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過分依賴技術創新

請不要過分依賴技術創新

​很多人認為,創新的第一要義是技術創新。我也曾以為,擁有了技術彷彿擁有了一把所向披靡的寶劍,更容易把企業帶向成功。然而實際並非如此。

硅谷創業教父史蒂文·霍夫曼在他的書《讓大象飛》中指出,在創新的過程中技術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對於創業者來說,技術也並不一定是創新最重要的部分。

01

如果你分析那些最為成功的初創企業,例如Uber、Airbnb、Dropbox、Eventbrite、印象筆記、Warby Parker等,當它們起步時,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只有很少或者甚至沒有任何技術專利。

它們並不依賴於技術創新,相反的是,它們更關注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設計創新,以及如何把這些創新與現有技術相融合。

我們可能會把iPhone看成技術奇蹟,但隱藏在蘋果公司背後真正的天才是它的設計創新。史蒂夫·喬布斯創造出的獨特、令人歎服的用戶體驗為蘋果公司帶來了力量。

請不要過分依賴技術創新

iPhone所使用的技術並不是什麼專有的技術,其中大部分部件都是第三方生產的,這裡也包括蘋果公司的競爭對手,如三星公司。

蘋果公司的一系列產品之所以在行業中脫穎而出,是因為蘋果公司對客戶、客戶的需求以及客戶需要從產品中獲取什麼有著深刻的理解,這些都體現在了其客戶體驗的設計和APP生態系統的設計上。

iPhone藝術品般的外觀設計和流暢舒適的使用體驗令用戶一旦投入時間和精力就對之愛不釋手。

APP商店,既是設計創新上的突破,也是商業模式創新上的突破。它使得用戶瀏覽、安裝、購買以及管理軟件的過程變得簡單又充滿樂趣,同時還為蘋果公司提供了一個持續不斷的收入來源。這個生態系統把用戶與蘋果更緊密地捆綁在一起。

很多創業項目在技術上其實並沒有多高的門檻,但如果創業的你比你的競爭對手更理解客戶、更明白客戶希望從你的產品和服務中獲得什麼,那將成為你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說到海底撈,我們應該想不到它有什麼獨特的專利技術,但它以極致的服務快速成長為中式餐飲業中的龍頭企業。

服務員會給顧客提供專門放手機的透明包裝袋,給長頭髮的女顧客提供橡皮筋,甚至還會在顧客等餐的過程中提供美甲、擦鞋等服務。

海底撈非常重視對員工的激勵,使得員工能積極理解顧客、創造讓顧客滿意的服務。

02

一家公司一旦擁有了自己的專利技術,就很可能會主動搜尋適合這項技術的市場機會,由此在無形中限制了企業探索市場的能力。霍夫曼把這種情況稱為“技術陷阱”。

你很容易會相信你的技術會給你帶來獨特的市場優勢,但圍繞這項技術所推出的解決方案往往只是為客戶解決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問題。

霍夫曼提到說,他遇到一家歐洲的初創企業的創始人,他們剛花了幾年的時間和數百萬美元開發出了一種裸眼3D顯示新技術,但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是手上的錢已經花得差不多了但依然還沒有將這項技術產品化。

請不要過分依賴技術創新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VR和AR上,技術和業務本末倒置。新技術的採用應該去適應商業上的需求,而不是相反。

創業者應該關注市場上出現的機會而不被任何特定技術所約束,除非該項技術剛好能服務於他們的目標。

霍夫曼運用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這就好比有人給了你一把鑰匙,可以打開某一個藏寶箱,但卻沒有告訴你那個藏寶箱被埋藏在什麼地方。我認為最好還是先拿到那個藏寶箱,然後你可以再想辦法去撬開那把鎖。聰明的創業者就是這麼幹的。”

想想屬於你的藏寶箱可能會在哪裡,市場上有哪些機會,人們需要什麼以及如何提升他們的體驗。然後再想需要哪些技術,由此把技術轉換成金錢。

通常來說,推出新技術的企業或個人並不能從該項技術中獲得很大收益,真正獲益的是那些看到了新技術的市場機會並撲向新技術的創新人士。

施樂公司的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發明了以太網、圖形用戶界面、點陣式顯示、桌面圖標、彈出式菜單、重疊式窗口、鼠標以及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史蒂夫·喬布斯正是拿走了施樂公司最為珍貴的發明,然後以這些發明為基礎創造了Mac。

霍夫曼給大家的建議是,不要去走那條在研發上花費巨資卻不知道最終結果會怎樣的道路,相反,你應該去觀察這個世界,找出存在的問題,然後對現有技術做出調整以適應你自己的目標,最後通過測試市場來發現是否存在著相應的需求,並探索可能的市場機會。

如果現有的技術限制了你的思考,不妨從你腦中拋掉這項技術,用無限的眼光去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待解決的問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