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BonBon Photographie 好好拍照


說到著名的華人攝影師,何藩一直是我們徠友圈繞不開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跟隨徠友@pan 來傾聽他的故事,重溫他鏡頭下的街頭畫面。
何藩,攝影師、導演、演員。在那個時代的記錄者中,何藩有著敏銳而溫情的眼睛和魔術師般的技巧,他說自己「念香港人的舊」,我說他是個念舊的香港人。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少年何藩
何藩,1931年出生於上海。祖父與父親是上海灘知名的商賈。出身在父慈母愛的富商家庭,何藩的童年衣食無憂,也打下了良好的藝術教育基礎。
1941年,上海徹底被日軍侵佔,租界也未能倖免。而此時,外出經商的何藩父母卻被突如其來的變故困在澳門,直到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才回到何藩身邊。
在這段時間中,既要忍受分離之苦,又要經歷社會動盪的少年何藩,開始寄情於文學、電影,同時也開始了自己的攝影之路。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拿起父親留在家中一臺柯達布朗尼(The Kodak Brownie)相機,何藩拍下了一些流傳至今的作品,包括在家裡的陽臺上俯拍的《上海的雨天》、《上海外灘》等。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何藩的攝影啟蒙階段。
1945年,日軍向國民政府投降,何藩的父母回到上海,一家團聚。因為上海的經濟和社會環境持續惡化,1949年,何藩的父母決定舉家遷往香港,並從此在香港定居。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香江歲月
1949年,18歲的何藩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 他的妻子Rita Chong。兩人都是古典音樂和文學愛好者,也都是電影發燒友。最重要的是,Rita送給何藩的第一件禮物就是一本關於攝影的書。這個行動鼓勵了本身就在攝影領域天賦異稟的何藩。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那時的何藩,最熱愛的還不是攝影,而是文學,可惜因為身體原因被醫生要求停止閱讀和寫作至少一年的時間。在這段迷茫而失望的時間裡,何藩經常在香港的街頭漫步散心,父親便提議他可以帶上相機,記錄大街小巷的風景。不久,何藩買了一臺屬於自己的相機 -- 祿來3.5F(中畫幅雙反)。這臺相機,伴隨著何藩,走過了大半的攝影人生。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1957年,何藩的第一次個展在雪廠街(如今的雪廠街,依然是藝術家們聚集的地方)的思豪美術館舉辦,策展人就是Rita。1958年,何藩與Rita結婚,結束10年戀愛長跑。
50年代起,何藩加入了多個攝影愛好者俱樂部(當時叫業餘攝影師協會),包括香港攝影學會和中國攝影學會。在沒有學校可教授攝影技巧的情況下,這些沙龍性質的協會,就成了何藩汲取養分的主要場所。那時的香港,攝影還難登大雅之堂,這些協會的“沙龍影展”,就是最好的對外展示的窗口。何藩作為各個協會的活躍分子,經常主持講座、研討會,並同時為多個期刊撰寫攝影類文章。這個階段,可以說是何藩的攝影發展階段。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時間進入60年代,何藩在香港的一眾業餘攝影師(業餘並不是個貶義詞,當時的相關攝影師中有很多人都自稱“業餘”,意在與影樓、婚紗、新聞、時裝等“專業”攝影師區別開來,代表為自己拍攝的藝術家氣質)中脫穎而出,憑藉獨特的攝影風格,拍出了迄今為止獨一無二的香港。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攝影風格與成就

何藩的作品極具辨識度:強烈的光影效果和明暗對比就像是他的“簽名”,將宏大與細微融於一體的敘事方式,再加上獨特的構圖和視角、對層次的把握還有動靜結合的鏡頭語言為何藩的作品帶來了不一樣的詩意。另外何藩也是少數會對自己的作品、且非常善於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大刀闊斧地後期裁剪的攝影師,他在自己的文章中,也不止一次強調過“再構圖”的重要性。這是非常獨特的攝影風格。


那個時代的街頭紀實作品通常強調客觀而直接,但何藩的作品卻充滿了寫意、靈動與赤子之心。用他自己的話說:“那時候我建立了自家的視覺語言,我們作品糅書意攝影、新聞攝影、現代主義、超現實主義和抽象藝術於一身”。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何藩既愛香江上飛揚的瑰麗風帆和壯闊的海上景色,也愛街頭巷尾的煙火氣和芸芸眾生。他最愛的時刻是日落西山時,餘暉勾勒出的長長的斜影,空氣在陽光下氤氳,如夢似幻卻又帶著三分悽美。可能就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吧。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逆光這種對多數攝影師來說都是噩夢的環境,卻是何藩展示技藝的舞臺:你總能看見他站在街頭一角,將相機對準來來往往的人群,長長的影子就在他的面前,成了畫。
在何藩的作品裡,你能夠看到那個處在歷史十字路口的時代在流動,你更能看到何藩對這個城市的留戀、痴迷和感懷。他念香港人的舊,因為他本來就是個念舊的人吧。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何藩是當時在國外參展(沙龍攝影展)最多的相關攝影師,曾被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和美國職業攝影師協會推選為榮譽會員。1958-1967年,連續10年,何藩在美國攝影學會的排行榜上,蟬聯世界排名前十的攝影師,並在此期間獲得了大大小小超過200個海內外攝影獎項。
但始終,何藩都未曾將攝影作為自己的主業,他說:“在攝影的世界,我只想做我想做的作品,但如果作為職業,你必須滿足別人的要求及受到規限,更要有生意頭腦,我在這方面並不擅長。”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人生軌跡
雖然在攝影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執意不以此為生的何藩就必須要找到一份可以養活自己和家庭的職業。在確定了自己不願意從事學術研究(何藩畢業於新亞書院比較文學專業,新亞書院就是現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之一)、也不善於從商之後,高中時學習過戲劇的何藩決定投入一家電影公司成為演員,並且頗為風順。後來何藩又投入導演事業,但屢屢受挫,未能實現自己成為藝術電影大導演的夢想,卻因為拍了大量分級電影而留名香港影壇。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1996年,何藩前往美國與家人團聚(Rita與他們的孩子早在80年代就移居美國),並在家人的鼓勵下開始整理過去的底片和筆記,並對其中的一些照片做了新的修正。這就是何藩的最後一本影集《Protrait of Hong Kong 念香港人的舊》。可惜何藩在2016年離世,並未能親眼見到這本最後的影集出版。2017年,這本何藩遺作由他的家人繼續整理完成,並由Sarah Greene在香港出版。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Protrait of Hong Kong 念香港人的舊》是何藩晚年從過去的底片中挑選出的約500張底片中再進行整理、編輯和修正而成的,其中大部分不曾公之於世。據說光是挑選第一批500張底片,就花了大約1年的時間。所以可以認為,這些圖片就是何藩先生認為值得、也希望能夠流傳下去的作品。既包括了經典的“何藩風格”作品,也有不少更加接近紀實視角的非典型作品;既有黑白膠片,也有部分彩色底片。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和紀念的畫冊。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何藩其他的攝影集包括:

  • 《香港追憶》(2006)
  • 《人生舞臺》(2009)
  • 《香港‧往日情懷》(2014)


不過這三部書都已經絕版,某魚上已經炒到了7000+人民幣的天價了。實在買不起的我,也只能寄希望於何先生的後人和版權代理商能夠再版了。好在,《念香港人的舊》目前還能買到。喜歡的朋友們要趕緊下手了。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何藩的攝影名言

  • 攝影是一種大眾藝術。
  • 文學家和畫家可以依靠記憶去創作,但寫實攝影家無法將記憶拍攝出來,因此必須把握時機。
  • 沒有一種藝術媒介能像攝影那樣表現得十足肖妙自然、精確逼真、一成不變。構圖是獲得作品的生命力、表現力與統一性的必需手段。
  • 主觀的真實是攝影者內在的心眼中所感見的一切聲色形貌的印象。
  • 到底拍攝哪一派的作品為佳呢?我個人的答案是:各適其適。
  • 從事攝影藝術有什麼秘訣?那就是:嘗試、嘗試、不斷的嘗試。
  • 優秀藝術作品的妙諦不在複雜,而在單純;不在雜多,而在齊一。


再讀何藩,品味他鏡頭下的香港印記



關於Leica徠卡相機和他的朋友們 這是一個、兩個、三個......一群·喜歡用徠卡相機來攝影表達的朋友們的自組織交流平臺,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徠卡相機核心用戶社群,我們一起·交流些攝影作品·分享些拍攝體驗·發佈些個人作品·聊一聊攝影與之周邊的生活方式·並通過群內早晚自習的分享和線上線下交流活動,共同學習提升群友們的徠卡使用技巧和攝影水平。
如果你也擁有徠卡相機·請微信搜索 LeicaFamily加群主好友按要求加入,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加入Leica徠卡相機和他的朋友們的大家庭。

歡迎添加群主微信號:LeicaFamily,加入群聊- 徠卡同城攝影群 -除“Leica徠卡相機和他的朋友們”大群外想入同城群請加群主微信併發送地名| 北京 上海 川渝 杭州 雲南 粵港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