨著雙方在移動支付市場逐步兩分天下,支付寶以花唄和借唄的優勢比微信略勝一籌。

“二馬”之爭,先下手為強還是後來者居上?

今年騰訊上線了類似於支付寶芝麻信用分的“微信支付分”,同時預計今年內上線一款名為“分付”的產品,讓用戶在授信額度內進行信用消費,實現支付寶的賬單延期和分期付款功能。

有市場的地方就避免不了競爭,雙“馬”之爭還將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