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態,邏輯,模板..."SCI論文寫作,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之前我們說到過收藏| SCI投稿信件模板彙總,cover letter是投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因為這部分寫作的模式較一致,一般同學都不用花太多時間,而作為SCI的正本,大部分同學都知道語言關一定要過 ,而很多時候,邏輯關係都被忽略,而事實上,它可能比語言更加重要,因為英文的科技文不需要華麗的語言,那種從句套從句,倒裝又虛擬的“高級手法”都是不被歡迎的,而嚴謹的邏輯才是文章的靈魂,沒有邏輯的語言是一堆shi!今天的wandaohzl師兄給我們講講SCI論文寫作中的語言技巧和邏輯關係,內容很全面,希望對初學的同學有幫助。

  我並不是大牛,但也算是在外文期刊上發了幾篇文章,現在我寫文章2天可以寫成,一週可以完稿。以前寫的文章老是refuse,現在大多都是revised,摸索寫文章的路真的很艱辛,研二上學期我寫的4篇文章,結果改來改去的,整的快崩潰了,現在好了,寫的文章能拿到1.5左右的雜誌上基本就accept了。

  我覺得寫文章之前要先有思路,你怎麼去寫怎麼寫的和別人不同,有新意。這裡面的文章很大,我也說不透,只是參透了一二,和大家分享,望大家不要恥笑。我畢竟是個碩士研究生。

  我覺得論文寫很簡單,主要是能夠發表出去。下面我簡單講下我的思路。有相同或不同見解的留下言,共同交流,一起進步。

  我是材料出身,搞的是催化,文章的第一步要有圖,也就是說首先把圖做的漂漂亮亮的,不管是SEM,TEM,Uv-vis,FTIR,還是催化效果圖。圖片放到你的文章裡就是你的思路,圖片放好了你的思路就出來了,這是就關鍵的過程,放圖的過程中你要考你怎麼寫,你的文章新的地方在哪?;圖做好了也放好了,就是寫文章了,寫文章也很快了,因為思路有了你的文章也構思好了。

  我在這裡給出我寫文章時的程序。對於文章主體部分,我覺得先寫 Results and discussion,寫完了根據其內容下個Conclusion,然後根據Conclusion寫Abstract(因為它們倆有些許的類似),而後補充Experimental。最後也是最難寫的地方Introduction,這個讓審稿人一看就能知道你的文章的水平,所以寫好Introduction是關乎論文是否收錄的關鍵所在。

  我和外國審稿人專家關於審稿交流過意見,他們也是這樣認為,他們也認為Introduction是整個文章的臉面,這是他們主要審的地方,在這裡能看到你的創新點,創新點不夠直接refuse;Introduction寫的還可以的話,就看Results and discussion,這部分其實主要看的是圖,你的圖的清晰度質量,以及性能圖。我審過一篇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面的文章,我也是這樣審的。當然是咱們國內某名牌大學的文章,做的是催化,我也是做這個的不知為什麼編輯發來讓我審,我也感覺很莫名。後來編輯告訴我和我的文章有些類似還稱我是專家,教授……

  下面我引用了一些總結的寫作經驗,我覺得很有用。大家認真看看,在此先祝福大家論文高中,碩果累累不減當年勇時:

  1. 前言部分

  1.1 如何指出當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有目的地引導出自己的研究的重要性

  通常在敘述了前人成果之後,用However來引導不足,比如

  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To the author's knowledge...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available in literature about...

  Until recently, there is some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Previous research (studies, records) has (have)

  Uncertainties (discrepancies) still exist ...

  一定要注意絕對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來前人的結論完全不對。這是前人工作最起碼的尊重,英文叫做給別人的工作credits.

  所以文章不要出現非常negative的評價,比如Theirresults are wrong, very questionable, have no commonsense, etc.

  可以婉轉地提出:

  Their studie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if they had considered this situation.

  Their results could be better convinced if they ...

  Their conclusion may remain some uncertainties.

  1.2.之後引導出一種新方法,或者一種新方向。

  如果研究的方法以及方向和前人一樣,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強調自己工作的作用:

  However, data is still scarce

  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 / essential...

  為了強調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還要在However之前介紹自己研究問題的反方面,另一方面等等, 比如:

  1)時間問題

  如果你研究的問題時間上比較新,你就可以大量提及對時間較老的問題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後說(However),對時間尺度比較新的問題研究不足

  2)物性及研究手段問題

  如果你要應用一種新手段或者研究方向,你可以提出當前比較流行的方法以及物質性質,然後說對你所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研究甚少。

  3)研究區域問題

  首先總結相鄰區域或者其它區域的研究,然後強調這一區域研究不足

  4)不確定性

  雖然前人對這一問題研究很多,但是目前有兩種或者更多種的觀點,這種uncertanties,ambiguities,值得進一步澄清

  5)提出自己的假設來驗證

  如果自己的研究完全是新的,沒有前人的工作進行對比,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自信地說,根據提出的過程,存在這種可能的結果,本文就是要證實這種結果。

  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reliability) of the ...

  It is hoped that the question will be resolved (fall away) with our proposedmethod (approach).

  1.3. 如何提出自己的觀點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discuss...

  


  和時間問題一樣,明確提出你只關心這一地區

  1.5. 最後的原場

  在前言的最後,還可以總結性地提出,這一研究對其它研究的幫助。

  或者說,further studies on ... will be summarized in ournext study (or elsewhere)

  總之,其目的就是讓讀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討論的問題上來。減少爭論(arguments).

  2. 怎樣提出觀點

  在提出自己的觀點時,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很重要。不合適的句子通常會遭到reviewer的質疑。

  1)如果觀點不是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

  We confirm that...

  2)對於自己很自信的觀點,可用

  We believe that...

  3)在更通常的情況下,由數據推斷出一定的結論,

  用, Results indicate, infer, suggest, imply that...

  4) 在及其特別的情況才可以用We put forward (discover, observe..) ..“for the first time”.

  來強調自己的創新。

  5) 如果自己對所提出的觀點不完全肯定,可用

  W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 (interpret this to..)

  The results may be due to (causedby)/ attributed to / resulted from..

  It seems that .. can account for (interpret)this..

  要注意這些結構要合理搭配。如果通篇是類型1)和5),那這篇文章的意義就大打折扣。如果全是2),肯定會遭到置疑。所以要仔細分析自己成果的創新性以及可信度。

  3. 連接詞與邏輯

  寫英文論文最常見的一個毛病就是文章的邏輯不清楚。解決的方法有:

  1)句子上下要有連貫,不能讓句子之間獨立

  常見的連接詞語有,

  also, in addition, afterwards, moreover, Furthermore, further,

  However, although, unlike, in contrast, Unfortunately,

  Similarly, alternatively, parallel results, Compared with other results,

  用好這些連接詞,能夠使觀點表達得有層次,更加明確。

  比如,如果敘述有時間順序的事件或者文獻,

  最早的文獻可用AA advocated it for the first time.

  接下來,可用Then BB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再接下來,可用Afterwards, CC..

  如果還有,可用More recent studies by DD..

  如果敘述兩種觀點,要把它們截然分開

  AA put forward that........ In contrast, BB believe

  Unlike AA, BB suggest…

  On the contrary (表明前面的觀點錯誤,如果只是表明兩種對立的觀點,用in contrast), BB..

  如果兩種觀點相近,可用

  AA suggest ….. Similarly (alternatively), BB..

  Or Also, BB…

  or BB also does …

  表示因果或者前後關係,可用 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a result,

  表明遞進關係,可用furthermore, further, moreover, in addition,

  當寫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檢查一下是否較好地應用了這些連接詞。

  2) 段落的整體邏輯

  經常我們要敘述一個問題的幾個方面。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注意邏輯結構。

  首先第一段要明確告訴讀者你要討論幾個部分

  ...Therefore,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this problem have to be addressed.

  The second problem relates to …

  The third aspect deals with...

  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晰地把觀點逐層敘述。

  Or, 可以直接用First, Second, Third..... Finally,..

  當然,Furthermore, in addition等可以用來補充說明。

  4. 正文部分的整體結構

  小標題是比較好的方法把要討論的問題分為幾個片段。

  一般第一個片段指出文章最為重要的數據與結論。補充說明的部份可以放在最後一個片段。

  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讀者會分為多個檔次。文章除了本專業的專業人士讀懂以外,一定要想辦法能讓更多的外專業人讀懂。所以可以把討論部份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提出觀點,另一部份詳細介紹過程以及論述的依據。這樣專業外的人士可以瞭解文章的主要觀點,比較專業的討論他可以把它當成黑箱子,而這一部分本專業人士可以進一步研究。

  


  5. Discussion 部分

  


  6. 討論部分包括什麼內容?

  6.1 主要內容

  1) 主要數據特徵的總結

  2) 主要結論以及與前人觀點的對比

  3) 本文的不足

  第三點,在一般作者看來不可取。事實上給出文章的不足恰恰是保護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隱藏文章的漏洞,覺得別人看不出來,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謂不足,包括以下內容:

  a) 研究的問題有點片面

  討論時一定要說,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

  We concentrate (focus) on only...

  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b) 結論有些不足

  The results do not imply…

  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ne this from this data…

  Our results are lack of ...

  但是,在指出這些不足之後,隨後一定要再一次加強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可能採取的手段來解決這些不足,為別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伏筆。

  Notwithstan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study does suggest…

  However, these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if we consider…

  Despite its preliminary character, this study can clearly indicate…

  用中文來說,這一部分是左右逢源。把審稿人想到的問題提前給一個交代,同時表明你已經在思考這些問題,但是由於文章長度,試驗進度或者試驗手段的制約,暫時不能回答這些問題。但是,這些通過你的一些建議,這些問題在將來的研究中有可能實現。

  P.S.

  堅信觀點的真實性:prove, demonstrate

  不確定性:show,indicate,found

  表示推測: imply,sugges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