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環保隊伍專業化 基層監管常態化

  “忙時全上陣、平時無人幹”。鄉鎮環保工作力量薄弱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今年5月底,我市在全省率先積極探索在鄉鎮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把監管觸角伸向基層末端,確保責有人負、事有人幹,推動基層環保工作長效化、專業化,有效打通了鄉鎮生態環境保護的“最後一公里”。

  監管觸角伸向基層末端

  “設備要經常檢查,定期維護,確保正常運轉,確保煙氣達標排放。”日前,在亳州市譙城區新維瀝青混凝土有限公司等離子UV光解一體機前,魏崗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站長懷倩這樣叮囑企業負責人。

  去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駐皖督察期間,轉辦了譙城區新維瀝青混凝土有限公司瀝青煙氣和粉塵汙染問題信訪件。接到整改通知後,該企業對物料庫進行了全封閉,更新了原有脈衝布袋除塵器的960條布袋,又在6個上料口新裝了一套包含400條布袋的脈衝布袋除塵器,解決了粉塵問題。同時,安裝了等離子UV光解一體機,瀝青煙氣通過該設備處理後實現達標排放。

  “鎮環保工作站人員經常來企業檢查,檢查粉塵、廢氣處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轉。這讓我們必須做好環保工作,做到綠色生產。”譙城區新維瀝青混凝土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慶安說。

  懷倩告訴記者,按照市委統一部署,魏崗鎮6月初成立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目前工作站共有8人,主要負責全鎮生態環境保護日常工作。工作人員日常巡查發現的問題,會及時納入環境問題清單,提交鎮黨委、政府分管負責人,同時報區主管部門落實整改。工作站實行網格化環境監管,協助區主管部門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建立前,鄉鎮環保工作力量薄弱,難以做到環境保護監管全覆蓋。鄉鎮生態環保工作站成立後,各項工作也在基層真正有了抓手,有力地促進了鄉鎮生態環境的改善。”魏崗鎮黨委副書記高大珂介紹。

  據介紹,魏崗鎮鄉鎮生態環保工作站成立以來,已累計自查消除各類環境問題隱患68件,整改銷號中央、省、市、區反饋的環保問題137件,分別接近和超過去年全年該鎮完成的自查消除環境問題隱患及督促整改上級交辦的環保問題件。

  而在此之前,由於鄉鎮一級沒有專門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機構,相關人員職務不清、責任不明,有時會出現互相推諉扯皮的現象,嚴重影響保護、監管任務的落實。且有時上面抓一陣子,下面忙一陣子,過了一陣子,環保工作往往又被忽視。

  “成立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把生態環境保護監管的觸角伸向基層末端,有利於及時發現生態環境問題,提升解決處置效率。”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蘇明勝表示,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解決了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忙時全上陣、平時無人幹”問題,實現了基層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常態化。

  確保責有人負事有人幹

  “要抓緊時間安裝調試除塵設備,確保不能造成粉塵汙染。”日前,在亳州市紅灰黃木業有限公司,牛集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站長懷偉和同事正在忙著進行日常巡查。牛集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正在對轄區內磚瓦窯廠、木材加工廠等都進行巡查,查看企業環境問題有沒有整改到位,或者有沒有出現反彈。

  牛集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掛牌成立後,立即展開對全鎮範圍內的水、土壤、大氣汙染防治等全面排查。“我們履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員、偵察員、信息員和督辦員‘職責’。”懷偉說,他們日常巡查發現的問題,會及時向鄉鎮黨委政府和縣區生態環境分局報告,同時負責協助鄉鎮黨委政府落實好生態環境保護屬地監管責任,整改突出問題。

  我市明確,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在管理體制上隸屬鄉鎮人民政府領導,業務上受縣區生態環境保護分局指導,負責鄉鎮生態環境日常管理工作。

  “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的建立,進一步壓緊壓實了鄉鎮黨委、政府屬地責任,確保了基層環保工作責有人負、事有人幹,有效打通了鄉鎮生態環境保護的‘最後一公里’。”蘇明勝說。

  我市還明確了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工作職責。共有五項主要任務,一是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國家、省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制度規定;二是常態化排查上報轄區內各類生態環境問題,努力將轄區內生態環境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三是受理群眾關於轄區內生態環境問題的來信來訪,及時瞭解掌握群眾對轄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建議;四是協助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做好環境執法工作,配合做好調查取證等相關工作;五是督促轄區內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突出抓好涉及的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基層環保長效化專業化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大多是沒有從事過環保工作的新人。如何讓這些新環保人儘快投入角色,讓環保站真正發揮實效?

  我市按照“聽得懂、好操作、標準清、任務明”的要求,結合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特點和重點任務,組織市生態環境局、市畜牧獸醫局和市河道管理局業務人員,分縣區開展了水源土壤大氣汙染防治、畜禽養殖和河長制、入河排汙口整治等集中培訓。同時,各縣區生態環境分局繼續加大業務指導力度,通過開展實地觀摩、學習討論等形式,引導縣區和鄉鎮生態環境工作站人員邊幹邊學、以學促幹,使其迅速成長為行家裡手,推動基層環保工作長效化、專業化。

  目前,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市高新區工作站已經完成第一輪全覆蓋式培訓,譙城區已經完成第二輪全覆蓋式培訓。通過培訓,使鄉鎮環保站人員熟悉了基本業務知識,有力地促進了基層環保工作的落實。

  據瞭解,我市設置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在全省是首創,截至目前,全市79個鄉鎮、9個辦事處已全部掛牌運轉,編制全部落實,通過崗前培訓的800多名新“環保人”,正在全市生態環境保護一線發揮著“主力軍”作用,正逐村逐地排查、消除以往遺留下來的生態環境汙染的隱患和“頑疾”。

  各縣區在培訓後,組織工作站人員開展深入排查,聚焦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目前共開展巡查、考核開展巡查、考核149輪次,出動工作人員5559人次,發現問題2333個,能當即解決的當即進行了解決,不能當即解決的上報有關部門納入問題清單,有效推動了各類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改。

  近日,全省鄉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建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會議解析了我市探索建立基層環境監管新模式的經驗做法,推進全省基層生態環境保護機構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