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努力讓亳州的天更藍地更淨水更清

  “全國、省、市‘兩會’精神為生態環境部門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持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積極開展‘四送一服’工作,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全面工作的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吉明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張吉明介紹,2018年,市生態環境局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環境問題整改為抓手,積極落實大氣、水和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市民生態環境意識逐步提升,參與環境保護的自覺性進一步加強,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去年,我市強化科技支撐,紮實開展“五控”專項行動,實施網格化環境精準整治,全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優良天數比率61%、同比上升4.5個百分點,PM10平均濃度為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7%,獲得省大氣補償金450萬元。

  2019年第一季度,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8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8%。其中3月1日至31日,全市PM2.5平均濃度低至56.5微克/立方米,比1-2月份下降16.2%,降幅排名全省第一,扭轉了1-2月份不降反升的局面,實現了第一季度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

  去年,我市大力推進碧水保衛戰,建成投運城市汙水處理廠17座,實際處理能力為每天48.2萬噸,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反饋的建成區汙水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全市35條黑臭水體完成整治30條,為市民創造了水清岸綠的良好生活環境。在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綜合作用下,我市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2018年各地表水斷面監測結果顯示,渦河龍亢斷面水質保持IV類、西淝河馬店孜斷面水質保持III類、渦河渦陽義門大橋斷面水質保持V類及以上,渦河嶽坊大橋斷面水質基本保持V類及以上,以上四個國控考核斷面均完成了考核目標,地表水環境質量改善獲得省生態補償金1900萬元,位居全省第三名。

  土壤環境質量較為穩定,全市未出現一起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較大以上汙染事件,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安全的生態環境支撐。

  “2019年,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省、市‘兩會’精神,始終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積極開展‘四送一服’工作,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張吉明說。

  張吉明表示,市生態環境局將進一步抓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以深入開展市級檢查驗收為抓手,按照時間節點,壓茬穩步推進,舉一反三,全面整改,確保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到位。

  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積極實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精細管理,加大工作力度,持續抓好抓實“五控”專項治理,強化重汙染天氣條件下應急減排指導,為企業搞好服務,不搞“一刀切”。協調推進水汙染防治重點工作,積極與上游河南省溝通協商,加強水質斷面監測,及時預警。同時,認真抓好土壤汙染防治工作。

  “今年還將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堅持開展雙隨機抽查和專項執法檢查,加大執法問責力度,依照環境問題終身制管理要求,充分發揮環境問題清單管理作用,嚴防問題反彈反覆;以嚴格執法倒逼企業守法,以嚴格問責倒逼問題解決,努力讓亳州的天更藍、地更淨、水更清。”張吉明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