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場多視角三維重建

考古發掘現場要面臨各種尺寸、形狀、材質的遺蹟、遺物和現象,在對其進行三維重建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多視角影像的拍攝方法,精確製作出具有真實紋理的三維模型,為考古學研究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等工作提供支持。精確的三維模型必將是數字博物館建設與展示的重要內容,遺址的調查與發掘現場、出土文物及其遺址周邊環境都可以進行三維重建,然後通過立體視頻、增強現實、虛擬展示等多種技術,為參觀者呈現豐富多彩的內容與身臨其境的視覺體驗。

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

劉建國 著

多視角影像三維重建技術所需的設備也僅僅是檔次稍高的數字照相機、計算機、相關軟件等等,操作難度很小,一般人員經過一、兩天的培訓、練習就能夠基本掌握要領,獨立開展影像拍攝與數據處理工作。可移動文物三維重建的主要成果應該是具有真實紋理的三維模型,它記錄了文物在影像拍攝時的整體信息,在文物存檔、展示、保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數字博物館建設與展示的主要內容。結合出土文物發掘現場及其遺址周邊環境的三維重建,數字博物館展示的內容可以拓展到考古發掘現場,展示方式可以通過三維模型製作的視頻、展示觸控屏、立體展示頭盔等多種技術,為參觀者呈現豐富多彩的內容與奇妙的視覺體驗。當然,這種方法並非對所有的可移動文物都能夠進行三維重建,對於多層鏤雕文物、小口深腹瓶狀文物等都無法制作內部的模型。

考古遺址與大範圍發掘區的三維重建,相當於將整個遺址或發掘區搬進計算機中,可以對其進行多種操作和全方位展示,為分析和模擬考古遺址的佈局特徵提供了全新的方法,拓展了考古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考古調查與發掘現場的三維重建既可以建立文化遺產的數字三維模型檔案,也可以導出俯視、仰視、正立面、側立面、剖面等的正射影像圖,據此可以直接出版發表,或在繪圖軟件中繪製各個平面、立面、剖面的線劃圖,提高繪圖的精度和速度。

快速製作的可移動文物俯視、仰視、立面、剖面影像圖,具有豐富、精確的器形、紋理信息,相比較傳統方法繪製的線劃圖,具有更加準確、直觀、信息量大等優點。所以針對目前很多考古報告由於繪圖工作沒有完成而影響出版的問題,直接發表正射影像圖應該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而且現在很多文博、考古的刊物、報告等都採用全綵版印刷,出版正射影像圖不會增加印刷成本。

考古繪圖工作在無法制作正射影像圖、只能出版黑色線劃圖的年代,為呈現發掘現場遺蹟分佈、出士文物的器形與紋飾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考古繪圖方法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通過卡尺、三角板等量測方法無法保證繪圖精度,特別是球面形器物上紋飾的變形、器物很多部位的厚度等無法量測,有時甚至是根據經驗來繪製。其次,通過線條來表示文物的器形、紋飾,甚至強化某些特徵的方法必然會忽略或丟失很多次要信息,而這些忽略的信息往往正是某些研究方向的學者所關注的內容。第蘭,目前很多繪圖人員尚不能完全理解所繪製文物的文化內涵,一些線劃圖繪製的效果很不理想。第四,通過線形、符號表示事物的信息量,永遠無法與通過影像來表示事物的信息量相提並論,考古學研究講究看器物、摸陶片,在無法接觸實物的情況下,研究影像圖肯定比分析線劃圖更為合理。

誠然,提出直接出版正射影像圖並非拒絕線劃圖,線劃圖有時可以作為必要的補充,用來輔助描述影像圖不能準確描述之處,影像圖中也可以根據需要添加一些線條、符號和註記。考古繪圖本身在教學和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繪製器物的線劃圖有助於對器形、紋飾以及文化內涵等的正確理解,考古繪圖的技術與方法有必要繼續探討。

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
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

《考古現場多視角三維重建》

劉建國 著

2019年12月出版

定價:68.00元

ISBN:978-7-5203-5763-0

◆◆內容簡介◆◆

本書從田野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現場的各種實例出發,系統地介紹多視角影像三維重建工作中相機使用、影像拍攝、數據處理與成果導出等的技術與方法,使田野考古人員、學生等相關人員能夠掌握要領,通過地面拍攝與無人機的超低空拍攝,全方位地獲取考古發掘現場、出土文物、考古遺址等的多視角數字影像,製作成具有真實紋理的三維模型,最後導出不同平面、立面、剖面的正射影像圖、數字表面模型等數字成果,為考古學研究、文化遺產保護與博物館虛擬展示等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各個考古工作者必備技能培訓用書。

劉建國 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從事考古測量、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多視角三維重建以及計算機圖形圖像學等方面的應用研究。1966年1月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 1989年7月就學於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系,2007年6月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院,獲地學信息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

重點推薦

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

《考古現場處置與文物保護技術》

李存信 著

2019年9月出版

定價:68.00元

ISBN:978-7-5161-7499-9

(掃二維碼,購買圖書)

◆◆內容簡介◆◆

文物是能夠幫助人們認識和恢復歷史原本型態的重要參考對象,對於沒有文字記載的人類遠古歷史、古代之遺物和遺蹟成為人們瞭解認識這一歷史階段人類活動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依據。文物對於歷史具有重要的證史、糾史、補史的作用,文物是歷史文獻資料(包括遠古傳說)和歷史科學的研究對象,歷史文獻資料與歷史文物要互相印證及比較研究,才能促進考古和歷史學科的發展。因此,科學合理處理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於認識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揭示歷史社會客觀發展規律,具有重要的特殊意義。本書作者,長期從事出土文物的保護和室內考古發掘,30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本書詳細介紹了作者從事的考古發掘現場的具體情況和發掘技術方法,對於後學者具有指導作用。

李存信,男,漢族,1959年10月出生於河南省安陽市。1977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從事出土文物保護和實驗室考古工作。1989年畢業於首都聯合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分校中文專業,現為副研究員,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理事。

相關推薦

《考古現場處置與文物保護技術》

《二里頭考古六十年》

《宋代至清代都城形制佈局研究》

《秦漢帝國南緣的面相——以考古視角的審視》

《中國考古學·三國兩晉南北朝卷》

《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

《中國考古學·夏商卷》

《中國考古學 ·兩週卷》

《中國考古學 秦漢卷》

《束禾集:考古視角的藝術史》

《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與制度》

《中國考古學年鑑2017》

《埃及考古專題十三講》

《禹人絮語 考古隨筆集》

《中國天文考古學》

《14C測年與中國考古年代學研究》

《中原歷史地理與考古研究》

《南越國考古學研究》

《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書系》5卷

《殷墟甲骨文編》

《甲骨學發展120年》

《全國甲骨文書法篆刻展作品集》

《甲骨文字形演變研究》

《甲骨學通論》

《殷墟甲骨拾遺》

《漢民族史記》9卷

《唐代中國的國家與學者》

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
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
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
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考古技能分享 | 考古现场多视角三维重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