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撫仙湖,你缺了點“土味”——美是“藏”不住的,應該留下來

對於大自然的美,前人早已想方設法“藏”在自家院中,窺見中國歷史的園林藝術便可略知一二。

無論是皇家庭院的避暑山莊,還是江南水鄉的清雅小庭,都希望把自然美的氣息收攬院中,閒暇時或疲憊時,能坐看雲起。

院中園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與人的飲食起居作伴,都試圖給自然增添煙火味,增加一絲趣味。

如中國園林藝術大師陳從周先生在《中國園林》序言中談到,他認為中國園林有著“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和“有詩情畫意和書卷氣”的特點。

但大自然的美是“藏”不住的,它值得也應該與他人一起分享,應該留下來。

若是有這樣一個小鎮,城中蓋一個庭院,或畔湖而建,或臨山而起,想來都少不了建築的雕刻,飲食的滋養,習俗的維繫,也會頗有園林藝術的韻味。依偎在撫仙湖旁的廣龍小鎮便是如此。

玉溪撫仙湖,你缺了點“土味”——美是“藏”不住的,應該留下來

廣龍小鎮有望成為雲南又一個旅遊勝地。

元人李京在觀察滇人的市井生活時,曾在《雲南志略》寫道:“市井謂之街子,午前聚集,抵暮而罷,金齒百夷,交易五日一集,以氈布茶鹽互相貿易。”

玉溪撫仙湖,你缺了點“土味”——美是“藏”不住的,應該留下來

想要深入瞭解滇人的日常生活,必要去街子。/圖蟲創意

在雲南,“街子”便是趕集的意思,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這一民俗至今還活躍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街子的潮起潮落,穿梭其中的人來人往,貫穿其中的吆喝聲、飄香味,都刻進了小鎮的一磚一瓦中。

或用從撫仙湖裡捕撈幾條銅鍋魚和抗浪魚,配上撫仙湖人自制的佐料,再裝上其特有的器具,色香味俱全,是街子的待客之禮,也是其送給客人的煙火氣之美。

玉溪撫仙湖,你缺了點“土味”——美是“藏”不住的,應該留下來

仙湖迷城古建效果圖。

或停留片刻,欣賞彝族撒尼人的刺繡之美,一根尋常針,繫著五彩斑斕的毛線、絲線,無需描樣畫線,湖中的山川日月等生活圖景都隨著手中的針,憑著挑花、鎖花等別具一格的繡法,刻畫在布綢上,記載著文化符號。

或常住於此,學習苗族代代相傳的蠟染(也稱“務圖”),備上上好的熔蠟,耐心慢磨蠟刀,裁上一塊布,靈感到來時便揮刀蘸蠟,花紋一氣呵成,但還不能懈怠。

玉溪撫仙湖,你缺了點“土味”——美是“藏”不住的,應該留下來

蠟染與絞纈、夾纈並列為中國古代染纈工藝的三種基本類型。

取一把藍靛染料,與湖水相融,才能“既染去蠟”,或藍布花白,或白底藍花,且蠟防染,在浸染中龜裂,獨特的“冰紋”尤具魅力。

用於製作服裝飾品和各種生活用品,如包袱布、提包、揹帶等,樸實、悅目,承載著民族的藝術特色。

撫仙湖的美是藏不住的,味蕾、衣著、舉止都有著它的身影,紮根在小鎮上、街子裡,經歷千年洗禮依然讓人魂牽夢縈。

審核:李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