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在凌晨3點死磕過的人生,不值得紀念

沒有在凌晨3點死磕過的人生,不值得紀念

【原創:蘇皖西 /立志幫助年輕人成長】

01 我最喜歡的創業故事

從《中國演說家》和《奇葩說》走出的知識付費創業者馬薇薇接受採訪時這麼說道:“總有一天,總有一件事,讓你願意去做所有不喜歡的事,讓你忘掉時間,忘掉對死亡的恐懼,這就代表你找到了理想。”

每當公司遇到困難,馬薇薇總會告訴團隊:“老子今天就算是豁出去了,也要和你死磕到底。”

名校畢業的papi醬,有著那些曇花一現的網紅小鮮肉們不具備的實力。可誰想到她一開始創業做短視頻時,純粹是為了擺脫當下的困窘局面。

“我當時只是想要一隻包……後來終於有了一隻愛馬仕,背上它之後,我感覺自己成為了都市麗人。”很卑微的願望,卻是她最真實的想法。

“凡是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這句尼采的名言被獵豹創始人傅盛當作是座右銘。已經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不小成果的他,為了牢牢緊跟行業的風口,飛速地將重心投入到AI智能機器人的建設中。然而陌生的領域卻常常讓他手足無措。

可揹負了巨大思想壓力的他,卻找不到一個出口發洩。傅盛經常說:“面對困難時,你得比所有人都正經;大家都很樂觀時,你又會特別焦慮。”可是即便困難再多,也擋不住傅盛這個創業者的滿腔熱血。

安傳東,一個從農村出來打拼的小夥子,他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寫照。大學畢業的他深深懂得在大城市生活的不易,而為了留在北京,改變階層,他的唯一出路,只有創業。

“有一個階段,你會相信自己什麼事情都可以去幹,而另外一個階段,你會發現自己一無是處。”所謂的迷茫,或許就是安傳東在面對顧客冷漠態度時的寫照。

“我只相信,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是安傳東告誡自己的話語,也送給每一位了不起的創業者,你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02 打工就是創業,你是自己的老闆

雲大學的小夥伴們大家晚上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創業是最好的投資》。剛才的幾位創業者是當下眾多創業者的代表,他們為了理想奮不顧身,全情投入,著實讓人敬佩。我看過很多紀錄創業的視頻和文章,除了熬製柳傳志、馬雲、雷軍等人的成功學雞湯外,很少有人明明白白的告訴大眾,創業是什麼?創業和我有什麼關係?如何開啟自己的事業?如何才能把生意從小做大?

相信大家都聽過:“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創業九死一生“、”沒事別出來創業“之類的言論,我非常非常贊同。如果說經營一家上市公司、做一個逆天改命的偉大事業、堅守一個影響世界的理念,確實不是常人能做的。

可你有沒有想過,當你畢業工作時,你就在經營“如何讓自己更值錢”這門生意,這難道不是一種創業麼?

投資裡有兩個因素非常重要,一個是資本,另一個是時間。當你畢業後,你會有30-40年的時間打拼,無論你在哪家企業工作,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給老闆,按月換取報酬,仔細想想這不就是一門生意麼?

這門生意的創始人是你自己,員工也是你自己,客戶是你工作單位的老闆。你提供的產品就是你的能力產出。當你產出的東西越來越值錢,市場上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老闆願意出高價挖你,你每年的營業額(也就是你的年收入)就會不斷提高。

打工本身就是創業,是你在為自己未來的價值打拼。

一旦你把自己當成老闆,你就不能再用打工者的思維思考問題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坑的其實是你自己這家公司。

03 時間就是金錢,別說自己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投資裡時間和金錢可以相互轉換,存定期要給利息,貸款也要付利息,這都是用金錢購買時間的例子。你存定期、買理財都會追求誰家收益更高,那你對待時間難道不應該是一樣的態度麼?

時間和金錢可是等價的。

你把時間花在工作中,如果做的事情不能讓你升值,這就像你把錢放在銀行,大方地說:我不要利息。你說是不是很愚蠢。相信沒有人存錢不要利息,但絕大多數人在工作中常常犯糊塗。混世魔王、職場老油條、中年油膩男、職業花瓶都是存入時間不收利息的人。

職場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你並沒有25年經驗,只是把一個經驗用了25年“,這就是典型的不要利息的工作方法。所以請各位一定要記住:工作就是創業,花時間學本事就是在投資自己未來的身價,你是自己的老闆。

創業有三個核心點,產品、客戶、價格。每一位老闆在創業初期,都會把錢投在產品研發、客戶開拓上,目的就是能買一個好價錢。

消費者花錢,一定是你的產品有特別之處,有讓大家買單的衝動。買了之後覺得好,會繼續買,會介紹朋友買。

老闆們開拓市場,打品牌,做公關,找客戶,目的是要生意更加紅火。

各位有這樣的思維方式麼?你們自己就是產品,如何打造成與眾不同的爆款?如何去市場上打響自己的品牌?

你會說:我沒有企業家有錢,我也沒有投資人。可是你有時間,你有的是時間,還有工資收入。你能不能把時間和收入都投資在你自己身上呢?

每個人都是一個產品,產品要升級,需要投入研發、增加功能、打磨細節,哪家公司第一個版本的產品是完美的?

誰記得微信1.0版,交互粗糙、不能支付、沒有第三方服務、沒有公眾號文章,只有簡陋的文字聊天功能,連語音都沒有。可大家看看現在的版本,短短6-7年時間,微信已經成長成一個巨頭,這中間投入了多少金錢和時間。

如果你現在是微信1.0,只會聊天,只能寫些簡單的文案。那麼你希望自己6-7年後會是什麼樣子?你能不能鏈接起無數個第三方資源,能不能開發出演講、長文寫作、投資理財、產品運營、數據分析等新能力?你能不能讓你的客戶,也就是你單位的老闆,用你用的越來越爽。

相信聽到這裡,你已經有了一些感悟。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迭代升級,野蠻生長,全情投入才是存活之道。

04 討厭加班不是你拒絕成長的接口

前段時間,有個學生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老師,投資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

“升值“,除了升值,我再也找不出任何其他目的。

炒股的方法,如果濃縮成一句話,我認為是:找到一家未來長期成長的公司,把錢投給它。

選行業的方法,同樣濃縮成一句話:找到一個未來長期成長的行業,投身於它。

那工作的意義呢?——一句話:投入時間,不斷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值錢。

大家討厭工作中的加班麼?別看996是互聯網行業的常態,實話告訴你,據智聯招聘調查,76.5%的人討厭加班,剩下21%的人因為有加班費所以才願意加班,只有2.5%的人在沒有加班補貼的前提下,熱愛加班。

2.5%,可見,有成長思維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有多少人下班回家之後,把時間用在刷抖音、看微博、追網劇上,如果你說工作太累,想休息一下。

那我告訴你:刷視頻、瀏覽網頁、追劇不僅無法讓精力得到緩解,反而會對身體帶來更大的消耗。真正科學的休息是冥想、小睡、做做運動,哪怕寫篇文章、靜靜的讀一本書、喝杯茶都能緩解疲勞。

人類活在由自己的觀念編造的世界中,深陷而無法自拔。大部分人一想到“工作”,腦子裡都是“辛苦”、“剝削”、“奔波”、“委屈”,這些觀念,可你明明知道股票有高有低,投資行情也有好有壞,難道這樣你就不投資了?

如果每個做生意的人整天活在觀念裡,這個世界的店鋪都要關門了。你上班明明就在做自己的生意,非要編一個觀念“打工”。我希望你換一個觀念,不要用打工,而用“投資“。

你最大的本錢就是時間,你要全身心工作,努力看書,適當運動,好好睡眠,這些都是為了你更好的成長。你把時間投資給自己,未來會給你回報。

05 如何從工作中開啟自己的事業

任何一份工作都有一個完整的價值鏈,有人定義產品,有人買單。有學生問過我一個問題:“我是一個互聯網運營,我的理想是開一個咖啡店。該如何做?”咱們把這個問題擴展一下,如何從工作中開啟自己的事業?無論你是HR、產品經理、程序員、營銷人員,無論你想開一家餐館、咖啡店、服裝店、網店、設計工作室等等。應該怎麼做?

開啟一個生意,產品、客戶不能少。你首先要明白客戶的需求是什麼?

你是不是應該學會分析客戶的需求?比如咖啡店,客戶是誰?什麼特點?為什麼要喝咖啡?什麼時間喝?在什麼環境裡喝?和誰一起?以什麼方式喝?喝了之後又當如何?如何服務會更好?

你有沒有這樣分析過你的工作?如果你是HR,你的客戶就是全公司員工,你要服務好他們。員工有著不同的能力和性格,你需要分析他們對公司的核心需求是什麼,喜歡得到人事部哪種方式的幫助,用什麼形式,得到幫助之後會有什麼效果,你得把客戶需求分析清楚。

每個員工都有各自的家庭、專業背景、思維方式,咖啡店的消費者也是一樣的,你要把他們的畫像畫出來,角色想清楚。根據畫像、角色、行為鏈、需求鏈,你才能設計產品了。

產品要超出客戶的預期。無論你賣的是美式咖啡還是摩卡,就像HR為員工設計的職業成長計劃、團隊素拓方案、薪酬體系、企業文化,都要符合客戶的口味,超出客戶的預期。你要明白什麼時機提供哪種服務。

大家覺得做HR和賣咖啡有本質區別麼?難道不都是給你的客戶提供超出預期的服務麼?

任何工作都可以開啟自己的事業,每個崗位都有客戶,你服務的是誰?你要分析清楚。如何超出預期的滿足對方的需求,你需要一點點改進你的產品。

如果你的工作主要是針對人的,溝通就是銷售,說服別人是創業的第一步。如何與別人合作完成目標?如何與一群人達成共識?如何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理念?如何讓別人滿意等等,這些不就是創業的核心要點麼?對人的工作就是在創業啊。

如果你的工作主要是針對事的,你未來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專家,你有自己的特長,能給別人帶去價值。無論你是做設計、寫程序、寫文章,互聯網時代,專業技能創業的路子實在太多,可以自由職業,可以做知識付費,也可以加入一個創業公司做核心員工。

自由寫作的人都知道,沒有300萬字的積累,你的作品基本屬於不能看。300萬字,如果在一家自媒體公司上班,2-3年就可以完成,別人發了幾十個月工資,硬生生把你寫作技能訓練到極致,你真得好好感謝你的老闆啊。

06 螺絲釘也能開啟自己的事業

還有一種工作,看起來離產品、客戶都很遠,似乎無法開啟自己的事業。比如生產線上的操作工,相信大家都不願意幹這種活。

如果因為各種因素,你在一家公司做著一顆螺絲釘。這不怪你,但1年後,2年後,你如果還在幹這個,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螺絲釘的工作你覺得有成長麼?時間花的值麼?

所有人都知道螺絲釘最大的風險就是被機器人替代,這就相當於你開了一家DVD商店,大家都去網上看視頻的時候,你依然在撐著這家店面。這不是坑爹you是什麼?

學習新技能+轉換工作才是最好的出路。我身邊做實體生意的經營者很多都是從流水線工人跨行開啟自己事業的。

這裡面還有一個現成的生意可以做,你把從流水線工作到通過學習新技能、找到更有前途的工作,這個經歷設計成課程教給流水線的工人。相信我,總會有人買單的,我身邊就有一個做知識付費的服裝店老闆,專門在微信上教沒念過大學的工人如何做銷售,如何開店。

07 大公司的騙局

大小公司之爭是畢業生常聊的話題,去國企、外企,還是私企常年排在畢業生最關心的十大問題之首。咱們彆著急得出結論,回到投資的本質上來。

你無論去哪裡工作,都是把時間投入進去,換取未來的升值。如果你去一家名企,做一個不怎麼成長的螺絲釘,你的身價很快就會遇到天花板。

並不是每一個大企業出來的人都年薪百萬,大部分的人圖的是那個背景,可沒想多出來之後,離開了背景,你什麼都不是。創業公司給你個高管職位,你根本搞不定事情。資源搞不定,關係搞不定,管理也搞不定。

剛畢業代表你是張白紙,無論去哪裡都能學到東西。但你要會分析基本面:成長更快的地方才值得你投入時間。

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公司與小公司生態環境大相徑庭,工業化時代遺留的觀點“500強的流程是最好的企業規範”早就過時了,每個團隊有每個團隊的生存之道。

中國有很多幾十人的團隊,一年十幾億營收,美國硅谷有過之而無不及。就算是BAT這樣的公司,內部的項目也是千差萬別,如果你有幸加入,你要儘快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如果你只能去小公司,恭喜你,你可以開始練習如何創業了。請你把老闆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和老闆一起操心公司的所有事情,你會成長的很快。有人發工資,讓你學習創業,全世界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08 時間的價值

當代中國是最好的創業時代,資本充裕,需求旺盛。就算你不願意開一家公司,你也可以利用經濟紅利為自己的未來考慮。高收入人群會越來越多,大家的需求變化也越來越快。越是發展快的年代,“穩定”這種思維越值得反思,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越是能賣個好價錢。

一門生意需要很多的能力,其實你每天有24個小時可以去投入,睡覺正是大腦把知識和能力長結實的時段。找到一個自己的喜歡的事情是幸運的,但把自己這門生意經營好是人人都可以學習的。

未來很難有一家公司幹一輩子的機會,行業變化之快,可能現在你所在的行業5年後就不存在了,你需要把一身本領嫁接到任何一個行業裡,你要學會用時間換取價值。

除了少做白白浪費時間的事情外,要多去思考商業的幾個要素,客戶、產品、需求、品牌。你要學習更多的套路和方法,銷售、產品、營銷、設計、演講、寫作、管理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底層能力。你要有在任何公司上班,你都是一個創業者的雄心。

09 你離真正的創業之差2步

如果你想有自己真正的事業,請在任何一家公司野蠻成長,然後找一個機會進入你希望創業的領域工作2年,學會做一個合格的老闆,這樣就可以開始創業了。別再說你不認識人,不會銷售,不想太辛苦這樣的話,請你想想哪個創業者不是一點點積累的人脈,一個個客戶積累的銷售成果?我希望你把“怕辛苦“轉換成”勞逸結合“會對你更好。每天堅持健身30分鐘,冥想10分鐘,你一天都不會覺得累。你之前的辛苦全部來自兩點:你很少健身和冥想,你對工作中的難題充滿焦慮和恐懼,心累而已。

定投一個有前途行業的基金,5年平均賺3-5倍;

買入一個有發展前途的公司股票,3年就可以翻翻;

投資自己的事業,用創業的心態去工作,全情投入,每天都在克服困難和挑戰。2年之後薪水不大漲,你儘管來找我。

創業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