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名請願爭名校學位、房價保衛戰……業主為房子增值都這麼拼了?

古有孟母三遷,現有家長擇校而居。為了子女讀書買房,是很多家長置業時重點考慮的問題。在樓市裡,學區房可以說是最微妙的一種產品形態。

一般情況下,學區房會比其他房源的價格高出一個檔次,尤其是稀缺名校資源。“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學區房最有力的支撐。但這一切都要具備一個硬件條件——學區足夠好。那如果學區不夠好怎麼辦?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最近,有些房產交流群內流傳兩份業主請願書:

一份是蔚藍海岸三期業主倡議向教育主管部分申請增加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海德學校初中雙學位。

聯名請願爭名校學位、房價保衛戰……業主為房子增值都這麼拼了?

根據文件中的內容可知,小區目前已經有了北師大附中初中學位,但讓業主不滿的是,一牆之隔的浪琴嶼以及瑞鏵園、海洋之心、天海花園、電力花園卻能享受南二外和北師大附中雙學位待遇。

所以在南山區2020年學區劃分確定之際,蔚藍海岸三期的業主希望重新調整,增加南二外的初中學位。

另一份則是坂田萬科城小區業主請願把萬科城實驗學校納入廣東省實驗學校深圳分校,並列舉了7大理由。

聯名請願爭名校學位、房價保衛戰……業主為房子增值都這麼拼了?

看到這兩份請願書,不少人是不是要有疑問了,學位竟然還可以找教育局要?其實在此之前,業主集體訴求調整小區學位的方式早就存在,而且還有成功案例。比如蔚藍海岸三期倡議書上提到的山海翠蘆、豪方花園、諾德國際小區。

有不少網友對此表示質疑,“吃相太難看,都什麼年代了還玩按鬧分配那一套”;“學位居然還能找教育局要?開了這個頭,後面就要亂套了”;還有人調侃:“建議把深圳所有學校都改成某個名校的分校,這樣人人都上名校,都麼美好”。

業主集體集體訴求引進名校,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呢?我們以蔚藍海岸三期為例:

在4月22日南山區教育局關於《南山區2020年新增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區劃分、調整方案》的公告中提到目前南山區內少數樓盤業主要求變更其所在學區的劃分。

根據教育部和省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關於義務教育階段學區劃分的相關規定,片區內或相鄰周邊片區沒有新建學校或新開學段學校(比如小學學校升格為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學區原則上不予變更。

上面蔚藍海岸三期業主倡議劃入南二外海德初中學區內,就屬於這種情況,所以實現的可行性並不高。

聯名請願爭名校學位、房價保衛戰……業主為房子增值都這麼拼了?

聯名請願爭名校學位、房價保衛戰……業主為房子增值都這麼拼了?

雖說夢想很骨感,現實很骨感,但業主發倡議書申請調整學區劃分的方式還是時有發生。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如果成功,獲得的紅利是巨大的。畢竟深圳名校資源稀缺,小區有了名校加持,房子增值是可想而知的。

蔚藍海岸是後海知名居家花園社區,其中三期是最高檔的,價格相對一期和二期偏高些。根據鏈家數據,目前小區均價為11.2萬/平。

南山二外海德學校初中部相應的小區有海德三寶(漾日灣畔、濱海之窗、觀海臺)以及海岸城,電力花園,浪琴嶼花園,蔚藍雅苑,天海花園,小區均價大部分超過了11萬/平,最高接近15萬/平。

蔚藍海岸三期和南二外學區房相比較而言,小區更新更舒適,各方面配套都更有優勢。但在價格上卻比“海德三寶”低了3萬左右,其中的差距就是缺少一個好學位。如果蔚藍海岸三期能夠劃入南二外初中部學區,小區的房價馬上就會迎來一波大漲。同樣的,坂田的萬科城小區業主請願引進名校主要也有房子增值方面的考慮。

所以為了孩子教育,為了房價上漲的巨大紅利,即使可行性不高,深圳業主們還是希望試一試。

除了請願劃分學區,引入名校,深圳業主為了房子增值的舉措也還不少,可以說是非常拼了。比如之前非常火的“深圳業主成立房價不跌小分隊”的案例。


深圳紅嶺實驗小學片區的業主,為了維持周邊房價的穩定,自發組成“房價不跌小分隊”。學歷高的業主,輪流負責每天給孩子補課,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學歷不高的業主就每天需要在樓下花園巡邏,負責把溜下來玩的娃攆回去。


聯名請願爭名校學位、房價保衛戰……業主為房子增值都這麼拼了?

保衛房價,從娃娃抓起。家長們通過一起努力將非學區房考成了學區房,或是把原有的第二梯隊考成第一梯隊的學校。這種為房子加碼的方式只能respect!

無論是業主向教育局情願引進名校,還是成立房價不跌小分隊,深圳人對於學區房永遠都是比較“瘋狂”的。背後的原因還是教育資源的稀缺。

深圳的人口結構決定了深圳學區房的特殊地位,目前正處於一個對學區房的需求爆發期。所以學區房尤其是名校學區房的吸引力不會減弱,教育資源的爭奪賽也還將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