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叩开乡村振兴之门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姹紫嫣红的春天总让人心生向往,随着文旅业的复苏,因路途较短、春景烂漫,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大众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也是留住乡愁的有力举措。

乡村旅游发展,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响亮回答。乡村旅游拥有集餐饮、民宿、农业观光及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且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一年四季各有特色,链条上的主体以农民为主,这条产业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无限潜力,为老乡带来稳定收入的同时,也为战胜贫困提供有效路径。南京溧水区李巷村是首批入选江苏省乡村旅游的重点村,自开村运营以来,带动100多人就业,为李巷全村263户村民户均增收1.3万元。时下,政策倾斜使得更多人愿意留在乡村,他们搭乘电商快车,直播乡村春光,打造旅游特色和品牌,靠着乡村旅游增收致富,热火朝天地描绘着美丽乡村画卷。

乡村旅游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清新空气、新鲜食物、田园风光是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亮点,这正是以“绿水”为依托,以“青山”为载体,满足都市人对“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憧憬。浙江余村就是践行“两山理论”的典型样本。在江苏,无论是以油菜花闻名全国的兴化千垛景区,还是以千亩荷塘为发展载体的南通如皋平园池村,亦或是拥有万亩翠竹的溧阳南山竹海,都是借助自然资源打造旅游产业链,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乡村旅游发展,是“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具体实践。如今,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依山傍水不再是画中之景,成为乡村的标配。而留住乡愁成为新追求。乡愁是一种朴素情怀,也是一种精神归宿,其凝聚起的精神力量是投身乡村建设的不竭动力。乡土特色风貌不仅是乡村旅游的独特之处,也是形成乡愁记忆不可或缺的部分。让农味儿更浓,让土味儿更足,可以在旅游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同时,无形之中也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近日,江苏公布首批107个传统村落名单,并打造了8条传统村落游赏线路,一方面增强人们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另一方面对“记住乡愁”具有积极意义。

踏遍青山,风景这边独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之举,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妙招,也是乡村振兴的良策。让我们走进乡村,返璞归真,抚慰乡愁,共绘乡村发展的美好图景。(周宏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