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千岁”


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千岁”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古代的君主都被称为“万岁”,而皇帝下面的亲王,以及皇后、太后什么的,都要被称为“千岁”。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并非是历史事实。

在历史上,皇帝被臣子们山呼万岁是很常见的,但这也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正式的规定。有的朝代,例如清朝,臣子见了皇帝,只是请安,并不喊万岁。历朝历代给皇帝上的封号,虽然都很冗长,但是里面绝对没有“万岁”两个字。

而亲王、皇后什么的被称为“千岁”就更是没影儿的事了。任何朝代的任何人见到了亲王或是皇后,都不会高呼千岁,哪怕是亲王、皇后过生日的时候,来祝贺的人也只会说“恭贺千秋”之类的话,不会说什么千岁。

古代有一些权臣能实际上执掌朝纲,代替皇帝。他们会给自己添加一些诸如“摄皇帝”、“假皇帝”、“皇父摄政王”这样明显僭越的封号,但是也不会把自己称为什么“九千岁”、“八千岁”。

实际上,“千岁”这个称呼来自传统的戏曲。中国古代的戏曲都是面向普通民众的,而普通民众又普遍没文化,听不明白亲王重臣们复杂的封号,所以戏曲作者们就用“万岁”、“千岁”这样简单明了的称呼来代替。普通的观众一听到“万岁”、“千岁”就会很方便地搞清楚台上角色之间的关系。

戏曲中的这种做法显然影响到了一些人,所以历史上才会出现仅有的两次“千岁”时代。

一次当然就是我们熟悉的魏忠贤。明朝末年的权阉魏忠贤,出身低贱,自己也没有什么文化。正是因为这些,所以他特别喜欢排场,喜欢炫耀。他手下的人里,没文化的显然也不少,正是这些人发明了“九千岁”、“九千九百岁”这样的称呼送给了魏忠贤。

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千岁”

影视作品中的魏忠贤与天启帝


魏忠贤对此欣然领受,充分说明了他的无知与浅薄。现在的影视作品普遍把魏忠贤描写成老谋深算、诡计多端的大奸臣,显然并不符合实际。仅仅从“九千岁”这一件事,我们就能看出魏忠贤实际上缺乏政治头脑,丝毫不懂韬晦之术。也就是碰上了朱由校那样的二五眼,他才会得逞于一时,换任何一个稍有头脑的人当皇帝,都不会容忍一个已经“九千九百岁”,和自己只差一小步的人待在自己的身边,早就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了。

另一次“千岁”时代,就是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都是些落第秀才或普通农民,显然也是深受传统戏曲的影响,因此,他们郑重其事地把“千岁”作为一种制度给确立了下来。太平天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式存在“千岁”制度的时代。

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初,永安封王时就明确规定:天王洪秀全万岁,东王杨秀清九千岁,西王萧朝贵八千岁,南王冯云山七千岁,北王韦昌辉六千岁,翼王石达开五千岁。

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千岁”


这种每人差一千岁的规定,实际上说明了洪秀全并非太平天国真正的最高领袖,并不能统御全局。事实也正是如此。诸多“千岁”与洪秀全这个“万岁”并列的现象,为太平天国此后的内乱埋下了伏笔。

天京事变后,“千岁”只剩下了石达开一人,而他也很快出走了。在此局面下,洪秀全曾一度发誓,再也不封王了。不过,王虽然不封了,“千岁”却还依然存在。

1858年,洪秀全设置了仅次于王爵的“掌率”头衔,并且规定掌率可以享有“千岁”的称呼,不过仅限于二千岁和一千岁。比如蒙得恩,他就被封为“正掌率二千岁,爵同王位”,成为了洪秀全身边的近臣。

1859年4月,洪秀全又打破了自己再不封王的诺言,封自己的弟弟洪仁玕为干王,七千岁。此后,洪秀全为了维持政治平衡和收揽人心,又被迫多次封王。王封得太多了,大家谁也管不着谁,是不利于军事指挥的,所以,洪秀全只好在“千岁”这一称号上来区分。不同的王享受不同的千岁待遇,“千岁”多的王比“千岁”少的王地位要高。开始是有一千岁到五千岁之分的,后来,五千岁的头衔也被突破了,洪秀全自己的儿子生下来没有几岁就被封为九千岁、八千岁。

“千岁”还可以晋升或被剥夺。陈玉成刚被封英王时,只有二千岁。后来,他攻破江北大营,被晋封四千岁。再后来,他又因攻破江南大营被升为六千岁。李秀成也因攻克苏州从四千岁被晋封为六千岁。

1861年安庆失守,洪仁玕和陈玉成的“千岁”称号都被剥夺,算是对他们的惩罚。

滥封的王位与“千岁”并不能挽救太平天国失败的命运,只能说明洪秀全缺乏领导能力,除了滥封滥赏之外,拿不出别的手段来聚拢人心。“千岁”制也自然而然地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而消失在了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