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父母教育理念

初中同学家里有三姐弟,姐姐从小读书很好,同学读书也不错,但是弟弟却不怎么喜欢读书。所以读到初中的时候便没有再读了,选择外出打工。同学以及她姐姐都读了大学,毕业后都如愿进入了别人眼中理想的公司。所以,叔叔阿姨逢人便说自己的女儿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子,不用怎么教育都可以读上好的大学,反之弟弟就不行。事实上,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据同学说,从小到大,叔叔阿姨很少有监督以及辅导他们学习得时候,一个学期以来,最关心他们学习的时候就是学校发成绩单的时候。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那为什么叔叔阿姨会认为孩子读书好不好是注定,有人就是读书的料?因为不用操心过学习问题,孩子都能考上好的大学,而偶尔关心频率比较高的弟弟却没有读到高中。这样实打实的现实都从不同的角度佐证了他们的观点。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但是事实是这样吗?作为同学,虽然不知道其姐姐的学习情况。但是却无数次见过深夜里开手电筒在被子底下看书的她,然后第二天5、6点起床背书的她。她的努力换来了她的学习机会以及考上大学的资本。但她的父母看不到,只是单纯的认为她就是读书的料。这种教育理念,不予置评,但是却代表了很多家长的理念。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但是,更多的现实是什么呢?又更多父母的理念是什么?越来越多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以及有良好家教的高考状元都给了我们答案。

不仅如此,如果留心一点观察一下自己周边读大学的同学,会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来自城市地区而来自农村地区的越来越少。这里并不是说来自农村地区孩子的不好,只是相对而言,来自城市地区的孩子从小到大接受的学习资源都远远的高于以及好于农村地区。同时,来自城市地区的,特别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父母会花更多的时间以及金钱、精力放在教育孩子上。至少,我的很多读书很好的同学,都是父母兢兢业业的教育和引导,这里又是另一种家长的理念。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父母的培养的重要性

或许,真的有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但是如果他不是读书的料那他可能就是有运动或者艺术或者经商或者其他方面的天分。但是如何区分出来?谁来区分出来并且培养?毫无疑问,那肯定是来自父母的细心观察和培养。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一个人才需要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更加需要培养。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对孩子来说亦然。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但是,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以及一些数据可以知道:这个世界上,因为父母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误入歧途,成为抢劫犯、校园暴力、早恋、网瘾、游戏瘾,甚至是强奸犯、杀人犯,有的得抑郁症、心理有创伤、自杀的。这些情况真的比比皆是。谁能担保放养的结果不是这些呢?所谓黑天鹅事件就是:这个世界是多变的,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试想一下。发生了其中的任何一件,难道作为父母的就没有责任吗?到时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加大!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没有吓人的意思。

我有一个同学,她男朋友的哥哥是911大学毕业的,在他哥哥以及他爸妈的培养和影响下,他们一家三个孩子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中国的大学生当中,来自那些放养的家庭的孩子成才的比例真的没有那么的高。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父母育儿目标

教育孩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好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区。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能够好好学习,搬了三次家。前两次都是不怎么好的环境,打架、粗俗什么的。所以孟母就搬家了,后来搬到一个有文化的地方,所以就决定定居下来了。而孟子也从中学会了礼仪。

孩子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案。但是总体的目标是不变的。比如培养成为一个孝顺、有礼貌、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团队精神、有领导力等等的品质,又或者说是培养一个大学生等。都是育儿的目标。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当然,培养品质的一个最好的方式是身教。就是父母本身拥有这些品质!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比如说,你怎么对自己的父母,你孩子就会怎么对待你,你怎么对待家人,孩子就怎么对待家人。而母亲与父亲对孩子的气质都有不同的影响。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计划。

胎儿婴儿期有胎教的计划,幼儿期有早教计划,幼儿园期有幼儿园的教育计划,小学有小学的教育计划,初中有初中的教育计划,高中有高中的教育计划,大学有大学的教育计划,而这些都需要家庭的参与,父母的参与以及跟随阶段来改变教育计划。


爸爸妈妈,你觉得我是读书的料吗


学习是最后的途径,

新的时代就有新时代的规则,

学习,才会教出一个有用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