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存放超12小时要收费”引争议,成立以来累计亏损超十亿

南都讯 见习记者黄良东 记者黄玮快递柜作为物流末端,其收费问题一直备受用户关注。近日丰巢科技宣布4月30日起将针对存放超12小时进行收费,消息一出则引发不少争议。更有用户直接“炸锅”,表示收费标准并不合理,不接受丰巢的“超时收费”。丰巢科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此举初衷是为了服务精细化和投递效率的提升。

对此,法律人士表示,丰巢作为一家快递柜运营商,对使用快递柜的行为予以收费,本身无可厚非,但如何收费却值得商榷。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的不解背后,也有行业人士透露,试水“用户买单”模式可能是丰巢出于自身的经营压力的考虑。

丰巢“存放超12小时要收费”引争议,成立以来累计亏损超十亿

试水“用户买单”引争议,消费者直言收费标准不合理

记者了解到,丰巢快递柜自4月30日开始推出会员制。会员制度主要分为两方面:普通用户可免费保管用户包裹12小时,超时后每12小时收费0.5元,3元封顶,节假日期间不计费,享两次免费超时取件体验;另一方面,对于会员用户来说,会员月卡5元/月,有效期内不限保管次数,当月任意收件,每件可享7天长时存放,有效时长30天。

对于丰巢超时存放的“收费”规则,有用户表示,部分快递员并没有经过同意就将快递投放到快递柜,这本就违背部分消费者的意愿,如今收费相当于建立了“不平等”契约。也有上班族认为超过12小时的收费标准并不合理,对于早出晚归的他们来说,快递放在快递柜超过12小时是十分正常的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丰巢并不是第一次试图向用户收费。去年10月,有用户发现在使用丰巢快递柜取件时,需要支付1元赞赏才能取货。虽然丰巢随后表示,这一赞赏并非是强制的。问题是,“跳过赞赏”按钮被设计成灰色,并放置在屏幕最底部不显眼的位置。有用户认为这样的设计有“诱导收费”的嫌疑。

丰巢回应:存放超时收费系出于服务精细化考虑

对此,南都记者采访了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这次推出超时存放的收费标准,初衷是为了服务进一步的精细化、改善投递效率,同时也希望推动物流末端市场的迭代。

对于快递员没有经过沟通和同意就将快递投放到快递柜的现象,上述负责人表示,会员服务消费者可在线上进行选择,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不产生任何费用。多次滞留包裹在柜占用资源的用户,丰巢将在两次免费取件过程中询问消费者是否要选择延期保管服务,如仍不同意使用的用户也可以选择不再允许其快件投递入柜,快递员也只能联系用户选择其他派送方式。

有关存放快递超12小时要收费的标准,有用户表示这一时间设定过短并不合理,丰巢科技负责人表示这一时间的设置则是出于节省格口、提升投递效率的考虑,“目前上午9点至11点是快递员的投递高峰时间,12小时后即晚上9-11点期间,一般来说用户可以取走快递,第二天可以节约格口给快递员进行投递。在服务精细化方面,会员服务也享有相应权益,如寄件的折扣券等。”

另外,丰巢方面表示目前12小时的存放时间是基于投递高峰期来设置,不过一直在收集整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后续或会进行业务完善,提升用户满意度。

丰巢收费合理吗?法律人士这样说

对于丰巢收费引发争议一事,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毛鹏律师认为,丰巢作为一家快递柜运营商,对使用快递柜的行为予以收费,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丰巢如何收费,却值得商榷。快递柜收费这种做法,实质是方便物流公司而不是方便消费者,所以即便要收费,应该是向物流公司或快递员收费而不能向消费者收费。从法律上看,消费者事前没有书面或口头同意使用快递柜进行物品储存服务。

事实上,根据交通运输部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

对于目前部分快递员使用快递柜储存物品时,并未征询过消费者同意的情况,毛鹏指出这本身存在违规行为,如果丰巢公司在违规行为基础上又缺乏合同依据强行向消费者收费否则不允许消费者取件,更是违法。此外,如果丰巢对于超过12小时的储存行为,要求强行收费,一旦消费者拒绝并且因此无法取货,是否会导致消费者向网上购物的店主进行索赔,毕竟消费者确实没有取到物品。而且对于一些有保存时效容易变质的物品,一旦丰巢因为消费者拒绝支付超时储存费而拒绝取件,导致物品变质毁损,损失由谁承担,将来又会产生争议。

因此,毛鹏律师建议,从规避争议角度出发,在消费者网上购物时,询问消费者收货地址是否愿意选择快递柜,是否愿意承担超期付费服务,如果消费者选择愿意的,则视为双方达成约定,丰巢收费有理有据,如果消费者不同意选择的,则丰巢不能强行收费。

收费模式推出,丰巢巨亏之下的无奈之举?

值得关注的是,试水用户收费模式的背后,是丰巢面临的巨亏。根据此前公开资料,截至2018年5月31日,丰巢资产总额是63.11亿元,而负债总额却高达17.32亿元。同一时期,丰巢经营数据也令人大跌眼镜:前5个月的总营收为2.88亿元,净利润亏损为2.49亿元。

这种巨亏,即便是丰巢背靠的快递业巨头们,也有点力不从心。

2015年6月,顺丰、中通、申通、韵达、普洛斯五家企业共同投资5亿元,创建了丰巢。此后两年,丰巢获得两轮共45.7亿元的融资。但从成立开始,丰巢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到2018年末,其累计亏损已超过10亿元。

难以忍受巨亏的大股东也选择了逃离,据启信宝最新数据显示,包括鼎晖、普洛斯、圆通等10家公司在内的股东已退出丰巢,联合发起人名单中只剩顺丰。

对丰巢而言,它还面临着一个更大问题。其最大靠山顺丰日子也不好过:相比2017年的3000多亿元市值,顺丰股价在持续走低后,市值目前仅为2000亿元。最新财报显示,顺丰一季度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降28.16%。

双向收费争议背后:快递毛利下降、免费模式受欢迎

从商业模式上看,丰巢的巨亏,跟前期增设新快递柜的费用所致,业内人士表示,一个社区快递柜成本的投入可能高达几十万元。与其他行业不一样的是,这是一个运营成本不随规模扩大而成本减小的行业,场地租赁费,具体每个小区都不一样,有些物业费用是固定的,有些因为其他快递柜想进入,也就年年水涨船高。

目前快递柜主要盈利模式是向快递员收取“保管费”,一组100个格口的快递柜,使用率加入每天都是100%,按“保管费”0.3元-0.6元算,一个月收入才一千多元,收回成本要三四年,且还要考虑设备维修、升级等成本。

但在快递业内,随着价格竞争态势的加剧,快递费逐年下降,2019年快递单价比2012年降幅就达35%;与此同时,2018年行业毛利率骤降至5%。快递费越来越便宜、毛利率下降,在此状况下,快递柜运营商如果向快递公司加大收费,恐怕快递公司也难以承受。

如果除了靠存取保管费外,没有其他盈利渠道,收费模式就容易陷入困境。但如上述法律人士所说,丰巢转向消费者进行二次收费显然存在法律争议。在购买快递时已支付快递费的消费者,为何还要再次付费呢?

另一方面,丰巢的主要竞争对手菜鸟方面则宣布,继续为消费者免费保管。4月29日,菜鸟驿站表示,遍布全国社区的站点将继续为消费者免费保管服务,不会诱导、强制消费者付费。在免费模式的竞争下,巨亏的丰巢能否靠收费延续也是一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