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一手抓打擊 一手促發展

  嚴懲黑惡犯罪,全市檢察機關今年批捕440人;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服務民營企業檢察服務站,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這是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12月18日上午召開的亳州市人民檢察院刑檢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的消息。

  發佈會上,市人民檢察院作新聞發佈。

亳州:一手抓打擊 一手促發展

  發佈會現場

  依法嚴懲涉黑涉惡犯罪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全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重大案件辦理、破網打傘、打財斷血和綜合治理等專項鬥爭工作重點,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依法緊盯民間借貸、金融服務、農村基層、交通運輸和黃賭毒等重點工作、重點領域,持續加大辦案力度,堅持打準打實,依法嚴懲套路貸、村霸、路霸等黑惡犯罪和保護傘,始終保持專項鬥爭的高壓態勢,依法批准逮捕惡勢力犯罪嫌疑人377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嫌疑人63人,起訴惡勢力犯罪嫌疑人383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嫌疑人73人,武振飛、武潤澤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程晉良、程小龍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沙如意、陳大劉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慄懷平、王振友等人尋釁滋事、聚眾鬥毆等犯罪案等一批有較大影響的黑惡犯罪案件被依法起訴和判決,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全市刑檢部門突出偵查取證、破網打傘、打財斷血等重點問題,持續加大提前介入的力度,不斷提升引導偵查的效果和偵查工作質量,在確保案件質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升辦案效率。嚴格執行“兩個一律”“一案三查”和“三級簽字背書”制度,發現和移送涉黑涉惡和涉傘涉網等違法犯罪線索181件670條。如原利辛縣公安局副局長孫亞峰、法院副院長張偉等人一批黑惡犯罪保護傘被依法查處。

  對重大疑難案件,通過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邀請省院專家會商指導、檢委會審議等方式,強化案件質量管理,糾正漏捕7人,糾正漏訴7人,糾正漏罪3人,書面監督糾正偵查活動違法6件,改變黑惡案件性質認定3件。建立黑惡案件涉案財物專人審查制度,切實強化對涉案財物進行查扣凍結和甄別處置工作。如武振飛案中,引導公安機關凍結銀行卡50餘張、資金120餘萬元,查封房產、商鋪22套,扣押車輛6輛、現金4萬元。

  著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全市檢察機關將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檢察工作的“份內事”,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努力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

  檢察機關圍繞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嚴懲集資詐騙、“校園貸”“套路貸”等破壞金融管理秩序案件12件20人。圍繞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積極參與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起訴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扶貧資金等職務犯罪4件4人;依託司法救助,助力脫貧攻堅,及時救助因案致貧、因案返貧困難群眾23人,發放救助金33.6萬元。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聯合公安、環保部門共同依法推進打擊非法處置、轉移、傾倒固體廢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積極參與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堅決守護綠色江淮、美好家園,共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31件65人。

  我市檢察機關全力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出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10條意見,探索建立服務民營企業檢察服務站,及時受理民營企業法律訴求,著力構建全方位保障服務體系,多維度提升保護質效。檢察機關還積極服務藥都經濟發展,先後走訪20多家藥企,徵求工作意見建議58條,出臺依法保障和促進“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的13條意見,積極參與和服務中藥材市場整治,著力維護中藥材市場秩序,共起訴製售假藥犯罪案件5件9人。今年起訴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等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103件188人。

  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

  認罪認罰從寬,是對自願如實認罪、真誠悔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從寬處理,既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刑事訴訟中的具體體現,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和制度創新。

  我市檢察機關探索建立審結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審查機制,確保量刑建議的質量,提升了整體適用比率。充分運用認罪認罰從寬處理輕微刑事案件,及時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案結事了。在黑惡案件辦理中,正確運用區別對待、分化瓦解的鬥爭策略,積極、穩妥、依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促使部分黑惡犯罪參加者當庭認罪認罰,嚴懲組織者、領導者,有效提升了辦案的政治效果。

  目前,我市檢察機關認罪認罰適用率達80.65%,其中黑惡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適用率在60%以上,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下一步,全市檢察機關將持續增強政治自覺、更新司法理念,完善制度機制,積極作為,補齊短板,全力做好“防懈怠、防違規、防造假、防圍獵”四防工作,推動我市認罪認罰工作邁向更高層次、最高水平。

  發揮刑事訴訟監督職能

  2019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監督偵查機關立案63件,監督偵查機關撤案48件,糾正偵查活動違法46件次;加強逮捕、起訴環節的質量把關,依法不捕585人、不訴181人,糾正漏捕34人、漏訴51人,提出抗訴26件。

  立案監督方面,成功監督民生領域劉某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依法監督公安機關對涉案企業立案偵查,並移送審查起訴,糾正遺漏馬某某等六名犯罪嫌疑人,有力地打擊了食品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了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刑事審判監督方面,通過交叉審、集中審的方式,發現在刑事判決中袁某交通肇事案係為他人頂罪、趙某某強姦案證據採信有誤,導致量刑明顯錯誤,市檢察院迅速啟動抗訴程序,糾正在刑事判決中的錯誤,實現了罪責刑相適用,切實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司法活動中的公平、正義。

  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我市檢察機關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重點懲治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領域的職務犯罪,共審查起訴59件61人。依法公訴了淮南市政協原副主席姚輝受賄案、亳州市政府原秘書長吳火權受賄案等重大職務犯罪案件,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修訂後的《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在訴訟活動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14個罪名的職務犯罪偵查權。市檢察院高度重視,作為“一把手”工程實施,運用“一體化”辦案機制,樹立“一盤棋”用人理念,在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全體辦案人員勇於攻堅克難,辦理了蒙城縣法院原副院長李文超、蒙城縣法院刑二庭原庭長陸前進、蒙城縣公安局原副局長張亞三起徇私枉法案件,三人在偵查環節均認罪認罰,現三起案件都已起訴至法院。

  下一步,全市檢察機關堅持以新理念引領檢察工作平衡充分全面發展,全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依法守護平安亳州建設,始終恪守憲法定位,全面提升法律監督水平,繼續深化司法改革,積極推動檢察工作升級,全力做優刑事檢察工作,為“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亳州建設”創造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