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看懂原油寶交易原理:中行已向CME發函 到底哪個環節有鬼

左手,就是“原油寶”。銀行參考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的價格,在國內推出“原油寶”類產品,俗稱“紙原油”;銀行把它倒給了“右手”:通過交易商摩根大通,買賣芝商所美原油期貨5月合約。

策劃/騰訊財經

製作/數可視

魔幻2020,除了新冠肺炎,中國銀行的6萬投資者也將有刻骨銘心的記憶。一夜之間,這些人投資原油寶的42億元保證金虧盡,還“倒欠”下銀行58億元。

受中行“原油寶”鉅虧事件影響,多家銀行已經陸續將掛鉤原油等大宗商品交易類產品及賬戶下架。

中國銀行網站29日深夜發佈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目前中行正積極研究並爭取儘快拿出回應客戶合理訴求的意見。近日,中行已委託律師正式向CME發函,敦促其調查4月21日原油期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原因。

為何投資者會虧損這麼多?面向小白理財用戶的、看似普通的“理財產品”,為何會出現如此高的風險?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中行如何“左手倒右手”?

一圖看懂原油寶交易原理:中行已向CME發函 到底哪個環節有鬼

要理解風險,先需要了解原油期貨的交易要素。

跟買股票一樣,原油期貨每次最少交易一手,一手為1000桶原油。但並非像買股票一樣現價購買,而是交付保證金,相當於支付買房的首付。

以購買一手原油期貨為例,假設原油期貨現價200元/桶,保證金比率(相當於買房首付比例)為10%。那麼:

原油期貨保證金 = 1手 * 200元/桶 * 1000桶/手 * 10% =2萬元。

同時,原油期貨交易的門檻很高,要求投資者具有專業的投資知識。但據財新網報道,6萬餘戶中行“原油寶”投資者中,1萬元以下的約2萬戶。這些俗稱的散戶,怎麼入場的呢?

簡單說,中行玩了一個“左手倒右手”的把戲。

左手,就是“原油寶”。銀行參考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的價格,在國內推出“原油寶”類產品,俗稱“紙原油”。在這個交易市場中,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它是一個理財產品,投資門檻很低,交易起點為一桶,最小遞增單位為0.1桶。

同時,在中行等銀行打造的這個虛擬盤中,投資者可以做空做多。據財新網報道,此次中行“原油寶”中,有95%的多單、5%的空單,這意味著,中行虛擬盤中多空倉軋差結算後,剩下90%的淨做多頭寸。

這90%的頭寸怎麼辦?銀行把它倒給了“右手”:通過交易商摩根大通,買賣芝商所集團(CME Group)旗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上市的品種——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五月期貨合約(以下簡稱“美原油期貨5月合約”)。

3分鐘的空方逼倉

按照芝商所的原油期貨合約交易規則:以交易價結算在合約月份之前一個月的26日之前的第五個營業日終止,相當於美原油期貨5月合約將在美東時間4月20日到期,對應北京時間為4月21日。

同時,美原油期貨5月合約的結算價並非按照收盤價來,而是按照半夜2:28-2:30的平均價格結算。文華財經提供的交易數據顯示,設置一分鐘的週期,4月21日凌晨2:28,美原油05結算價為負36.15,2:29,價格為負38.47,到2:30分,價格為負37.43。最終,美原油期貨5月合約結算價報負37.63美元/桶。

一圖看懂原油寶交易原理:中行已向CME發函 到底哪個環節有鬼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4月20日如此誇張的負油價有明顯的空頭逼倉行為,倒數第二個交易日這個時間點也應該是精心選擇的。

據財新網報道,多方在美原油期貨5月合約結算日時,按照負37.63美元/桶結算了7000多萬桶油,摺合損失了約300多億元人民幣。

面對負油價的黑天鵝,國內同樣擁有“紙原油”業務的建行、工行選擇“逃跑”,在4月16日之前就完成了移倉換月,其平倉價格基本在21-20美元/桶,遭受了較小的損失。

而中行則“堅持”到了最後,並且沒有移倉,最終平倉。據財新網報道,中行原油寶客戶約6萬餘戶,最終保證金42億元全部損失,還“倒欠”中行保證金逾58億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行選擇交割前一日才移倉,可能是基於降低移倉成本損失的考量,因為期貨合約報價越臨近交易日,則越貼近現貨價格,理論上,這種設計更貼近國際油價市場。

多方人士也對CME調整交易和結算系統,允許負油價出現,使得風險被放大提出質疑。認為華爾街等空頭利用被修改的交易規則,將多頭們送進了絞肉機。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據知情人士26日透露,目前,中行尚未對“原油寶”做多投資者追繳欠款或將其納入徵信,暫且也不會追繳欠款。

目前,中行“原油寶”事件還在進一步處理,同時,國內越來越多的銀行暫停類似“原油寶”產品的新開倉業務。如工行在4月28日上午9:00起,暫停賬戶原油、賬戶天然氣、賬戶銅和賬戶大豆全部產品的開倉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