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德國: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德國,是一個盛產哲學家的國度,近代歐洲的大哲學家大部分都是德國人,或者在德國生活過一段時間。但同時,德國也是一個熱愛戰爭的國家,德國是人類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和發起國,所以經常有人說,德國,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家,“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兩面德國: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我們不禁納悶,同樣是歐洲大陸,為什麼唯獨德國產生了這麼多的大哲學家呢?

一、思維方式及民族特性:

德意志民族是一個嚴謹、一絲不苟的民族,並且德國人具有邏輯思維,是以邏輯推理為主,強調事物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認為事物的本質不變;非矛盾性認為事物不可能同時存在是與非;排中性認為事物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無中間性,聽來具體而實在;

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的開講詞中說過,德意志民族重視理性的思辨,而且不止關心那些對生活有直接聯繫的問題而喜歡追求真理、靈魂的幸福,做形而上的思考,或許這就是德國成為“哲人的國度”的原因之一吧。

二、歷史原因:

兩面德國: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眾所周知,德國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各國君主都希望有思想來幫助國家強大,鼓勵思想家發展, 所以在這個時期產生了許多大哲學家。正如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一樣。

康德: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唯心主義,不可知論者,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定者。他被認為是對現代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啟蒙運動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

三、高等教育改革

早在 14世紀,德國就產生了高等教育。到18世紀末,德國成為歐洲國家中大學最多的國家之一,擁有四十二所大學。1810年,洪堡創辦了柏林大學。柏林大學的創建標誌著大學教育的變革。柏林大學把重點放在科學研究方面,在德國高等教育中首開教授與學生共同研究的學術之風。柏林大學可以說是第一所現代的新型大學。

威廉·馮·洪堡:是柏林洪堡大學的創始者,也是著名的教育改革者、語言學者及外交官。

在這之後,由於傳統的大學已經不能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培訓各種專門人才的學校開始發展起來。因此德國建立了大量的工科大學,

兩面德國: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同時受洪堡思想的影響,德國的大學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它特有的風格。這種風格表現在大學有較大的自治權,也就是高等教育三大自由:學習自由、教學自由和研究自由。就是既保證教師在科學研究與探索真理上的自由,又保證學生學習的自由。洪堡認為,科學研究“不能由政府下令規定,只能任其自由發展。科學研究的目標和對象以及方法和途徑,必須留給科研工作者去自主地解決。”

19世紀的德國大學,沒有教學大綱,也沒有必修和選修之分,學生在學習上有很大的自由,沒有固定的學習年限,沒有嚴格的考試製度,他們選學課程也不受限制,實行了一種“自由選修”的原則,即只規定最低限度的必修科目,學生可以自由選學其他各種課程,學生可以選擇教師,也可以隨意轉到別的大學去學習。馬克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一年級在波恩大學,二年級在柏林大學,三年級在耶拿大學,最後在耶拿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四、這和德國人的嚴謹、尚學以及尊重權威是分不開的。

兩面德國: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要成為思想家,就要做學問,而且是踏踏實實地做學問。做學問靠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智慧,而是必須有一個“巨人的肩膀”——成熟的教育體制,尚學的社會風氣,對學術權威的尊重及信賴,以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任何偉人的成功都有歷史的必然性,德國能孕育出眾多偉大的思想家,絕對不是偶然的。而現在中國缺乏的,正是那些滋養百花盛開的土壤。從漢代的尊崇儒學開始,中國學術就一直處在一種霸權的陰影下,當然很難孕育出偉大的思想家。

四、地理的因素。

德國位於中歐,天氣寒冷,有效的減少了戶外活動,導致德國人喜歡呆在家裡。德國人天性沉默、嚴肅,所以在家就靠看書和思考打發時間。這些有益的腦力活動,促進了德國人思辨能力的發展,寒冷的天氣有助於思維的活躍,這為哲學奠定了基礎。

六、經濟的因素。德國的主體是普魯士,而普魯士的經濟在中歐是非常發達的(最後統一德國的就是普魯士)。哲學是一種閒暇的享受,只有有閒暇時間的人才有精力去思考哲學。多數德國哲學家家境殷實,衣食無憂,所以能夠有大量的時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為了生存去學一門技術(德國的學徒制很完善,終身性的)。這也是一個基礎。

當然,上述因素只是表,而非體。錢學森先生在臨終前曾有一問:“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大師?”因為大師不會孤零的出現,大師的出現是有背景的。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斯(又是德國人)說過一個世界歷史的軸心期,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人類的文明集中大爆炸,發出耀眼的光芒。其實,這可以用“國家不幸詩家幸”來概之。在哲學蓬勃發展的時候,多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才是根本原因。

我們知道的德國哲學家有尼采、康德、黑格爾、叔本華、馬克思、恩格斯等,還有更多的偉大的哲學家名錄附在後面供感興趣的讀者查閱;

兩面德國: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同樣說起戰爭,人們很容易就聯想到德國發動的兩次世界大戰,想起納粹、想起希特勒

德國曾被稱作是德意志帝國,從這個名字就能看出它濃厚的封建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而在整個德國史上,這個國家出現了一批的戰爭狂人。作為距離本世紀最近的一次也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世界戰爭,二戰給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帶來了不小的陰影。

兩面德國: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而作為二戰的發動者希特勒就被打上了二戰的標籤,被看成是要對整個二戰這一場浩劫“負責”的人。所以,很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希特勒就是德意志史上最可怕的戰爭狂人。

要說德國史上的戰爭狂人,希特勒也只能排到第三,第二應該是有著“鐵血宰相”之稱的俾斯麥。從後人對他的稱呼就能夠知道,他統治時期是用的怎樣的手段,在他的手上德意志從零散變為了一個整體,而在這期間他完全奉行的是自己曾經大聲宣稱的“解決問題不是用演講和多數人決議,而是要用鐵和血”!

兩面德國: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說完了第二名,就要來說說第一名了!事實上,這個第一名很多人都想不到。他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策劃者,德意志帝國最後一位皇帝威廉二世。相比於希特勒的另類仇恨式屠戮和俾斯麥的對內鐵血統治但並不贊成發動戰爭,威廉二世則要狠厲得多。他更加信奉戰爭與擴張能夠帶來的極致利益,並積極投身於軍事擴張上,他甚至想將德國的一切都與“世界”掛鉤,想要將德意志帝國建成世界帝國!

兩面德國: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德國哲學家思想家名錄:

尼古拉(文藝復興時期德意志哲學家,樞機主教,泛神論者)

馬丁·路德(十六世紀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創始人)

閔采爾(年德國農民戰爭的領袖,德意志農民和城市平民的宗教改革家)

伯麥(文藝復興時期德意志神秘主義哲學家)

萊布尼茨(德國自然科學家、數學家、唯心主義哲學家)

沃爾弗(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

鮑姆加登(德國哲學家,沃爾弗哲學體系的擁護者)

萊辛(德國啟蒙運動時期思想家、文藝理論家、劇作家)

雅科比(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

赫爾德(德國文藝理論家、哲學家,狂飆運動(十八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德國資產階級文學運動)理論指導者)

歌德(德國詩人、劇作家、思想家)

海涅(德國詩人、政論家、思想家)

費爾巴哈(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

魏特林(德國早期工人運動活動家,空想共產主義者)

施特勞斯(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青年黑格爾派代表之一,以對基督教的批判而著名)

鮑威爾(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青年黑格爾派的主要代表)

洛採(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自稱其哲學為“目的論的唯心主義”)

格律恩(德國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

福格特(德國博物學家,庸俗唯物主義者,自稱其哲學為“生理學人本主義”)

拉薩爾(德國工人運動中機會主義派別的首領)

宇伯威格(德國哲學家,以著有《哲學史概論》一書而出名)

朗格(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早期的新康德主義者)

約瑟夫·狄慈根(德國社會主義著作家和哲學家,製革工人)

馮特(德國心理學家、哲學家,構造心理學派創始人之一

狄爾泰(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最初屬於新康德主義,後轉向生命哲學)

杜林(德國哲學家、庸俗經濟學家)

舒佩(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內在論的創始人)

李普曼(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早期的新康德主義者,最早提出“回到康德那裡去”口號)

倍倍爾(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的創始者和領導者之一,車工出身,第一國際成員)

柯亨(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新康德主義馬堡學派的創始人)

哈特曼(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

阿芬那留斯(德國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經驗批判主義的創始人之一)

梅林(德國社會民主黨左翼領袖之一,政論家、歷史學家)

文德爾班(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新康德主義弗賴堡學派的創始人)

毛特納(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語言哲學的代表,出生于波希米亞)

伯恩施坦(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右派首領,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

舒貝特-索爾登(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內在論的代表之一)

考茨基(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首領之一)

胡塞爾(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現代現象學的創始人)

彼得楚爾特(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經驗批判主義者)

李凱爾特(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新康德主義弗賴堡學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杜裡舒: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生物學家,新活力論者

施本格勒: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史學家

施利克:唯心主義哲學家,生於德國,曾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任教,維也納學派領導者,邏輯實證論創始人之一

海德格爾: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希特勒統治時期曾任大學校長、教授等職,擁護納粹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