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預算鼓勵創新思維

有限的預算鼓勵創新思維

當你拿著你的商業計劃書去融資,向投資人陳述你制訂的計劃、財務預算,最後成功融到了一筆大資金,你是否會按照所制訂的計劃使用這筆資金呢?​

你也許會認為你有責任具體執行這個計劃並向投資人提交結果。

然而,史蒂文·霍夫曼認為,這樣做實際上是放棄了自由選擇一條在創新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新路。

01

創新實際上是在探索,在現實中,當你的商業模式還未經過驗證時,你所瞭解到的東西還不足以讓你制訂一份正確的計劃,更不用說還要堅定地去執行這一計劃。

過早地縮小關注的範圍、對所制訂的計劃做出承諾,等於關上了創新的大門。

有限的預算鼓勵創新思維

你可能會覺得,一個大的預算往往意味著更多的資源、更多的人手、更快的進展以及更好的結果。

但情況很可能會是這樣的,如果你過早鎖定了你的計劃,可能到最後錢是燒完了但依舊沒有進展。

另一方面,大預算往往意味著有一個更大的團隊,團隊變得越大也就越不願意調整方向。

然而快速調整方向是創新的核心,是在學習中完成艱難突破的方式。

預算越大,承諾也就會越重,路線的調整也就變得愈加困難。

所以,小預算其實並不是件壞事,它反而能讓創新變得更加容易。

02

史蒂文·霍夫曼說,絕大多數最重要的創新都是在公司根本沒有任何預算的時候做出的。

一旦資金開始湧入這些初創企業,它們通常會停止創新並開始關注如何擴大它們的企業規模。特別是如果商業模式還未定型,這種做法就會阻礙商業模式走向成熟。


有限的預算鼓勵創新思維

許多初創企業過早地融到了太多的錢,但隨後卻在眾目睽睽下失敗了。

它們持續地燒錢,卻依然沒有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它們手上的錢掩蓋了它們正在走下坡路的事實。正因為它們支付得起獲取客戶過程中所需的龐大費用,它們迴避了客戶沒有足夠黏性的現實。

如果它們手上沒有那麼多錢,或許就能更早找到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

這樣的失敗案例有很多。

2013年成立團隊的CN海淘(後更名為蜜淘網),是跨境電商領域代購、導購模式下較早出現的平臺,在上線前就完成了一輪融資,並在幾個月後完成了A輪、B輪融資,拿到了經緯中國、晨興資本等機構總額約合2.4億元左右的投資。

2014年,CN海淘開始了第一次轉型,更名為蜜淘網,走B2C模式。在面對天貓國際、京東海淘、網易考拉等海淘電商們激烈的競爭下,彈藥充足的蜜淘網加入了價格戰,同時開始瘋狂的廣告宣傳,在地鐵站鋪設廣告,拍攝促銷節宣傳片。

燒錢的營銷很快使蜜淘網客戶端激活用戶接近100萬,月交易流水突破1000萬元。然而,盲目的燒錢模式製造了增長的假象,卻建立不了用戶黏性。

2015年初,蜜芽、洋碼頭等跨境電商紛紛掀起價格戰,意圖迅速擴大規模並佔領市場。而此時的蜜淘卻受限於遲遲未能到賬的C輪融資,無法應戰。

2015年9月,蜜淘網全面轉型成專注於引入韓國品牌和商品的進口電商,但這次轉型卻沒有給它帶來新生。

2016年初,蜜淘網的官方微博和微信悄然停止更新,同年4月,有媒體發現蜜淘網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儘管蜜淘網曾經彈藥充足,但頻繁促銷的經營策略並不能使它持續地存活下去,蜜淘網在燒錢的同時仍舊沒有找到出路。

我們再來看一個教育O2O項目——瘋狂老師。

瘋狂老師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面向K12階段的學生提供家教服務的機構,主要用O2O的方式讓老師與家長通過APP直接對接,由老師提供上門教學。瘋狂老師曾經創下了9個月融資4400萬美元的紀錄,估值曾一度達到2億美元,平臺師資上萬人。

2015年開始,瘋狂老師站在在線教育的風口上,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為了吸引好老師入駐,瘋狂老師開始了為期3個月的補貼大戰,最多時每月給平臺老師補貼20%的課時費,從2015年5月到8月,公司GMV(總交易額)從500萬元飆升至1.07億元。

但由於瘋狂老師對教學環節的品控不到位,平臺補貼並沒有起到好老師吸引好學生的效果,而模式本身也沒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平臺也就越跑越偏。

2016年瘋狂老師開始向直播轉型,2017年向雙師模式調整,2019年4月30日停止運營,由此落下帷幕。

03

當創業者以目前所做的計劃為基礎融到了資金,他們通常會很樂觀、看不到為什麼需要改變目前的計劃。

他們把投資款看成是對項目成功希望的一種證明,卻忽略了與潛在客戶的溝通,輕視了真正的問題。

初創企業Pano Logic的創始人尼爾斯·邦傑總結說,過多的資金是一劑毒藥,如果你在真正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前就融到了很多錢,那麼你肯定會遇到很多麻煩,你會面臨使用這些錢的強大壓力,你會在事情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開始花錢,或者在外部過度的影響下不得不花錢。

有限的預算鼓勵創新思維

有限的預算可以真正鼓勵創新思維。資金上受到限制以及缺乏相關資源將促使創業者不按常規思考,用更快的方式去嘗試那些其他人想不到的方式,因為他們沒有時間或資源來執行常規的計劃。

當你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間緊迫並且手頭上缺少合適的東西時,你的感覺和創業者面臨沒有預算和資源時的感覺是很相似的。

經過仔細的思考,你一般都能想到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你所受到的限制實際上是在逼迫你進行創新。

在研發上投入更多的錢並不一定能轉化成為創新。

史蒂夫·喬布斯說:“創新和你在研發上投多少錢沒有任何關係。當蘋果推出麥金塔電腦時,IBM在研發上所花的錢至少是我們的100倍。這和你投入了多少錢沒有關係,關鍵在於你有什麼樣的團隊,你有什麼樣的領導能力,以及你在這個過程中又能學到些什麼。”

有限的預算能激勵團隊以更快的速度將產品推向市場,去探索新的創意並進行更富有創造力的思考。

如果你缺資金、缺資源,不要因此就覺得你處於劣勢,也許這些外在限制就為你打開了新的可能性,激發你用全新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