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斌還在幹什麼

早上八點鐘的太陽照射在安寧玉龍灣影視城的上空。李斌翹著二郎腿,叼著一根菸,目不轉睛的盯著面前的兩臺監視器。“各部門準備,燈光、錄音,五、四、三、二、一,開始!”

這聲“開始”,也是對李斌忙碌的一天的“開機打板”。

導演李斌還在幹什麼


說到李斌,昆明影視圈內的同行們一點都不陌生,大家總是親切地叫他斌子。10年前,他深懷抱負從北京回到昆明,希望在昆明“大幹一番”,開創屬於自己的影視天地。那個時候,昆明尚未有太多的影視公司,李斌按照他提前設定的“藍圖”有條不紊地前進。他時常做一些電視劇、微電影、廣告的導演,拿著對講機威嚴的掌控著現場的一切。直到5年前,李斌感受到了這個行業裡的越來越多的壓力:“一方面是學習這個領域的人越來越多了,再一個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多,學習的途徑越來越便捷。”這就導致這個行業裡出現了大批從業者,趨於飽和的市場容量使得業績出現下滑的跡象。

但是,困難沒有讓李斌就此作罷。他毅然在M60租賃了一間40平方米的辦公室,自己又花了20萬裝修成一棟二層小樓,並設置了一個愜意的露臺,而這個露臺也成了李斌和小夥伴“頭腦風暴”的地方。屋子裡黑色鋼架的結構,加上木質的搭配,以及各色植物的點綴,讓李斌的辦公室成為圈裡公認的最有影視氣息的辦公室。

那個時候,李斌還有4個合作伙伴,但是一年半以後,整個工作室就只剩下他孤身一人。“有的時候也想放棄了,但是除了影視,似乎其他根本做不進去。”或許,每個影視人的心裡都有一個電影的夢。即便這條路上佈滿荊棘,也要自己一路趟著過去——李斌就是這樣的人,即使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

兩年前,李斌做了自己的新媒體平臺“本來”,他最初致力於將“本來”打造成集美食、民宿、手藝等文藝元素於一體的自媒體平臺,但現實的骨感,再次把李斌拉回到冰冷的生活中,最終因高額的製作成本而終止該項目。

導演李斌還在幹什麼


重新梳理以後的李斌,決定要與影視死磕到底。在《永昌客棧》開拍之前,李斌只收到了極少的製作費,甚至整個影視劇完成以後,他還會再一次面臨血本無歸的難堪處境。但李斌毫無畏懼,他把昆明優秀的燈光師、化妝師、攝影師聚集到一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預算完全不夠,非常困難。但幸運的是,這一次大家都懷有同樣的遠大志向,希望認真做一部屬於昆明人自己的像樣的影視劇。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豪情和熱血,大家義無反顧的站在了李斌的身邊,歷時整整半個月的拍攝,李斌獲得了大家毫無保留的支持。因為熱愛,因為有著自己的執著和信念,昆明的影視人擰成一股繩,希望讓這片土地上再次灑滿燃燒的熱血。目睹著精益求精的團隊的拼搏與奮鬥,這個一向以堅韌硬漢形象對外的大男人竟留下了少有的淚水。他說,就是自己臉皮厚,讓兄弟們都受苦了。大家拍拍他的肩膀說,這算什麼,好好幹。

凌晨2點種,月亮明晃晃的掛在天邊,最後一盞燈熄滅了。李斌摘下耳機,回到自己的房間。然而,這並不是他一天的終點,而是繼續下一場“戰鬥”的準備——李斌腦海裡浮現著這一天一幕幕的故事,為明天的拍攝計劃,再做著最後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