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早的同性戀

龍陽之好的典故出自《 戰國策·魏策》中魏王與龍陽君的一段記載。後來被廣泛衍用於指代男子間的 同性戀,亦作“ 龍陽之興”,和“斷袖”或 斷袖之癖,“ 龍陽”,“分桃”等均指代男子對同性的愛好

那時宮廷內的同性戀,當然主要是統治者憑藉權勢,玩弄俊男,但似乎也有真正的戀情。例如《戰國策·魏策》載:有一天,魏王和他的男寵龍陽君一起釣魚,雖然龍陽君釣了十多條魚,可是卻哭了。魏王問其故,龍陽君說,因為我不過是王的一條魚。魏王很不理解,於是龍陽君解釋說,當我釣到第一條魚時,我滿心歡喜,後來我又得到更大的,於是將第一條棄之於海了。現在我受寵於君,與你共枕,位至人君,人們都敬我怕我,可是四海之內漂亮的人那麼多,他們會千方百計地討好於你,而我有朝一日也會如第一條魚那樣,被棄之於海,念及此,我怎能不哭呢?魏王說:你有這種想法,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呢?於是頒佈命令,如果有人敢在王的面前提出另一個美貌者,就要滿門抄斬。這個故事很有名,以致後人稱同性戀為“龍陽之好”。《戰國策·楚策》中的安陵君也有類似情況,他是楚共王的男寵,有人提醒他,色衰會愛弛,應該向王表態,連死也跟隨他,就能得到長期的信任與眷顧。他找了一個機會和共王講了,共王大為感動,封他為“安陵君”。所以,後來同性戀又被稱為“安陵之好”。《吳下阿蒙·斷袖篇》所記載的“向魋”一段就更生動了:向魋是宋恆公的男寵,位至司馬,很受寵幸。有一次,向魋知道恆公之子公子佗有四匹白色的駿馬,想要,恆公就瞞著公子佗,將馬的尾鬣染成紅色送給了向。以後公子佗知道了,大怒,派人將馬取回。向魋很害怕,想逃走,恆公知道後,閉門而哭,眼睛都哭腫了。當然,有不少君王的男寵並沒有好下場。例如衛靈公的男寵彌子瑕私駕靈公的馬車去探母病,論律要砍去雙腿,靈公卻贊其孝;彌子瑕吃了一口桃子,把剩下的給靈公吃,靈公又說彌子瑕多麼關心他。以後彌子瑕年老色衰,靈公對他開始生厭,以上這些事都成為罪狀了。(後人因此將同性戀稱為“分桃之愛”。此事《韓非子·說難篇》、劉向《說苑》等均有載。)至於衛靈公和宋公子朝的關係,則充分說明了當時宮闈之淫亂。《國語·左傳》載,大夫公子朝有寵於衛靈公,而他和靈公之母夫人宣姜以及靈公的夫人南子都發生了性關係。以後怕事情洩露,就勾結了一幫人作亂,逐靈公出去。後來靈公復國登位,公子朝只好和南子出奔晉國。可是衛靈公卻因母親以想念媳婦為由,把公子朝召回衛國。——這一段事實在太無恥了!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同性戀的問題上不僅是上淫下,而且有下欲淫上的事。《晏子春秋》記載:齊景公生得漂亮,有一次一個小官員一直輕佻地盯著他看,當景公發現此人是因為他生得姣美才這麼看時,十分惱怒,要殺這個小官員。於是晏子勸景公:拒絕別人的慾望,是“不道”的,憎惡別人的愛慕是“不祥”的,雖然他意欲於你,但還不至於殺頭,景公聽後,只說:有這樣的事嗎?那麼在我洗澡的時候,讓他來抱我的背好了。另外,《吳下阿蒙·斷袖篇》還提到了雖然高為貴族的襄城君,也受不住自己部屬的挑逗,而與之相好。這些事,都說明了在當時同性戀已成為一股風氣。元代林載卿的《誠齋雜記》還記載了春秋戰國時期士人階層中潘章和王仲先從相見到相愛,情同夫婦,甚至同死的事情。他們倆合葬的墓冢後來還長出一棵枝葉相抱的樹,可謂死後仍相愛如故,貞誠感天,這棵樹也稱為“共枕樹”。從這件事看,當時社會上一般人士中也有此風,而且還傳為美談。

歷史上最早的同性戀

不過,在那個時期,也有批評君主們的男風的。如孔子在《論語》中說:“不有祝佗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以色於今之世!”墨子也說:“王公大人,未知以尚賢使能為政,無故富貴,面目佼好則使之,豈必智且慧哉!王公有所愛其色,故不能治百人者,使處於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處於萬人之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