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大火,38岁王凯落魄史曝光:要努力,但不能太着急!

古装大剧《清平乐》火了,一开播豆瓣评分8.2、连续六天收视第一。

而这也是38岁王凯继《琅琊榜》《大江大河》之后,再次凭借精湛的演技,火爆荧屏。


《清平乐》大火,38岁王凯落魄史曝光:要努力,但不能太着急!


朝堂之上,王凯一个轻瞥的眼神,就自然带出了一位皇帝对人才的欣赏。


《清平乐》大火,38岁王凯落魄史曝光:要努力,但不能太着急!


面对亲生母亲亡故,为了朝廷大局他不能去见最后一面,几声喃喃就刻画出了一代帝王内心的悲痛和隐忍。


《清平乐》大火,38岁王凯落魄史曝光:要努力,但不能太着急!


敌我博弈之时,太后权力通天,王凯微微弯腰,轻轻低眉,轻易显示出了暗潮涌动间的你我较量。


《清平乐》大火,38岁王凯落魄史曝光:要努力,但不能太着急!


不得不说,一个优秀的演员,即使只是简单的一颦一笑,也有四两拔千斤的实力。


在这颜值当道、鲜肉横行的年代,在许多中年演员深陷“油腻”“无戏可拍”的窘境时,38岁的王凯已然成为圈内为数不多能扛起大男主戏的演员。


而这背后,无不是大把的血汗和寂寥时光。



1、

21岁考上中戏,后又签约大公司,与张翰是同学,和赵丽颖是同事。


王凯事业的开局很美好,但始终没迎来成功的号角。


他一度无戏可拍。


随之而来就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今天没钱吃饭,明天没钱交房租……


他只得不断地跑剧组试镜,而等着他的只有一些丑角,比如《丑女无敌》中娘娘腔“陈家明”。


《清平乐》大火,38岁王凯落魄史曝光:要努力,但不能太着急!


王凯拍了四季,戏红人不红。

后来,雷同的剧本纷至沓来。演员是不能有人设的,这一次王凯没有妥协。

所以,又没戏拍了。

他却很淡定:我还有点钱,不至于饿死,好好活着,等到30岁之后。


耐得住寂寞,才能经得起繁华。

十年沉寂,一朝成名。

2015年,热播剧《伪装者》《琅琊榜》一出,33岁的他终于火了。

然而,他却没有急着消耗自己,反倒更加努力地沉下心去自我挖掘。

拍《大江大河》时,为了演出七八十年代少年的羸弱感,他说瘦就瘦,节食减掉了十多斤,变得一身排骨,满脸憔悴。


《清平乐》大火,38岁王凯落魄史曝光:要努力,但不能太着急!

2019年,整整365天,他在剧组就呆了310天,每拍完一部戏休息10天,马上转战下一个剧组。

《清平乐》台词长且难记,他便时刻不停地拿着剧本练,练到喉咙都哑了。


王凯说:“过好每一天,做好当下每件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路走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不着急,沉下心,反而越来越火。

除了《清平乐》,2020年王凯还有《猎狐》同时播出。有网友留言,今年是王凯的高光时刻。

而此时,他38岁。


董卿说:“人生需要全力以赴,但是不能太着急。”

路不是一条直线,要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一点一点努力地爬。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急着成功。


不知从何时开始,朋友圈到处充斥着这样的词:

“5分钟突破”

“零基础21天速成”

“如何1个月快速获得”

……

被焦虑裹挟的人们似乎热衷于速成,什么事情都追求越快越好,越容易越好。


一夜成名,一朝暴富,一夕咸鱼翻身。


殊不知,做人做事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



2、

新东方创始人曾分享自己的经历。

三次高考终于考上北大,原本信心满满誓要有一番作为。到了大学,俞敏洪才发现,这里人才济济,自己的成绩、才艺样样不如别人。

他慌了,拼命努力,却不成想,用力太猛,成绩没提上去,倒把自己病倒了,在医院躺了一年,得不偿失。

74岁再创业成功的褚时健说:

“不要想着一口就吃成胖子,量力而行,失败了才不会太惨。”

别只看到别人的鲜衣怒马,而忽视了成功需要厚积薄发。

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地积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去年靠着《知否》祖母一角走红的蔡翠芬,29岁才出道,从艺46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


《清平乐》大火,38岁王凯落魄史曝光:要努力,但不能太着急!


2分钟的客串镜头,她认真钻研,分析剧本,可以整整排练4天。

为了演好西北农妇,她可以到黄土高原住半个月,和农妇们同吃同住,细心到连他们的特殊口音都一一记下。

《知否》开拍时,她已经74岁。盛老太太的戏份多,台词量大,为了不耽误拍戏进度,她早已在进组前就熟记了大部分的台词。


所谓大器晚成,不过是厚积薄发。


在其他女演员深陷老年危机时,75岁的蔡翠芬迎来事业第二春,再度走红。

生活是公平的,你努力成什么样子,世界就是什么样子。

对待得失荣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你扎下的根越深,长出的枝叶才会越茂盛。


凡事慢慢来,厚积薄发,才不会出错。



3、

金庸先生曾说:“我的性子很慢,不着急,做什么都是徐徐缓缓的,最后也都做好了,乐观豁达养天年。”


稳住气,沉下心,慢下来。

欲速则不达,有时候,慢是另一种快。

《晋书》有一个词叫“蔗境”,出处很有意思。

大画家顾恺之,吃甘蔗时有一个癖好,喜欢从最寡淡无味的甘蔗梢开始吃。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立刻从甜甜的甘蔗根开始吃呢?


顾恺之回了简单的四个字:“渐入佳境。

四个字,含义丰富。

所有的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

只有把心慢下来,走过最寡淡无味的那一段蛰伏期,才能渐渐步入佳境,到达收获期。


著作《白鹿原》,从准备到完成,整整花了六年,仅仅前期准备就耗费了2年多的时间。


这6年,作家陈忠实辞掉工作,躲到乡下,不理俗世,沉下心专注创作。


慢工出细活。


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查历史资料、寻找素材、温习历史,阅读大量书籍,这才有了后来50万字的“垫棺之作”《白鹿原》。


慢是积累,慢是专注,慢是一种高级的境界。

不着急,慢下来,方能活出自己独特的节奏。

马尔克斯花了10多年,才写出文学著作《百年孤独》;

卡梅隆12年磨一剑,才制作出全球票房第一的《阿凡达》;

屠呦呦(yōu)耗费40多年心血,才攻克青蒿素抗药性的难题。

……


多少盛名背后,都是数十年默默无闻的煎熬。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不够努力而失败的惨痛。

别着急,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慢慢来,反而有可能会更快。


《清平乐》大火,38岁王凯落魄史曝光:要努力,但不能太着急!



4、

《城南旧事》里有一句话: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人生路漫漫,不必慌张。

找准自己的方向,放慢步伐,脚踏实地,终有一日能抵达想要去的那个地方。

好的人生,不怕大器晚成。

不管什么时候,请一定要告诉自己:

“要努力,但不能太着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