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赏红叶,又见村里的“百年老乌桕”,离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某一日,媳妇下班回家问我,在我的老家是不是有个风景区,秋天可以观赏红叶?单位里好几个同事专门驱车前去观赏,据说景色很美。

五叔虽说已有30多年不在老家生活,但对家乡的一草一木还是了解的,田间地头种什么?栽什么树结什么果?有哪些土特产?也是烂熟于心。

老家的"红叶"到底为何物?引得城里人看稀奇似的纷纷前往。

老家叫了几十年"油子树",学名叫"乌桕树"。

在小时候的记忆中,家乡有一种树叫做油子树,其树叶会在一年中的某一时段变成红色,不确定它的变色时节,那时还不太懂季节之分,也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遍布沟边地坎的油子树就在身边,它们虽然与农村生活相关,但往往关注的是它结的籽,而非平常无奇的叶。

现在知道了,家乡供人观赏的"红叶",就是油子树的叶,换个叫法就是"乌桕树红叶"。

乌桕树,别名:腊子树、桕子树、木子树、乌桖、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油籽(子)树、洋辣子树。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据说红叶最佳观赏期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这也是最近才了解的。儿时伴着乌桕树长大,对这一景象熟视无睹,离家后无数次回老家也不在深秋时节,上一次回家是上月的霜降节气(10月24日),村子里的乌桕树依然是青枝绿叶,看不到树叶要变色的迹象。

深秋赏红叶,又见村里的“百年老乌桕”,离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深秋乌桕红

回老家顺道看邻近乡镇的乌桕红叶。

湖北省大悟县被誉为"乌桕之乡",作为当地人,身处其中却浑然不知,也是最近才从网得知家乡有此美誉。四姑镇是红叶观赏的主要景区,名声在外,距离武汉100公里,由景区沿108国道向北20公里处便是我的老家。

恰逢媳妇休假,刚从外地旅游回来,我们商量着回趟老家,一来看看老母亲,二来顺道观赏红叶,既然身边有如此好景致,何必还舍近求远去往别处。

四姑镇的红叶广场建在一个小山顶上,不大的开阔地上设有观景台,由此俯看四周,确实能看到成片的乌桕树,只不过红叶已基本落完,此时的乌桕树油籽已炸开外壳露出白色,如星星点点挂在树枝上,错过了红叶的观赏期,能看到如此景象,对媳妇来说,也算是不虚此行。

深秋赏红叶,又见村里的“百年老乌桕”,离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大悟乌桕树

景区工作人员告知,今年观赏红叶最佳时期是在11月初,我们来晚了。听起来总觉得哪里不对,一个月前,老家村里的乌桕树明明还清秀着呢!还是回家看去吧!

已入深秋,村里的乌桕树依旧枝繁叶茂。

和景区里的乌桕树不同,村里的两棵乌桕树的叶子还是绿的,所以网上可查的观赏乌桕红叶的时间段只是大概率,仅供参考。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乌桕树也会因时因地生长期会不同,同一县域内,种在山上和山下也是有区别的。

随手拍一张村里的乌桕树照片,是我多年来回家要做的事情,正好和景区的作一对比。

深秋赏红叶,又见村里的“百年老乌桕”,离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五里桥村老乌桕树

山上的红叶已落,山下村里的树叶泛青,在家又只能呆两天,看来是成功地避开了观赏期,对于不是本地人的媳妇而言,只有不无遗憾地等待来年。

而于我来说,对所谓的乌桕红叶观赏兴致不大。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见过家乡遍及山川的乌桕树,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从不审视它的美,也不希望看到什么红叶,因为乌桕叶红意味着难熬的冬天就要来临,只想着从它身上赚点小钱补贴一下生活,曾因为"绞油籽"让生产队的巡山人员撵得满山跑。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乌桕树的价值从"籽"转到"叶"上了,不得不说现在的人就是聪明,善于发现和审视身边的美,赋予了乌桕树新的价值。只不过时代变迁,那时留下的乌桕树已不多了。

五里桥村的"百年老乌桕"。

五叔出生的家乡有两棵乌桕树,村里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具体年头,但说它有上百年也是有根据的,曾问过七十多岁的老乡邻,据他说小时候就见有这两棵树,也像现在这么大;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生前也是这么告诉我的,再仔细观察这两棵树,还犹如四十年前我小时候的样子。据此推测,说两棵老乌桕有上百年不为过,说他"不老",是因为它总是记忆中的样子。

老乌桕能保留下来,得益于它生长的环境,上靠水塘下靠田埂;也可能是因为栽种在村里,众目睽睽之下没人破坏它,如果在山上想必早被人当柴烧了,抑或人们早把它当成这个村中的一员,真心的保护起来了。

如今,老村子里住的人也不多了,很多年轻人已建房外迁,也有和我一样在他乡定居的,村里留下的只有老人、老房和两棵老乌桕树。

深秋赏红叶,又见村里的“百年老乌桕”,离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五里桥乡邻的老房子

"百年老乌桕"见证着这个村子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已经30多年不在村子里居住了,每次回老家,实际上就是想看看两棵乌桕树,见到乌桕树才算真正的回家了。

深秋赏红叶,又见村里的“百年老乌桕”,离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五里桥村“百年老乌桕”

乌桕树下有童年,偷着"绞油籽"挨过骂,也受过"洋辣子"掉身上刺挠的庝......

乌桕树下有故事,坐在塘埂上乘着凉风,忍着蚊虫叮咬,听大人家长里短拉家常,讲妖魔鬼怪的故事,看树下拴着的水牛吃草,人畜和谐共处......

深秋赏红叶,又见村里的“百年老乌桕”,离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塘埂上的老水牛

乌桕树下也是那时村里的CBD,夏日里,生产队长敲着树上挂起的"破铁块",钟声一响,大吼一声,或上工,或开会......

乌桕树下设的"望乡台",送走了无数个故去的灵魂......

……

老家的乌桕树叶红得就是比四邻八乡的要晚些!像是在等着村里游走他乡的人回来观赏,五叔也有30多年没遇上,也许再过数日红叶来临,严冬即到,老乌桕在,家也在,再等下一个深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