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一調三防”推進春耕春播生產

(河南經濟報記者 谷太磊 通訊員 惠永華)今年以來,濟源堅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多措並舉,搶抓時令,全面推進春耕春播生產。截止目前,濟源33.5萬畝麥田追肥達8.8萬畝,化學除草16萬畝,澆水6.1萬餘畝,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調運儲備充足。據調查,麥田一、二類苗面積87.8%,較返青期增加5.9%,較去年同期增加4.7%;三類苗12.2%,較返青期減少4.1%,較去年同期減少4.7%,小麥整體生產形勢向好,豐收骨架已形成。具體做法是“一調三防”:

“一調”即調結構

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思路,緊抓春季調茬的重要時段,進一步優化種植業結構。平原以糧食功能區為重點,穩定糧食麵積,提單產,保總產,重點抓好1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建設,促進糧食產業優質高效發展。山陵區重點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優化結構,提高效益。今年,濟源春播作物播種面積預計10.53萬畝,與去年持平。其中,春玉米麵積減少,蔬菜制種及高山蔬菜等特色產業面積增加,菸葉、棉花、春花生、雜糧等面積較去年基本持平。目前,春耕生產正在有序進行,蔬菜瓜類種植1.3萬餘畝,蔬菜制種、中藥材等完成播種4.3萬畝,春玉米、棉花種植即將開始,已完成蔬菜制種面積3.5萬畝,落實高山蔬菜面積2萬畝,菸葉育苗已於3月下旬結束,落實菸葉面積在0.8萬畝左右,預計5月上旬移栽。

“三防”即防病蟲、防晚凍害、防乾熱風

1.防病蟲方面,一是田間調查。積極組織農業技術專家對春季農作物開展田間調查,查苗情、查墒情、查看病蟲草害,針對存在問題,先後制定了《2020年小麥春季管理意見》、《2020年小麥中後期管理的通知》,印發了“設施蔬菜管理技術要點”、“蔬菜制種移栽應注意事項”等技術宣傳資料,指導廣大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開展田間管理,落實各項關鍵技術措施。二是綜合防治。印發《2020年濟源小麥條鏽病、赤黴病防控預案》,成立小麥重大病蟲害監測防控領導小組、技術專家組,積極開展防控工作,發放《植保信息》2期,印發技術指導文件2個,張貼掛圖300張,指導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農藥經營人員3000人次。積極爭取省農業生產救災資金10萬餘元,用於購買氰烯菌酯、己唑醇等防控物資,同時指導各農藥經銷商、專業合作社積極儲備各類農藥藥械,已儲備各種殺蟲劑殺菌劑36噸、藥械3000臺。目前病蟲害發生面積61.9萬畝次,防治面積42萬畝次,主要為麥蚜、麥蜘蛛、白粉病、紋枯病、麥葉峰等。三是技術指導。組織不同專業的農業技術專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信等手段,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培訓、指導、答疑、諮詢等,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必要的現場指導,幫助農民解決春耕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累計開展網上技術服務、電話諮詢等200餘次,現場指導30餘次,服務指導大戶260餘戶,技術管理措施網絡微信等方式傳遞到大戶基本達到了全覆蓋。湧現出了濟源綠茵公司“分片包乾”的技術指導模式:由於濟源是國家首批區域性蔬菜良種繁育基地、國家出口蔬菜種子質量安全示範區,為國家“菜籃子”安全和種業振興提供了重要的基地保障,為此,濟源農業農村局和綠茵公司主動出擊,抓住移栽定值的黃金期,濟源農業農村局分別制定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做好蔬菜制種生產資料保障實施方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強蔬菜制種田間技術工作方案》,為蔬菜制種產業發放了“特別綠色通行證”,組織綠茵公司24名專業技術人員吃住在基地,分包邵原、王屋、下冶等鎮的104個村,分片包乾,分區域建立蔬菜制種技術服務群,技術人員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與制種農戶隨時保持聯繫,檢查田間生產管理情況。同時,在每個基地聘請1名本地種植能手,輔助生產督導落實。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開花前期技術指導1200餘次,線上技術服務6000餘人次,大白菜即將進入菜花期,橄欖處於抽苔,蘿蔔開始抽苔,2.67萬畝種子基地生產秩序規範,為全年豐產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2.防晚凍害:為減輕各類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農業農村及相關部門密切關注重大天氣變化,加強監測預警,及早發佈災害預警信息和應急預案。對於2.14-16日的大風強降溫天氣和3.26-3.30日的寒潮天氣以明電和小紅頭形式進行了預警和技術措施指導,災害天氣發生後,農業農村局與氣象局進行了聯合下鄉查看,從目前調研情況看,這兩次天氣未對小麥生長造成明顯影響。

3.防乾熱風:重點關注乾熱風天氣高發的5月份,加強監測預警,指導農民採取提前澆水和“一噴三防”等措施,防範小麥提前停止灌漿,降低粒重,影響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