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基金小鎮憑什麼永葆活力?

在美麗的湘江之畔,湖南省首座基金小鎮正在蓬勃生長、日益壯大。它就是一一湘江基金小鎮。昨天,它歡快地度過了自己的兩週歲生日。

湘江基金小鎮憑什麼永葆活力?

引進、培育330家基金機構,實際管理資產規模2177億元,累計對外投資項目259個、投資金額118.55億元······小鎮兩週年交出的成績單,讓人歎為觀止!

這個致力於打造成中部地區股權投資及配套服務聚集高地的基金小鎮,經過兩年發展,已然“亭亭玉立初長成”,成為金融資本聚集的“蓄水池”和“動力核”,助推區域經濟結構優化、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地方新舊動能轉換。

湘江基金小鎮憑什麼永葆活力?

兩年來,小鎮通過重點打造“基金+基地”“政府+市場”的運營模式,已引進、培育326家基金機構(含麓谷基金廣場),實際管理資產規模2150億元。 據瞭解,已入駐基金累計對外投資項目259個,投資金額118.55億元,其中,湖南省內投資38.92億元,湘江新區投資16億元。

湘江基金小鎮憑什麼永葆活力?

今年以來,通過資本招商成功引入天際汽車、桑頓新能源等一大批優質產業項目,有效促推我省新舊動能轉換與產業轉型升級。

產融結合方面,基金小鎮以走進園區為主題,聯合五礦麓谷產業園、柳枝行動、寧鄉高新區、湘潭縣、望城區分別舉辦了5場“智匯湘江·科創新區”路演活動,精選40多個優質項目及企業參加路演,切實引導基金走進園區,搭建產業項目和資本之間的橋樑。

湘江基金小鎮憑什麼永葆活力?

近兩年來,眾多金融機構遭遇了最嚴峻的募資形勢。然而,湘江基金小鎮卻依然保持著活力和競爭力,究竟是為什麼呢?

湘江基金小鎮憑什麼永葆活力?

為基金機構募資提供多渠道,豐富資金來源

在募資上,湘江新區成立規模3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並推動省、市、園區各級政府引導基金共同合作,在“募資難”的大環境下,為基金機構募資提供更多渠道,豐富資金來源。其中湘江新區產業基金採取完全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將產業基金的決策、日常管理和具體操作充分授權給受託管理機構,通過政策引導、資金參股、風險補償、收益讓渡等手段,母基金、直投基金雙輪驅動。

為基金投資提供項目空間,營造投資環境

在投資方面,今年以來,湘江新區按照“一體兩翼三個走在前列”發展思路,加快打造“5+5”的產業格局,截至11月底,湘江新區已簽約投資5000萬以上項目共計127個,總投資1265.27億元,今年全域共鋪排重大產業項目270個,年度預估投資945億元,“三智一自主”產業加快發展,智能製造全年產業規模將突破750億元。湘江新區“三區五園”1200平方公里的遼闊腹地上,高端裝備與人工智能產業已形成千億產業集群,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崛起,為基金投資提供了廣闊的項目空間,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構建特色的產業扶持體系

在管理方面,成功引入了騰訊、人和未來、隆深機器人、酷哇機器人、美團B2B湖南總部等具有重大技術創新和較大產業規模的優質項目,挖掘並培育了視覺偉業、遠大住工,並將其打造為新區人工智能、先進裝備製造龍頭企業。湘江基金小鎮強化產業導入和項目培育,協同各方資源,形成系統性的產業政策,精準服務,真正思企業所思、想企業所想,切實解決企業的痛點、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在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中,努力構建特色的產業扶持體系。

進一步拓寬基金退出通道

在退出上,湘江基金小鎮將發起設立S基金,搭建二手份額轉讓平臺,設立上市公司+併購基金,以更全面、更立體、更創新的基金產品體系,進一步拓寬基金退出通道,解決私募股權基金流動性問題。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放眼未來,我們深信,湘江基金小鎮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守本源,紮根本土建設發展,為助力地方實體經濟建設續寫更加壯麗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